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建築 CRIC 房產 CricBigDataCC 2017-05-05

政策收緊,信貸從嚴,全國一片調控潮後,4月份28個重點城市供應和成交規模同比、環比下滑,其中天津、長沙、廈門等城市成交量跌幅超50%。

相較之下,土地市場保持高熱,儘管溢價率普遍下降,但競爭激烈程度不減……

供應

按照以往的慣例,“金三銀四”本是開年首個供應高峰期,但目前受到“樓市限價”政策的影響,熱點城市嚴控預售證審批,新增供應量仍處於低位。

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整體來看,4月29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同比減少35%、環比減少5%,供應持續偏緊的局面並未好轉。其中一線城市供應環比下降13%,同比更銳減54%;二三線城市環比微降4%,同比也是跌多漲少。

天津4月新增供應約為3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57%,同比下降76%。雖然不像廈門、福州跌幅那麼劇烈,但也是相對歷史低位了。

成交

受制於限購、限貸政策持續發力,疊加嚴控供應,4月份29個重點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35%。多數城市成交持續低迷,同比環比雙雙回落,成交量較去年同期相差甚遠。

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其中一線城市4月成交量同比、環比跌幅超40%;二三線城市整體成交量環比下降18%、同比下降33%,各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分化:

➤不受限購、限貸政策影響的,如重慶、瀋陽、常州等城市,4月成交量同比、環比都實現了正增長,瀋陽甚至刷新了近年來的單月新高。

➤調控加碼後,成交量高位回落的,如天津、佛山、長沙、廈門等城市,4月成交迅速冷卻,環比跌幅都超過50%;其中天津4月成交約91萬平方米,環比下跌56%、同比下跌70%,較2017年月平均值低了19%。

➤成交量環比略有回升,但同比仍處下降通道的,如南京、蘇州、合肥等城市,尤其是蘇州,高房價、低成交已持續數月,“有價無市”格局越來越明顯。

庫存

4月多數城市供求比繼續低位,福州、廈門、南寧等市供求比甚至不足0.2,說明房地產市場依舊維持“供不應求”的基本格局。樓市成交低迷主要還是受極低供應量影響,隨著熱點城市逐步放鬆預售證管控,成交量有望企穩回升。

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受供應嚴重不濟影響,多數城市消化週期環比均有所回落,瀋陽、常州、重慶等市房地產市場明顯轉暖,成交量增長尤為迅速,消化週期環比跌幅超30%;深圳、無錫、福州等市消化週期依舊維持在較高水平,主要還是受近期樓市成交低迷影響,市場風險尚在可控範圍。

土地

4月份土地市場成交面積連續第四個月走低,但成交總價不降反升,月度成交均價更是創下新高。

CRIC監測的300城4月經營性土地成交211幅,成交建築面積2104萬平方米,成交總價1501億元;土地價格仍持續上行,成交樓板價升至7136元/㎡,平均溢價率升至38.5%。

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其中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相對活躍,成交建築面積31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44%,同比漲幅高達8522%,數字驚人的主要原因在於,去年同期僅上海有4萬平的成交,而今年4月初國土部、住建部聯合發文,要求各地根據消化週期調整土地供應計劃,北京響應最為積極,罕見的一個月出讓了18宗地。

相對而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整體熱度持續走低,成交建築面積1276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跌34%和24%,降幅在各能級中最大。

5張圖看全國調控裡的天津,供應偏緊能改善嗎?

不過,在土地限價、競報自持等新規則的影響下,熱點城市房企實際拿地成本並未降低。

分析認為,當下極低的供應量並非市場常態,隨著供應量企穩回升,成交量有望逐步迴歸至正常水平。

但短期來看,可能性不大,多數城市仍面臨供應偏緊的局面,成交保持低位運行。

部分內容來自克而瑞研究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