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筆試高頻簡答100題(1)

教育 好過教育 好過教育 2017-09-30

教師資格證筆試高頻簡答100題(1)

1教學方法的意義

① 教學方法是聯繫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

②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必要條件

③ 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④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師成信和師生關係的重要因素⑤教學方法影響學生身心發展

2現代教學設計主要特徵:

①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② 關注真實生活

③ 以“研究”超越“經驗”

④ 創造性和靈活性

3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① 教學目標

② 教學內容

③ 教學策略,教學媒體

④ 教學評價

4教學設計的模式

①系統分析模式

②目標模

③過程模式

5教學目標功能

①導向功能

②激勵功能

③標準功

6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領域

7認知領域教育目標

共分為(識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

8教學目標設計的要求

①一般目標和具體目標相結合

②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

③難度適中

④便於檢測

9確定教學起點,需要考慮

①對學生進行全面分析

②確定學生的原有的學習基礎

③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10教學內容的設計包括

①研讀課程標準,明確基本要求

②通覽教材,鳥瞰全局

③疏通教材,清除障礙

④熟悉教材,重點記憶

⑤分析教材,把握三點

⑥精心設計,妥善安排

⑦閱讀資料,吸取營養

11設計教學時間的緯度包括

①名義學習量

②實際學習量

③單元課時量

④專注學習時間

⑤教學時間的遺失

12設計教學時間的策略應注意

①把握好整體時間分配

②保證學生的實際學習時間

③科學規劃單元課時

④儘可能增加學生專注學習時間

⑤防止教學時間遺失

13討論法的形式

①交流式②評述式③辯論式④質疑式

14運用欣賞法的基本要求

①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

②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

③要注意學生在欣賞活動中的個別差異

④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15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①教學目的和任務

②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

③每節課的重點、難點

④學生的身心健康

⑤教師自身的素質⑥教學時間和效率要求

16教學方法運用的一般要求

①運用教學方法必須堅持以啟發式為指導思想

②運用教學方法必須做到最佳選擇和優化組合

③運用教學方法則

⑤經濟性原則

18教學評價的發展階段

①測量階段

②目標模式階段

③目標參照測驗階段

④人本化階段

19教學評價的功能

①教學評價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②教學評價的鑑定功能

③教學評價的改進提高功能

④教學評價的管理功能

⑤教學評價的研究功能

20現代教學評價強調三種基本理念

①關注學生髮展

②強調老師成長

③重視以學論教

21教學評價的原則

①方向性原則

②科學性原則

③客觀性原則

④發展性原則

⑤可行性原則

22現代教學評價的內容

①學生的學習方式

②學生學習水平

③學生的學習效果

④教師的角色把握

⑤學習環境的營造

⑥教育技術的應用

23教學研究在教學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

①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力

②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依據

③發展和完善教學理論的重要基礎

④提高廣大教師素質重要途徑

24教學研究的價值:

①教師的需要,教師是教學研究成果的主要使用者

②學生的需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③決策部門的需要,決策部門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是全局的

④管理部門的需求

⑤公眾的需求

⑥研究人員的需求

25教學技能特點:

①示範性

②複雜性

③發展

④操作性

⑤整體性

26教學技能訓練的原則:

①目的性原則

②分解原則

③示範原則

④反饋原則

⑤訓練與自我完善相結合的原則。

27教學技能訓練方法

①觀察法

②書面作業法

③對鏡練習法

④錄音訓練法

⑤角色扮演法

⑥模擬教學

⑦介入教學

⑧教育教學實習

⑨微格教學

28備課內容:

①備課程標準

②備教材

③備學生

④備教法

⑤備學法。

29鑽研教材的意義:

①有助於教師掌握教材的邏輯體系

②有助於教師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

③有助於全面貫徹和落實課程標準;

30鑽研教材的基本要求:

①通覽教材,全面理解

②精讀教材,深層領會

③精細加工,再創教材

31教材內容的再加工

①認知性加工

②趣味性加工

③操作性加工。

32瞭解學生的方法:

①觀察法和談話法

②調查研究法

③教學反饋法

④摸底測驗法

⑤資料分析法

⑥階段判別法;

33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②過程與方法

③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34教學目標的表述:

教學對象、表達學習結果的行為、表現行為的條件和學習程度。

35課堂導入作用:

①集中注意

②引發興趣

③進入課題。

36課堂導入的類型:

①直接導入

②複習導入

③直觀導入

④問題導入

⑤實例導入

⑥審題導入

⑦故事導入

⑧遊戲導入

⑨情境導入。

37課堂導入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針對性

②啟發性

③趣味性

④藝術性

⑤要恰當把握導入的“度”。

38課堂提問類型:

①回憶提問

②理解提問

③應用提問

④分析提問

⑤綜合提問

⑥評價提問;

39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地設計問題

②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問

③提問目的要明確

④提問的語言要準確

⑤提問的態度要溫和自然

⑥要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

40課堂傾聽的內容

①學生的回答與討論

②學生的提問與質疑

③學生的需要和情感

④學生的思想和心聲。

41課堂傾聽的基本要求

①創設平等的師生對話情境

②營造和諧輕鬆的課堂氣氛

③欣賞學生的獨特性

④要傾聽不同學生的聲音

⑤傾聽後要及時反饋。

42課堂對話特點:

民主性,生成性,多邊性,開放性,傾聽性。

43課堂對話的作用:

①課堂對話使教學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②課堂對話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③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44課堂對話類型

①人與客體的對話

②人與人的對話

③人與自身對話

45課堂對話的要求

①營造對話的氣氛

②選擇適當的對話話題

③真誠地傾聽學生言說;

④及時指導和修正對話。

46課堂板書特點

①直觀形象性

②高度概括性

③藝術性。

47課堂板書內容:

①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結構

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③公式及其推導過程

④教學內容補充知識。

48課堂板書類型

①文字板書

②圖畫板書

③綜合式板書。

49文字式板書形式:

①綱要式板書

②語詞式板書

③表格式板書

④線索式板書

⑤演算式板書。

50課堂板書基本要求:

①要精選內容,突出重點

②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③要形式靈活,佈局合理

④要文字精當

⑤要書寫規範

⑥時機恰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