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交通 城市規劃 哈同 費迪南·福煦 澎湃新聞 2017-05-31

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現代都市規劃建設和發展必不可少的道具。上海市檔案館研究員、上海史專家邢建榕對上海百年交通工具變遷的歷史頗有研究,在他的著作《車影行蹤》一書中,細數轎子、獨輪車、西洋馬車、東洋黃包車、出租車、有軌及無軌電車、公共汽車、小汽車等近代以來上海交通工具的更迭,以文獻、照片等翔實豐富的資料重溫老上海的交通運輸文化。

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交通帶來南京路商業繁榮(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由上海市檔案館研究員、上海史專家邢建榕提供的史料)

“19世紀時,市民出行是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的。直到100多年前,電車出現,因為有了最早與最晚一班車的時刻表,老百姓有了‘準時準點’的講究。”邢建榕日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說,上海百年交通工具的變遷,與都市的面貌可謂是同步刷新的。自從電車開通以後,上海的城市面貌大不同於從前,市容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尤其是市中心商業區,馬路逐漸變得寬闊平坦,商店鱗次櫛比,人來車往,日夜不歇。

小汽車1901年第一次來到上海

“據說房地產大享周湘雲擁有老上海第一號汽車牌照。”邢建榕說,他的故居就在與南京西路相交的小馬路上,今上海青海路44號,即岳陽醫院門診部。另一位地產大王、猶太富商哈同是上海最早購買汽車的人,他與夫人羅迦陵在靜安寺路上興建的愛儷園(俗稱“哈同花園”,原址在今上海展覽中心),是老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園。

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1901年汽車開進上海

邢建榕介紹,老上海的商業區從外灘起源由東向西擴展,主幹道以東西向居多。很多生意人會在繁華的南京路、淮海路的西段大馬路旁的小馬路上置業,比如復興路、衡山路、思南路,便利也安靜,路況也適合通行小汽車。

小汽車是大約在1901年時由外國僑民引進到上海,1908年就增加到了119輛,1912年猛增到1400輛。各式小汽車往來馳騁於上海街頭,讓原先慢騰騰的上海市民看花了眼,感受到現代文明的逼人氣息。後來,喜歡兜風的有錢人逢假日便會開車到幽靜的充滿野趣的靜安寺附近。

“靜安寺在老上海一度是有錢人遛馬的郊野地,後來有一些低密度的住宅。”邢建榕說,由於南京(東)路、外灘這邊聚集了商店、公司、銀行,發展後期地少人多,就往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向西延伸過去,然後在靜安寺建起了一些娛樂場所。百樂門算是第一家有獨立門面的大型娛樂場所了,出入的人更有錢,出行多半是私人小汽車、出租車。

早在1911年8月7日,上海就有了第一家出租汽車公司,車行設在南京路上,乘坐者大多是居住在西區的大企業高級職員。1933年,上海有出租車行95家,汽車約八九百輛,大型公司在市中心的大飯店(比如金門飯店)、娛樂場所門口設有候乘站,最高級的中央商務區外灘停滿了各式汽車。一般通過電話預約叫車,“一按電話,三分鐘內即可將車駛到”的廣告風行,多家公司能做到。

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上海祥生出租汽車公司分行

“這個時候,上海出租汽車的經營達到了近代的一個巔峰。在中上收入市民的生活中,坐出租車逐步流行,婚禮喜慶、迎送往來、出門公幹、甚至是看電影、下館子,都是用車的辰光。”邢建榕說。

有軌電車的叮噹聲在上海街頭響了近70年

1908年3月5日,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建造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邢建榕告訴記者,“這意味著上海現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

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1908年上海第一次行駛電車

資料顯示,這條線路長6.04公里,成為上海一道移動的風景。電車的起始點是靜安寺,沿愚園路、赫德路(今常德路)、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東行駛,穿過南京路(今南京東路),並沿著外灘,抵達外洋涇橋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

“這些路名站名至今也是城市中心熱鬧的區域。”邢建榕說,南京路寬又長且通暢,適合開電車,來的人多,商業就聚集起來了,開啟了現代化城市繁榮。

緊接著,法商華商也相繼開通了有軌電車線路。1908年5月6日,法商電車電燈公司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2路通車,自十六鋪至善鍾路(今常熟路),線路長5.60公里,同年7月31日延伸至徐家彙,線路長8.50公里。1913年8月11日,上海華商電車有限公司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通車,最初的線路是從十六鋪至滬杭火車站。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後,以電車為主的上海公共交通進入鼎盛時期,巨大的人流充塞著每一節車廂,上班的職員、遊玩的行人、跑單幫的生意人,全賴電車把他們發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尤其在上下班時,人滿為患。”

邢建榕告訴記者,比如說從虹口/楊樹浦到外灘的電車,每天要輸送大量工人上班下班。電車乘坐費用低廉,為楊浦區成為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提供了基礎條件之一。

“電車線路一般是考慮市民出行活躍、路況允許通行的馬路。”邢建榕認為,它讓很多人可以到原來去不了的地方,拓展了人的視野。它是大都市的道具,“現實的生活和都市的浪漫,都會聚在流動的車廂裡。”

邢建榕:百年交通工具變遷是上海開放的縮影

電車張貼畫

“一些作家甚至很偏愛電車。張愛玲就喜歡電車,喜歡寫電車。她居住在靜安寺附近的常德公寓,邊上有一家電車場,半夜裡,她寫作晚了,就踱到陽臺上,居高臨下看‘電車回家’,等到它們全部進場了,她才睡得安穩。”邢建榕說。

“有軌電車車輛多、線路長、方便快捷,因而在當時一直是上海市民出行的首選。”邢建榕解釋道,無軌電車在剛出現時是彌補有軌電車線路設置的缺陷,是那個年代的短駁車。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14路)自鄭家木橋(今福建中路延安東路口)至老閘橋(今福建中路北京東路口),全線僅路長1.1公里。它不需要鋪設路面軌道、靈活自由。它的開通始於1914年11月15日,雖然不是中國人的發明,但據說是在上海最先投入使用,相當時髦。

解放後,隨著公交事業的發展,有軌電車設施老舊、鋼軌對路面影響較大等弊端漸漸顯現。1960年起,淮海中路、新閘路等部分電車軌道被相繼拆除,改駛26路無軌電車。到1975年12月1日,上海拆除最後一條有軌電車線3路(虹口公園-五角場),改行93路公共汽車。在上海街頭流動了近70年的叮噹聲,成了老人們記憶深處的一道風景,成了文人筆下那一段段悠遠的故事。

新舊交通工具混雜是傳統與現代在上海碰撞的縮影

“公交線路一般經過重要或知名的公共場所,在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動了他們的娛樂、休閒、購物的願望。”邢建榕介紹道,當時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減價時,南京路上的男男女女擠滿了全部的屋子。各個戲園子都是滿座,茶坊酒肆、大餐館、俱樂部、影戲院,也是天天賓至如歸。

“試想,沒有大容量的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能有這麼繁華的市面嗎?”邢建榕說,在夏天的晚上,許多人喜歡坐在雙層公共汽車上層的前排兜風,可算是花錢最少的娛樂之一。

上海1934年4月1日開通了雙層公共汽車。第一條線路是由靜安寺沿南京路開通至虹口公園。單層公共汽車在1922年8月13日即開通了,不需要編排電線的公共交通工具在上海亮相了。後來開通的9路公共汽車,線路是從靜安寺沿福煦路愛多亞路到外灘,票價高於電車。

那個年代,上海市中心的外灘、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等商業區,是各式汽車、電車和公共汽車經過最多的地方。外白渡橋是上海最繁忙的交通要道,“馬龍車水駛終朝”,相關資料記載,在1926年5月17日、18二日,上午7點至下午7點,橋上平均通過行人50823人次,人力車14600輛,小汽車4999輛,公共汽車172輛,有軌電車922輛。

1920年代初,上海馬路上各式交通工具混雜。上海街頭每天要通過大量各式各樣的車輛……汽車、卡車、電車、馬車、自行車、人力車、獨輪推車,以及成千上萬的行人。

南京路被當時的作家文人和外國友人戲稱為世界上最混雜的馬路。“這其實是傳統與現代文明在上海這座開放的城市碰撞的一個縮影。”邢建榕說,上海這座城市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強的。

公共交通工具目前仍是大多數人最好的選擇

轎子、馬車、人力車、獨輪推車、電車、出租車、私人小汽車,直到地鐵,交通工具在一個多世紀經歷了數次迭代。今天,市民的代步工具中,共享單車正流行。邢建榕認為,公共交通工具應該還是大多數人出行最好的選擇。

“我喜歡地鐵,方便、準時、快速、環保、實惠。”邢建榕說,“我最近因為寫作在研究公園,常去復興公園、中山公園、外灘公園,感覺坐地鐵就蠻好,相對於其他交通工具來講也比較省心,不用考慮停靠、維修、堵車等問題。”

邢建榕告訴記者,商業的發展,催生出對便利交通的需求。反過來,交通工具也“縮短了”空間的距離,提高了人們生活和商業活動的效率。如今,上海已經有了一條跨省地鐵線路,密集的公共交通網絡的發展將串聯起大上海每一個行政區,也在努力地提高與相鄰省市“交流”的便利性,加強了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