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家庭教育 不完美媽媽 薜荔 心理學 有夢想的唐糖 2019-04-06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我講了一個對話,不少家長聽完後覺得熟悉。其中一個家長聽完之後,給我發了幾個"哭笑不得"的表情符號,問我,是不是家長都這樣說話啊……

那倒不是。應該這樣說:不會和孩子正確溝通的家長都這樣說話….

菲菲的女兒中午打電話給她,說,今天小A沒來上課(女兒的好朋友),我也上火了,身體不舒服。下午的課我覺得不重要,坐在這我也不想聽,所以我想讓你幫我給老師請假,我下午不想上課了。

菲菲一聽電話,馬上有了情緒,雖然考慮到女兒正值逆反期,不敢生硬的拒絕女兒,但是還是對女兒的要求表示了不滿,她說:哪有不重要的課啊?如果真的不重要,那學校就不用開這門課了,你不能光按照自己的標準衡量課程到底重不重要。再說,你上火了是有點不舒服,但是還不至於到不能上課的地步吧……

電話裡,兩人不歡而散。

菲菲很苦惱的找我,說跟女兒沒法交流,女兒平時總是恨恨的對她說:都是你害了我。她現在對逆反嚴重的女兒毫無辦法,比如女兒讓她請假這件事,她不想受到女兒的"要挾",但是拒絕女兒的要求也會讓孩子很不高興,很可能下午即使人在那,心卻沒好好安定的上課。菲菲對此一籌莫展。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溝通很重要。但是,何為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從溝通的定義裡,我們可以看出,溝通是聯繫人際關係的紐帶,同時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思想上達成一致,情感上保持通暢。

但是在生活中,溝通的效果卻常常南轅北轍,不但不能和自己的初心(目的)達成一致,反而還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你不能讀懂對方語言背後要表達的真實內容。

以菲菲和女兒的溝通為例,我們可以看看在家庭中,為什麼孩子會逆反,和父母的溝通又出現了什麼問題?

家長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聽到孩子的一個要求之後,馬上對此要求的"合理性"、"正確性"進行評估,並依此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樣做,往往會忽視孩子語言表達內容背後的真實需求。

我們以菲菲女兒想讓菲菲幫忙給老師請假時說的話來舉例分析。

"今天小A沒來(女兒的好朋友),我也上火了,身體不舒服。下午的課我覺得也不重要,我坐在這也不想聽,所以我想讓你幫我請假,下午不想上課了。"這段話裡,孩子想表達什麼?

菲菲在這段話裡,關注的重點是"女兒以自己上火為由,不想上課了"以及"女兒覺得課程不重要,並表示即使自己坐在這,也不想聽課"。可以說,一聽到這兩句話,菲菲心理的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就全都出來了。

人在情緒之中,是最容易迷失的。這種迷失,會使人失去看到"真相"的能力。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1. 對孩子,只有先"蹲下身",才能共情和理解。

董卿主持《朗讀者》時,曾以半跪姿態和坐在輪椅上的老者對話,在其他節目中,也常能看見類似的場景:主持人以半蹲半跪的方式和孩子對話。他們的這一舉動,贏得了普遍的讚賞和好評,為什麼?

因為這個姿勢代表了主持人對訪談對象的尊重,半蹲或半跪哪種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因為這個姿勢而保持了和訪談對象相同的高度。

保持相同的高度,既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態度。你想跟孩子交流,就必須蹲下身子,看到TA眼裡的世界——這是交流的第一步。

那什麼樣才算"蹲下來"呢?答案就是:放下高高在上的"父母視角",耐心聆聽孩子的訴說。當你從心底把孩子當成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時,跟ta的交流才剛剛開始。

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到卻很難。因為父母所站的視角,本身就是"父母視角",ta站的更高,責任更大,所以更習慣於"挑刺",而很難"信任"。沒有家長願意承認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但事實上,家長的焦慮本身就是最大的不信任,但很多時候,家長的焦慮並非來自孩子真的那麼"差勁",而是自己受到自身經驗、認知的限制,不由自主的產生了過度聯想和糟糕至極的解讀。這種解讀和真實的事實(孩子是否真的有家長擔心或認為的那麼差勁)是有差距的,但是家長經常盲視。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2. 用心去聽,而不是用耳朵去聽。

菲菲女兒說的第一句話是"小A今天沒有來",這句話實際上非常有意義,但是很遺憾,被菲菲選擇性忽略了。

小A是女兒最好的朋友。小A的缺席,對菲菲女兒意味著什麼?我想菲菲並沒有深究。但事實上,在敏感的青春期,同伴的作用甚至遠遠超過了父母,尤其是在一些親子關係不和諧的家庭裡,孩子經常感受到的是孤獨、無人理解的苦悶之感,這時,好朋友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越是心理力量弱、親子關係不和諧的孩子,對同伴的需求和渴望越深。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菲菲女兒會在讓媽媽請假時,首先說了這樣一句貌似和請假主題無關的話。

心理諮詢師要把來訪者說的話當成聖旨來聽,不放過任何一句,而作為父母,也要有這樣的意識。孩子的任何一句話都不是無緣無故的說出來的,貌似她只是輕描淡寫的提了一句,但實際上這背後隱藏的深意,是需要被父母看到並理解的。

這種遮遮掩掩、貌似輕描淡寫的描述,有時候反而是事件發生最核心的原因。

好朋友小A的缺席,很可能對菲菲的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心理力量越弱的孩子,對環境的要求越高,對"變化"表現的越敏感。外界環境的改變、玩伴狀況的變化,都會對ta在心理上產生極大的干擾,當ta心裡無法安定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負面的情緒,例如煩躁、恐懼等。心煩則意亂,當有情緒困擾時,無法安定的聽課或者學習,也就不足為奇了。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3. 孩子是在表達內容,還是在發洩情緒?

家長之所以會著急的對孩子的表達做出評判、貼上標籤,是因為家長常常被孩子表達的內容裹挾,形成自己注意力狹窄的局面,就像菲菲,她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下午的課到底重不重要"、"病情到底值不值得請假"這兩件事上。而事實上,在溝通中,內容影響只佔30%,剩下70%的影響力都來自情緒。

孩子表達的到底是不想上課,還是因為小夥伴沒來,自己意興闌珊,想尋求媽媽的安慰?這一點,家長能分辨清楚嗎?

很多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之所以出現問題,關鍵點就在於此。事實的真相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表達其實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ta需要的,是被看到,被理解,希望得到迴應和安慰…..這些需求可能連他們自己也未必能清晰而準確的意識到,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潛意識的需要。如果這種潛意識的需要被滿足了,孩子的情緒就會很快實現反轉,之後的上課、請假其實都不是問題。但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會表現出來各種"作"、發脾氣、生悶氣等狀態。大多數家長,對此一頭霧水,多數人在孩子"鬧騰"的時候不知所措,繼而產生憤怒的情緒。被孩子情緒"綁架"的家長,特別容易沉浸在"誰對誰錯"的爭論中不能自拔,而這,會導致和孩子的溝通最終以一地雞毛收場。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4. 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一些合理化的理由,但是ta只是在表達ta自己而已。

事實上,每個人在潛意識裡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包裝上一層"合理的"外衣,來讓自己和別人相信,自己做的事是對的。比如菲菲的女兒跟她說下午想請假,會說自己上火了——言外之意是,身體不舒服,應該回家休息。她還會說反正下午那兩節課"自己也不打算聽"——言外之意是,反正也不聽,你還不如同意我請假回家。

很多家長都像菲菲這樣,一聽到這些信息就著急了。這首先是因為在家長心裡有一個"請假"的標準,符合這個標準可以,不符合就不可以。顯然,在菲菲眼裡,"上火"夠不成請假的標準。

家長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孩子的表達和自己的標準不符,就有情緒,有遷怒。你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無論說的內容在你看來多麼矯情和離譜,ta都只是在表達ta自己的觀點而已。

也許,在ta的認知體系裡,ta認為上火可以作為請假的充分理由;或許,ta自己也認為理由不夠充分,但是要請假總要有點理由吧,所以,"上火"就被ta拿出來當成理由了。

父母可以不認可孩子的標準,但是父母可以做到不因為孩子的標準和自己不同就生氣。這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另外,孩子說"反正下午那兩節課不重要,我也不聽",這句話又在表達什麼呢?很多家長會覺得憤怒,什麼叫不重要,什麼叫不聽?甚至很多家長還會把這個話題扯的更遠,由這兩句話聯繫到"一個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應該是什麼"等。

如果家長是這種反應的話,那基本上意味著這次溝通將會是一場無效溝通。這裡面還是涉及孩子的心理,我們要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這要說?

第一種可能,孩子就是這樣認為的,ta就是認為課程不重要,而且自己也不打算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除了發現孩子在課程問題上的認知有偏頗,需要矯正之外,還應該感到慶幸——無論孩子表達的內容是否合理,但是至少ta還願意和家長說實話,這難道不應該高興嗎?畢竟,很多逆反的孩子都不敢或者不願意和家長說實話,能說實話,說明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的基礎還是可以的,這一點家長應該看到。

還有一種可能,孩子並不是這樣認為的,但是ta故意這樣說。那麼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用這種"強調"、"肯定"式的表達方式來為自己"請假"這個目標增加砝碼,試探對方的底線,告訴對方自己堅持要這樣做的決心。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無非就是一個孩子特別想實現自己目標耍的一些小手段而已,如果家長能看懂這一點,就不會被孩子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牽著鼻子走,憤憤不平了。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5. 風不動、幡不動,實為心動

有一個詞叫"關心則亂",事實上,在親密關係中,家長之所以亂了陣腳,結果和自己的初心背離,往往是因為這一點。

雖然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不順暢,似乎難點重重,但實際上,如果家長能夠首先"安定"下來,保持定力,有耐心區分孩子語言表達背後的真實意圖,那麼和孩子的溝通就會非常順利,有效溝通並不是一件難事。

家長之所以無法心定,歸根到底是因為自己的個人成長不夠,面對孩子的語言或行為,家長出於自己心理的投射和認知的模糊,會產生很多糟糕的想法,這些想法,會矇蔽家長的雙眼,無法看清孩子真正的內心。

比如說菲菲,她自己本身就標準非常多,總是會用各種是非、對錯來衡量自己,自然也會拿這些"尺子"去衡量孩子。她聽到女兒想請假,第一反應就是"糟糕至極",這個自動化反應會產生一系列連鎖邏輯:請假=不好好上課=不認真學習=學習態度不端=考不上大學=沒有一個好前程…..在這一系列自動化的邏輯鏈中,她會對孩子提出請假的要求表現出焦慮和憤怒的情緒。

所有這些"自亂陣腳",歸根到底,都是家長自己的個人成長不夠導致的。

所以,教育孩子,最終落到實處,還是要完成自我成長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6. 家長的否定和嘮叨最容易導致逆反,家長需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引領。

家長要做的,是先放下是非對錯,放下那些正確的"道理",傾聽孩子的表達——耐心的傾聽本身,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劑鎮定劑。

像菲菲這樣,聽完孩子的要求之後,馬上開啟"教導模式",喋喋不休的說"哪有不重要的課啊?","你這麼想是不對的","你上火也可以堅持一下吧"…這樣的語言,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感。

在前文中,我們說過,溝通的兩個主要目的,一是了思想上達成一致,二是為了情感上保持通暢。顯然否定和嘮叨,都不是通往這兩個目的的正確路徑。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少說,多問,多聽孩子怎麼說,少貼結論性的標籤,少隨意指導,妄下判斷。如果不知道怎麼說,有時甚至可以重複孩子的說話內容。

例如菲菲在和孩子交流時,可以說"小A今天怎麼沒來啊?","小A不在,聽你的聲音好像不太高興,是這樣嗎?","哦,上火了,那挺難受的吧?","下午不想上課了?媽媽也挺心疼你的","那咱們商量商量,能不能再堅持一下呢?"….

這樣的表達方式,會讓孩子從心裡感覺到自己是被媽媽看見和理解的,當委屈的情緒得到了媽媽的看見和理解,ta往往對自己的堅持就不那麼執拗了,比如就是要請假,不要上課等。

如果平時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那麼孩子的心理力量也會得到加強,ta堅持不上課的可能性也就降低很多。如果仍然堅持不上課,那隻能說明以前對孩子的成長,家長給到的傷害性陪伴太多,這意味著孩子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重新療愈和生長,這個時候,家長反而更要有耐心——因為這樣的"執拗"背後,往往意味著"傷痕"更多。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7. 應對孩子的要求,家長不是隻有"非此即彼"兩種答案。

菲菲的很大一個困擾是,她既不願意答應女兒的要求,又害怕孩子因為要求不被滿足而發脾氣。在菲菲的眼裡,似乎只有兩個答案:要麼答應服從女兒的"無理"要求——但自己又不願意;要麼拒絕女兒的要求——這樣女兒又不高興。

事實真的如此嗎?菲菲的這種想法,實際上也是一種認知的狹窄。條條大路通羅馬,解決一個問題,絕不可能只有非黑即白兩種答案。

菲菲將答應女兒的要求解讀為"受女兒控制",這實際上是她自己的投射。對於女兒的請假要求,菲菲可以首先了解學校規定,是不是必須由家長負責請假,然後再做下面的決定。其次,菲菲可以跟女兒耐心溝通,事實上,她可以不答應女兒的要求,但是可以換一種讓女兒更舒服的方式。讓女兒感受到更多的是被理解,被看見。這樣會她的情緒得以疏導,這樣,對於"請假"也就不那麼執拗了。第三,上學是女兒的事,尤其她已經是一個高中生,菲菲應該從心裡放手,把決定權交給女兒。如果女兒堅持請假,並且自己就可以請假時,菲菲要保持尊重。當父母能給到孩子自由和信任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孩子真正成長的開始。

所以,家長認為答案只能二選一,其實暴露了自己在面對孩子問題時的無力感。溫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堅定的守住自己的底線,這是面對孩子時應該遵循的兩個原則。

生活裡這樣的"雞毛蒜皮"實在是隨處可見,如果能從中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很多事並不是真的有多難,而是我們沒有用心對待。自己每天過的焦頭爛額,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這可能並不是生活的錯,而是我們自己有點懶惰。因為你若想將生活過的井井有條,就需要付出"成長"的努力。

家庭教育:風不動、幡不動,心動則亂

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有夢想的唐糖”。持續輸出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拆分生活裡“雞毛蒜皮”背後的深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