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在一次和媽媽的爭吵中,就出現了這一幕:女兒在媽媽的360度無死角的管控下爆發,母親認為自己這樣的付出只換來孩子的不理解而悲痛欲絕。

孩子是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不是父母人生裡的附屬品。相互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無效溝通,只會加劇家庭矛盾。

倫敦大學有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接近。

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父母分開,而是家庭破裂之後,愛也變得畸形。

所以,多少父母還得記得,愛不是指揮,而是指引?

父母有多相愛

孩子就有多少安全感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最嚮往的,有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暖,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

父親方圓,看上去好像油嘴滑舌,只會哄老婆,乍一看起來還挺不靠譜。

但他總能快速調解開家人之間的不快和矛盾,還會在失業之後,主動扛起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做個“煮夫”,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在一次和媽媽的爭吵中,就出現了這一幕:女兒在媽媽的360度無死角的管控下爆發,母親認為自己這樣的付出只換來孩子的不理解而悲痛欲絕。

孩子是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不是父母人生裡的附屬品。相互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無效溝通,只會加劇家庭矛盾。

倫敦大學有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接近。

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父母分開,而是家庭破裂之後,愛也變得畸形。

所以,多少父母還得記得,愛不是指揮,而是指引?

父母有多相愛

孩子就有多少安全感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最嚮往的,有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暖,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

父親方圓,看上去好像油嘴滑舌,只會哄老婆,乍一看起來還挺不靠譜。

但他總能快速調解開家人之間的不快和矛盾,還會在失業之後,主動扛起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做個“煮夫”,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童文潔也愛方圓。方圓工作失業,她沒有強逼著方圓去找工作,她尊重他的選擇,只是心疼他會不會心裡難受。

方圓父母被傳銷機構詐騙了,欠了80多萬,童文潔主動提出把曾經的房子賣了,她說:“之前買房是為了孩子,現在賣房是為了父母,值得。”

有人說,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便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在一次和媽媽的爭吵中,就出現了這一幕:女兒在媽媽的360度無死角的管控下爆發,母親認為自己這樣的付出只換來孩子的不理解而悲痛欲絕。

孩子是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不是父母人生裡的附屬品。相互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無效溝通,只會加劇家庭矛盾。

倫敦大學有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接近。

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父母分開,而是家庭破裂之後,愛也變得畸形。

所以,多少父母還得記得,愛不是指揮,而是指引?

父母有多相愛

孩子就有多少安全感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最嚮往的,有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暖,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

父親方圓,看上去好像油嘴滑舌,只會哄老婆,乍一看起來還挺不靠譜。

但他總能快速調解開家人之間的不快和矛盾,還會在失業之後,主動扛起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做個“煮夫”,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童文潔也愛方圓。方圓工作失業,她沒有強逼著方圓去找工作,她尊重他的選擇,只是心疼他會不會心裡難受。

方圓父母被傳銷機構詐騙了,欠了80多萬,童文潔主動提出把曾經的房子賣了,她說:“之前買房是為了孩子,現在賣房是為了父母,值得。”

有人說,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便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也許他們的家庭條件普通,既不像喬英子的家庭不用為錢發愁,也不像季楊楊的家庭不用為人脈資源發愁,可只有方一凡從小到大得到的愛是最充足的。

但這樣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天資有限,努力起來也時不時打小差,但他開朗又樂觀,總能對生活抱有積極的熱情。

他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有光。

每個“壞孩子”的背後

都有一段缺席的家庭溫暖

季楊楊在大家眼中,是一個缺點非常多的“壞孩子”,他打架、飆車、和保安吵架,成績還非常差。在校園中堂而皇之的開著法拉利,展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但他真的是一個壞孩子嗎?其實不然,我們從他的成長環境中可以找出端倪,父母因為工作頻繁調動,對他的童年陪伴幾乎為零,從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長大。

“你們一天到晚不回家,高三想起了管我了”這句既是質問,也是季楊楊對父母的關愛的渴望,父母多年的陪伴缺失讓季楊楊和父母之間充滿了陌生和不瞭解。

所以,缺席的父愛和母愛,必然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在父母面前渾身是刺,摸不得碰不得。

季父試圖努力走進兒子的內心,在培養親情和修復親子關係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並用很多細膩的小手腕來幫助父子解決溝通難題。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在一次和媽媽的爭吵中,就出現了這一幕:女兒在媽媽的360度無死角的管控下爆發,母親認為自己這樣的付出只換來孩子的不理解而悲痛欲絕。

孩子是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不是父母人生裡的附屬品。相互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無效溝通,只會加劇家庭矛盾。

倫敦大學有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接近。

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父母分開,而是家庭破裂之後,愛也變得畸形。

所以,多少父母還得記得,愛不是指揮,而是指引?

父母有多相愛

孩子就有多少安全感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最嚮往的,有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暖,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

父親方圓,看上去好像油嘴滑舌,只會哄老婆,乍一看起來還挺不靠譜。

但他總能快速調解開家人之間的不快和矛盾,還會在失業之後,主動扛起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做個“煮夫”,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童文潔也愛方圓。方圓工作失業,她沒有強逼著方圓去找工作,她尊重他的選擇,只是心疼他會不會心裡難受。

方圓父母被傳銷機構詐騙了,欠了80多萬,童文潔主動提出把曾經的房子賣了,她說:“之前買房是為了孩子,現在賣房是為了父母,值得。”

有人說,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便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也許他們的家庭條件普通,既不像喬英子的家庭不用為錢發愁,也不像季楊楊的家庭不用為人脈資源發愁,可只有方一凡從小到大得到的愛是最充足的。

但這樣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天資有限,努力起來也時不時打小差,但他開朗又樂觀,總能對生活抱有積極的熱情。

他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有光。

每個“壞孩子”的背後

都有一段缺席的家庭溫暖

季楊楊在大家眼中,是一個缺點非常多的“壞孩子”,他打架、飆車、和保安吵架,成績還非常差。在校園中堂而皇之的開著法拉利,展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但他真的是一個壞孩子嗎?其實不然,我們從他的成長環境中可以找出端倪,父母因為工作頻繁調動,對他的童年陪伴幾乎為零,從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長大。

“你們一天到晚不回家,高三想起了管我了”這句既是質問,也是季楊楊對父母的關愛的渴望,父母多年的陪伴缺失讓季楊楊和父母之間充滿了陌生和不瞭解。

所以,缺席的父愛和母愛,必然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在父母面前渾身是刺,摸不得碰不得。

季父試圖努力走進兒子的內心,在培養親情和修復親子關係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並用很多細膩的小手腕來幫助父子解決溝通難題。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從小渴望父母關懷的季楊楊,只好一面假裝自己不需要關心,一面又暗暗等著盼著父母來了解、在意自己。

在孩子成長中缺席,必然造成親子間溝通困難,但季楊楊是幸福的,雖然缺失父母的陪伴,但父親能夠為了跟他更好的交流去了解他的愛好並融入,用真心拉近父子之間多年遺失的陪伴。

《奇葩說》的顏如晶曾說:“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後,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教育的基本,還是塑造“人格”。

《小歡喜》說到底不是社會調查,為了戲劇衝突和故事性會淡化一些太過生硬的瞬間,讓故事得以繼續,但沒有剪輯的生活會讓我們暴露在所有問題下。面對孩子的教育,正如黃磊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要因材施教;二是要注重對孩子最基礎的培養,如誠實、禮貌、善良、守文明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將來如何接受教育。”

孩子的人生就像開車。父母會為他設立邊界——不能超速、不能闖紅綠燈、必須系安全帶等。但一個最討厭的副駕是什麼?是過程中喋喋不休指手畫腳。畢竟開車的不是你,選擇走哪條路,必須由孩子來判斷。


"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董卿


如果說,這個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屏幕上最大的贏家,李靖夫婦無私的愛與包容成為哪吒“逆風翻盤”的資本,那小屏幕上的大贏家,必定是表面詼諧輕鬆,實際上用幽默的方式濃縮了萬千家庭的辛酸與悲喜的《小歡喜》。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虎媽貓爸”式的教育,以及“留守”式教育,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給觀眾帶來諸多慰藉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育上的啟示……

孩子不是家長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要讓“全指望你”壓垮孩子

整部劇,宋倩說了最多的“媽媽愛你”,卻擁有著最讓人窒息的母女感情。

離異的金牌教師宋倩,因為離異獨自帶孩子的她,已經把孩子視為她的唯一。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放棄學校正職,只為多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創造更好物質條件讓孩子安心讀書。看似無私的付出,在英子和觀眾的眼裡卻是密不透風的掌控和壓抑。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不可以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英子,我只有你了,你不可以離開我。”不是不能體會宋倩的用心良苦,只是這樣的愛太過沉重。打著愛的名義,控制著你的人生。

英子沒有達到宋倩的理想成績,宋倩不僅取消了女兒一切課外活動,甚至打碎了英子最愛的樂高玩具,並幾乎接管和女兒有關的所有事,就連女兒要去航天局的夢想,她都得插一手,非要把孩子的夢想改成:考到700分。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可宋倩的全情付出,非但沒有效果,反而讓女兒更加委屈。

反觀英子,明明不愛吃蒜蓉卻假裝愛吃,只是因為不願辜負媽媽的好意和難得融洽的時光,因為看到媽媽高興,她心裡也快樂。

有時發現,做孩子挺可悲的,一邊厭惡著父母設計的人生,一邊又怕走錯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英子心裡明明裝著媽媽,可她還是對媽媽說“我就是討厭你,喜歡小夢阿姨”、“我想逃離你”。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在一次和媽媽的爭吵中,就出現了這一幕:女兒在媽媽的360度無死角的管控下爆發,母親認為自己這樣的付出只換來孩子的不理解而悲痛欲絕。

孩子是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不是父母人生裡的附屬品。相互的不理解而產生的無效溝通,只會加劇家庭矛盾。

倫敦大學有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接近。

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父母分開,而是家庭破裂之後,愛也變得畸形。

所以,多少父母還得記得,愛不是指揮,而是指引?

父母有多相愛

孩子就有多少安全感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每個孩子最嚮往的,有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暖,自然就有足夠的底氣和安全感。

父親方圓,看上去好像油嘴滑舌,只會哄老婆,乍一看起來還挺不靠譜。

但他總能快速調解開家人之間的不快和矛盾,還會在失業之後,主動扛起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做個“煮夫”,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童文潔也愛方圓。方圓工作失業,她沒有強逼著方圓去找工作,她尊重他的選擇,只是心疼他會不會心裡難受。

方圓父母被傳銷機構詐騙了,欠了80多萬,童文潔主動提出把曾經的房子賣了,她說:“之前買房是為了孩子,現在賣房是為了父母,值得。”

有人說,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便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也許他們的家庭條件普通,既不像喬英子的家庭不用為錢發愁,也不像季楊楊的家庭不用為人脈資源發愁,可只有方一凡從小到大得到的愛是最充足的。

但這樣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天資有限,努力起來也時不時打小差,但他開朗又樂觀,總能對生活抱有積極的熱情。

他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有光。

每個“壞孩子”的背後

都有一段缺席的家庭溫暖

季楊楊在大家眼中,是一個缺點非常多的“壞孩子”,他打架、飆車、和保安吵架,成績還非常差。在校園中堂而皇之的開著法拉利,展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但他真的是一個壞孩子嗎?其實不然,我們從他的成長環境中可以找出端倪,父母因為工作頻繁調動,對他的童年陪伴幾乎為零,從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長大。

“你們一天到晚不回家,高三想起了管我了”這句既是質問,也是季楊楊對父母的關愛的渴望,父母多年的陪伴缺失讓季楊楊和父母之間充滿了陌生和不瞭解。

所以,缺席的父愛和母愛,必然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在父母面前渾身是刺,摸不得碰不得。

季父試圖努力走進兒子的內心,在培養親情和修復親子關係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並用很多細膩的小手腕來幫助父子解決溝通難題。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從小渴望父母關懷的季楊楊,只好一面假裝自己不需要關心,一面又暗暗等著盼著父母來了解、在意自己。

在孩子成長中缺席,必然造成親子間溝通困難,但季楊楊是幸福的,雖然缺失父母的陪伴,但父親能夠為了跟他更好的交流去了解他的愛好並融入,用真心拉近父子之間多年遺失的陪伴。

《奇葩說》的顏如晶曾說:“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後,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教育的基本,還是塑造“人格”。

《小歡喜》說到底不是社會調查,為了戲劇衝突和故事性會淡化一些太過生硬的瞬間,讓故事得以繼續,但沒有剪輯的生活會讓我們暴露在所有問題下。面對孩子的教育,正如黃磊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要因材施教;二是要注重對孩子最基礎的培養,如誠實、禮貌、善良、守文明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將來如何接受教育。”

孩子的人生就像開車。父母會為他設立邊界——不能超速、不能闖紅綠燈、必須系安全帶等。但一個最討厭的副駕是什麼?是過程中喋喋不休指手畫腳。畢竟開車的不是你,選擇走哪條路,必須由孩子來判斷。


《小歡喜》大結局:刷屏背後,直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痛與淚


如果他諮詢你,你可以為他提供建議;但如果你一直提供自覺正確的指導,孩子恰恰最容易出現車禍——一邊開車,一邊還得應付你。甚至,有的孩子乾脆就把車停在路邊,說:行了,你來開吧。

所以,別用愛去綁架孩子,請放下那句“我都是為了你!”這個世上,沒有誰該為另一個人的一生去犧牲自己,父母、子女都是如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