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明清時期,當客家人從粵北山區輾轉來到白雲後,他們將客家山歌、客家風俗等一併帶到了白雲,其中也包括獨具特色的客家圍屋。歷經數百年的發展,白雲客家圍屋不僅保留了原本的客家建築風格,也融入了廣府文化元素,構成了白雲廣府、客家建築兩相宜的獨特建築格局。

方形圍屋 沿山分佈


俗話說,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有別於舊時白雲人逐水而居,沿著流溪河兩岸繁衍生息,客家人在遷至我區後,多沿山地定居。

“根據相關族譜記載,白雲的客家人大多是清代由梅縣蕉嶺遷徙至此,並帶來了客家人建築的建造工藝。”區文遺辦冼永城介紹,如今,在白雲區太和、嘉禾、東平、永平、長紅、科甲水、同和、京溪、鍾落潭等地,這一帶的客家建築特色明顯。

比較特別的是,白雲的客家圍屋以方形圍屋為主。“3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從梅州五華縣遷移而來,當時帶來了先輩的衣冠冢——一對鞋子,就此定居。”嘉禾街長湴村陳氏後人陳耀威告訴筆者,到此定居後,家族不斷壯大,隨之在村裡建起了5座圍屋,其中崇德堂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位於嘉禾街長湴村的崇德堂,是典型的方形圍屋建築。


坐落於長湴村廣新街99號的崇德堂,又稱廣安堂,是典型的方形圍屋建築,其佔地面積1070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分上廳、下廳,佈局以祠堂為中心,左右各建兩排橫屋,呈上下、左右對稱的建築風格。其中,第一進、第二進的中心部分為宗祠,正廳是供奉祖先遺像、節時祭祀、舉行紅白喜事的地方。

據族內的老人講述,崇德堂始建於1915年。陳耀威介紹說,小時候,自己就住過圍屋,方形圍屋最大的特點,就是上下廳間隔著一個天井,天井上方不蓋瓦,下雨的時候,天井上方的雨水淅淅瀝瀝地流下來,但在圍屋間穿行,又絲毫不溼身。

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與崇德堂相似的客家圍屋,在長湴村還有4座,它們均繞著村內唯一的陳氏大宗祠分佈。“一般族人遷居一地,在五代之後開始建祠堂,陳氏大宗祠以‘大宗祠’命名,是族人遷徙至此不斷壯大的表現。”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氏族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祕書長陸上堂介紹。據悉,陳氏大宗祠為廣府風格,佔地面積644平方米,中路為正祠,左右為襯祠,以青雲巷相隔。由此,形成了客家風格圍屋圍著廣府風格宗祠的獨特格局。

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就地取材 講究實用


“長期的文物建築考察發現,客家圍屋在使用功能和建築風格上,和廣府建築有著明顯的不同。”冼永城介紹,與注重禮制的廣府建築相比,客家圍屋更加樸素,在建築材料的使用上彰顯智慧,就地取材。

位於白雲區太和鎮頭陂村的維經公祠,就是這樣一座客家風格圍屋。這座建立至今已有270餘年的祖祠,主要紀念先祖維經公於乾隆年間(1736年),自廣東五華縣長布鎮河漠村遷居此地後,一脈枝葉繁榮,齒德堪嘉。該祖祠建築材料取當地河裡的石頭,很少選用裝飾材料,而是採用“金包銀”建造結構,建起左右對稱的圍屋。

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舊時以水運為主,環山而居的客家人要靠水路運石料並不容易,而這種‘金包銀’的建築結構,就非常適合他們。”冼永城介紹,所謂“金包銀”建造結構,即該房屋外為青磚鑲嵌,內為泥磚堆砌,三合土牆木結構,三合土即黃泥、石灰、沙子製成的材料。建成的公祠不見水泥痕跡,卻莊嚴緊密。

逢山必有客,有客有圍屋!


據當地村民介紹,圍屋夏季陰涼,冬季藏風聚氣。這一明顯的特點,為兼具住人功能而設。筆者走訪維經公祠看到,祖祠中間供奉著先祖,兩邊數十間屋以住人為主。

位於白雲區同和街新莊社區的範家大屋,同樣兼具住人、祭祖功能於一體,是客家方形圍屋的典型代表。據悉,範家大屋建於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格局為三堂兩橫式,佔地面積1428平方米。“幾百年來,範家大屋一直都是新莊範氏族人的聚居地。上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家各戶都建了新房,才陸續搬出了大院。”當地村民介紹。

冼永城介紹,文物普查發現,白雲區有近15%的客家風格文物建築登記在冊,在白雲區文物建築中佔據了相當比例,客家風格建築和廣府風格建築散落白雲,構成了白雲獨特的建築格局,白雲區文物建築的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