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北京通惠河畔的“滕隆閣”,是一座高大壯美的中式樓閣,也是高碑店地區乃至東五環的一座標誌性建築。據說,之所以叫“滕隆閣”,是因為此樓高大壯麗,堪與南方的滕王閣相呼應。不過,上面的一塊匾額,卻因“驢脣不對馬嘴”,境界相去甚遠。

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滕隆閣

高碑店村是北京最美麗鄉村,古時為漕運碼頭,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平津閘就位於此處。高碑店村毗鄰東五環,交通便利,風光旖旎,一派北國水鄉風光。尤其是村內進行改造後,村裡建起來大量仿古建築,給這座小村莊增添了一分詩情畫意。建設於2012年的滕隆閣就是這樣一座地標式建築。

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高碑店平津閘舊址

滕隆閣高四層,雕樑畫棟,十分氣派。其中,樓上的一幅對聯是這樣寫的:“攬昔日,漕運碼頭得天獨厚不二景;評今朝,紫禁城外獲譽總冠第一村。”對聯的作者也大有來頭,是“世界華人實力書畫家協會”的主席題寫。總之,很氣派,也很有實力。

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世界華人實力書畫家協會”主席題寫的楹聯

和其他著名樓閣一樣,滕隆閣每層也都掛有匾額。其中一層匾額為“共樂壺天”,二層匾額“紫氣東來”,三層“惠澤福鑫”。這其中,二層三層匾額都是新寫的,一層匾額“共樂壺天”則是清朝道光二十七年題寫的,看起來很有排面。不幸的是,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塊清朝的匾上。

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邱景嵩題“共樂壺天”

是“共樂壺天”用錯了嗎?並不是。“壺天”有勝景之意,故宮戲臺的匾額就是寫的“壺天宣豫”。共樂壺天,用來形容通惠河風景並不為過。問題在於匾額的前後小字上。匾額的“抬頭”,寫著“鄉進士出身、特授寧德縣儒學正堂邱景嵩為”,後面的“落款”則寫著“太學生魏士美……立”。從以上信息分析,這是福建舉人、寧德縣教諭邱景嵩為太學生魏士美所題,跟滕隆閣,跟高碑店,跟北京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這塊匾有一些字被塗抹過,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文為什麼會用省略號的原因。從被塗抹的部位來推測,這塊匾很可能是給魏士美夫妻或是他的父母所題。所謂“共樂”,至少說的是兩個人。可能魏士美夫妻都高壽,或者是父母高壽,邱景嵩才為其題寫了這塊匾額。

北京東五環的地標建築,上面有塊匾額讓人哭笑不得

《長樂縣誌》中對邱景嵩的記載

邱景嵩是福建長樂人,字淑蘋,道光十五年乙未科舉人。他先後任寧德、漳平縣教諭,福寧府教授,一生的軌跡都在福建。因此,這塊匾是為福建人士所題,而不是高碑店村的原物。這樣一塊為私人題寫的匾掛在一座地標性公共建築上,顯然不合適。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小字,掛在滕隆閣上倒也無可厚非。

至於這塊福建的匾為什麼會背井離鄉來到北京,這就值得玩味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