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大柵欄”又回來了 聽建設者講述背後的故事

建築 北京文化 裝修 設計師 未來網新聞 2017-04-03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賈興鵬 攝影報道)興起於元代,建立於明朝,從清代開始繁盛至今的老北京“大柵欄”,又要回來了!日前,記者從建設方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獲悉,該項目已交付使用。

據悉,這個融傳統韻味和現代元素為一體,以文化藝術展示、體驗、傳播為主調,輔以少量高端商業、休閒服務的北京文化新地標,從一開始的改造,就吸引很多關注。日前,大柵欄“北京坊”的建設者們向記者講述了背後的故事。

大柵欄“北京坊”項目位於天安門西南800米處,西起煤市街,東至珠寶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條,整體呈現為“一主街、三廣場,多衚衕”的空間格局。

據悉,該項目由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承建,吳良鏞院士領銜擔任總顧問,7位著名建築師操刀設計,沿街8棟各具特色的單體建築與街區內眾多歷史建築組成標誌性建築集群。

項目技術負責人,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代生榮介紹,2012至2014年主體結構施工期間業主下發過程施工圖紙30多版,每一版圖紙的下發,項目技術人員都要與上一版施工圖紙仔細對比,找出差異和存在的設計問題與業主及設計院深入討論,探討更好的設計方案及施工方法。

施工過程中,由於設計圖紙不完善導致現場頻繁暫時停工,項目部多次調整施工進度計劃和召開碰頭會,使整個項目的施工組織有序進行。

本項目外立面風格各異,很多裝飾材料設計師也是初次接觸,對具體設計做法尚不清楚,導致出據的施工圖紙不能滿足現場施工。建設者們積極主動安排項目人員多次考察屋面竹木、鈦鋅板等建築材料廠家,與材料廠家技術人員反覆溝通,包括施工工藝、材料生產及供貨週期等;安排10名外立面裝飾專業設計師親駐施工現場進行圖紙深化,與設計院設計師一對一溝通,保證每一個位置都有詳細的節點做法。

由於受外界政府部門高度關注,外立面施工過程頻繁拆改,裝修階段業主下發設計變更600多項,每一份設計變更項目技術人員均與現場實際情況核對並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

地下通廊工程鄰近大柵欄勸業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銀行舊址和鹽業銀行舊址兩座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施工過程中對文物建築物的保護是重中之重。

為此,“我們邀請專家對現場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優化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對文物範圍內採用相應保護並對地下管線及路面進行24小時變形觀測。”代生榮表示,地下通廊的施工,未出現任何質量、安全事故,這個做法保護了文物,得到了國家發明專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