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家庭教育 讀書 早期教育 教育 點點愛學習 2018-11-28

孩子的教育包含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大部分,如果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給老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不管學校的老師再好,但以下幾點,必須由家長來配合完成,才算是對孩子的合格教育。

1、孩子有怎樣的品行,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老師是授業解惑的,而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一個人成績好不好,對他未來的影響也許不大,而他的品行好不好,將決定一生的成敗。擁有好的道德,能彌補孩子能力上的不足,而道德上的缺陷,卻是其它能力無法彌補的。父母的言傳身教,要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教育。所以,想讓孩子有好的品行,那麼家庭教育,就是關鍵。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2、老師再好,也教不了孩子好的習慣

麻將桌旁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會打牌,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熱愛電子遊戲,而書本前長大的孩子,可能就熟讀四書五經。不一樣的家庭環境,造就孩子不同的習慣。就像很多家長喜歡一邊輔導孩子寫作業,一邊看電視,明明自己都做不了專心輔導,憑什麼又要孩子去做到呢?

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一個好形象,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培育出來的孩子,也大多能熱愛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在往後的學習中,父母能少操很多心。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3、老師能傳授知識,但給不了孩子讀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會向老師反映,自己家孩子不愛看書,不愛學習,也不想寫作業,但家長們是否反思過,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呢?學習和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幾年裡孩子都沒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又怎能指望孩子在蒼促的課堂上完成呢?

家裡的書多,孩子就看的書多,父母花在書上時間多,孩子自然也如此。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個榜樣作用,孩子的行為習慣、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父母,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那麼最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4、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

在學校,老師更多的是教授課本知識,而關於孩子的做人道理、學習習慣、意志……這些都要靠父母去培養。老師沒有義務去做到這些,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子女去教,這些課外的內容,都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識培養。如果父母忽略了這些內容,也許你會擁有一個學習成績優秀、但意志力薄弱受不得挫折的孩子。所以,情商教育也格外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5、孩子需要幸福感,這是家長才能給的。

一個人原生態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一個家庭不健全、整天吵吵鬧鬧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肯定不如家庭和諧、夫妻恩愛的環境裡的孩子陽光。而這個,只有家長能給,並且影響孩子一生。

說到底,學生也只是老師萬千學生中的一個,教育學生是老師在學校的本職工作。但孩子於你而言,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你最大的事業!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小學,看看這篇文章吧!這輩子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後面我還會分享小學階段的18個建議,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