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縣創新推行創文“包聯包創”模式

交通 建築 時政 文明廣東 2017-06-03

始興縣創新推行創文“包聯包創”模式

韶關始興縣

今年以來,韶關市始興縣牢固樹立“創建沒有撂荒地、文明沒有旁觀者”的理念,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借鑑網格化管理的做法,探索推行創文“包聯包創”模式,全民協力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

一、劃分創文“責任田”,從“部門創建”向“全民參與”轉變

創文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集全縣之力,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共同努力。始興縣充分借鑑網格化管理的先進做法,按照“邊界明確、全面覆蓋、無縫銜接、便於管理”的原則,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將縣城7個社區劃分為14個管理片區,每個片區安排2名縣領導掛鉤聯繫,指定1個重要職能部門作為本片區牽頭單位;將14個管理片區細分為107個管理小區,每個管理小區對應安排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作為本小區責任單位,管理片區和管理小區之間實現無縫對接,杜絕了創建盲區。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均安排創文任務,承包一份創文“責任田”,實行“掛圖作戰”,並且發動全民積極參與創文工作,構建了“領導掛帥、單位負責、居民參與、網格管理、責任明晰”的工作格局。推行“包聯包創”管理模式以來,全縣共有5000多名黨政機關幹部、137個黨政機關、5萬多名城區群眾參與創文工作網格化管理。

二、摸清片區“薄家底”,從“盲目創建”向“精準創建”轉變

開展創文工作,只有找準短板、摸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精準發力。在科學合理劃分管理區域的基礎上,始興縣組織各片區對照創文測評體系,對環境衛生、農貿市場、交通秩序、社區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找出了城區在市政設施、戶外廣告、社區服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在調查摸底過程中,注重收集片區內商戶、住戶基本情況,全面掌握各類城市管理亂象行為。同時,還建立了創文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將創文工作中摸排的短板問題分派給各片區實行精準整改。推行“包聯包創”管理模式以來,共梳理出整治項目140多個,預計投入整治資金近1億元。

三、明確單位“分內事”,從“事不關己”向“責無旁貸”轉變

創文工作人人有責,往往容易導致人人無責的不良局面。為壓實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始興縣實行創文工作“單位包乾”和“責任捆綁”機制,要求各片區所在單位,對創文工作實行“包聯包創”,即:包聯環境整治,創建乾淨整潔片區,包聯秩序管理,創建整齊有序片區,包聯文明培育,創建文明健康片區,包聯文化建設,創建幸福和諧片區,包聯機制共建,創建服務完善片區。要求各單位當好城市管理的“監督員”,對各類違反城市管理的現象進行制止、報告和協助查處;當好創文工作的“宣傳員”,包乾開展創文宣傳教育活動和思想道德建設主題實踐活動,掌握創文熱點難點問題,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推行“包聯包創”管理模式以來,全縣共入戶宣傳85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1萬份,集中拆除違章建築23906平方米,清理戶外廣告燈箱879宗,清理亂停亂放機動車442輛。

四、建立運行“流程圖”,從“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轉變

建立了片區運行制度,明確片區掛點縣領導每月至少到責任片區開展1次以上調研,召開1次以上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創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明確居民理事會成員、志願者每天徒步巡查2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明確每個片區每週一下午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工作,每週五下午組織開展衛生大清掃,全城統一行動大造創文聲勢。建立了創文問題會診制度,定期對城區市政設施、道路建設、房屋改造等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和推進建設,目前啟動了總投資8000萬元的綠地系統建設,投入1000萬元推行了城區垃圾收運市場化運作,開展了環境衛生、農貿市場等5大類突出問題綜合整治。建立了創文工作群眾自治機制,動員社區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政法幹警、老複員軍人等“五老人員”和熱心居民成立“創文居民理事會”,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參與片區日常工作。推行“包聯包創”管理模式以來,全縣共組建“創文居民理事會”14個,成員近200多名。

五、用好考核“指揮棒”,從“軟任務”向“硬指標”轉變

建立了創文工作考核機制,對每個片區每月開展一次考核、召開一次講評會,年終對片區進行綜合考核排名,按分數高低評選出一類片區、二類片區、三類片區分別給予獎勵,以考核的方式向單位倒逼壓力、壓實責任。同時,還在縣四套班子成員中開展創文工作比拼活動,設立片區“包聯包創”比拼圖,每月將縣級領導所掛鉤聯繫的14個片區的考評結果在縣電視臺、縣行政辦公大樓以及各個片區公示欄公示,考核結果與縣級領導的評優評先掛鉤,並記入領導幹部政績檔案。實施“包聯包創”管理模式以來,縣四套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帶頭研究部署創文工作50多次,解決創文問題200多件,全縣上下帶頭創文比拼的氛圍更加濃厚。

來源:始興縣文明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