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記憶|從“和平女神”到“野雞渡”——那些消失的老上海外灘風景

建築 黃浦江 洋涇浜 吳淞江 日本 文匯網 2018-12-05
文匯記憶|從“和平女神”到“野雞渡”——那些消失的老上海外灘風景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地處鬧市中心的外灘銅人碼頭每年運送乘客多達四五百萬。碼頭得名源於它附近有不少紀念碑和銅像,銅人碼頭屬於公共性質!任何船隻均可停靠。過去,黃浦江有很多段比較淺,大型的船舶無法進入吳淞口,所以黃浦江上出現了躉船、駁船、飛剪船等各種船舶。躉船利用舊船改造!如同流動倉庫,將吳淞口外貨輪上的貨物先卸到躉船上,進入黃浦江

2013年5月,一批老照片入藏上海市檔案館,其中就有這張攝於1911年的外灘全景。這些老照片由71歲的市民劉培儒捐出,共計781張,呈現的1843年至1949年百餘年間的外灘景象,許多在今天已是消失的風景。“我在外灘工作了十幾年,對這裡的一切有感情。”劉培儒說,他是從1958年開始收集外灘影像的,至今已55年,照片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三個盒子裡,足足佔了一個旅行箱。

最早的海關建築為官衙樣式

上海開埠後最早的海關大樓是一幢典型的中國官衙式建築,建築平面呈凹字形,三進樓房,正簷翹角,歇山頂,屋面上有一座小閣。大門為牌樓式,門楣上書“江海北關”4個字。

據史料記載,上海的海關建築先後建過3次,分別為3種不同的建築形式。第一代的上海海關大樓是1857年建造的,為中式三進官衙式樓房院落,在當時外灘算得上是最顯赫的建築之一了。再來看看這幢兩層歇山頂的房子,外觀雖為清代江南官衙樣式,但在房頂上建起的一個碩大老虎窗則又完全是功能性的,這個突破了中式建築營造法則的設計可用來監測黃浦江上船隻的動靜。後來海關又在左右增建了兩翼。為禦寒,內部又建造了西式的壁爐,從屋頂上煙囪的作法已經可以看出完全是西式的了。不僅如此,其兩側的窗洞也採用了尖券的造型,這些在傳統中式建築裡是沒有的。

1891年,第一代外灘關署因破舊被拆除,海關方面聘請了英國建築師設計新關署建築方案,新樓於1893年冬竣工,主樓是五層高的哥特式鐘樓。而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的新大廈是希臘古典式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中風格,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外白渡橋的稱謂源自“不用付錢”

上海人的記憶中始終保留著這麼一座橋——外白渡橋。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76年,它的落成,背後是上海居民的奮力抗爭。

1856年,為適應兩岸頻繁的商務活動、便利南北交通,供職於英商怡和洋行的威爾斯和寶順、兆豐洋行的韋勃、霍格等20人(多屬洋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組“蘇州河橋樑公司”,投資銀洋1.2萬元,在靠近外擺渡處(今外白渡橋近段)建造木橋,以“威爾斯”為橋名。橋長450英尺(137.25米),寬23英尺(7.015米),橋面可活動,橋體中部可以在漲潮時自由開合,滿足船隻通航要求。

文匯記憶|從“和平女神”到“野雞渡”——那些消失的老上海外灘風景

威爾斯造橋純為牟利,聲稱上海道臺特准其專利,行人須納“過橋稅”,每次1枚銅板,車馬加倍。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為公共租界後,又將稅金提高1倍,而此稅只向華人收取,外僑的車輛、僕役一概免去。上海居民奮起抗爭,粵人詹若愚在源遠街(又名盆湯弄,今山西南路)謙順安茶葉莊碼頭設義渡,免費接送兩岸過往華人以示抗爭。迫於眾怒難犯,1876年租界工部局撥銀1.9萬兩在威爾斯橋西約數十米處新造了一座木質浮橋。因過橋從此不必再付錢,大家就稱之為“外白渡橋”,“白”即為不付報酬的意思。

後來,木橋幾經補修,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鋼橋代替,於1907年建成了上海第一座全部用鋼材築起的橋。這就是留存使用至今的外白渡橋,為鋼架結構下承式橋,兩跨共長106.7米,寬18.3米。在將外白渡木橋改成鋼桁橋之前,工部局曾仔細計算出橋面的載重能力,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抽樣調查每日過橋流量是:馬車1633輛、黃包車20958輛、貨車22輛、小車(獨輪木製手推車)2759輛、轎子27乘、馬38匹、步行35000多名。

和平女神像毀於戰火中

“歐戰紀念碑”又稱“和平女神像”,是進入上海水上門戶的標誌物。1924年2月16日舉行隆重的落成典禮。

文匯記憶|從“和平女神”到“野雞渡”——那些消失的老上海外灘風景

1924年2月16日”歐戰紀念碑“即市民所說的和平女神雕像落成。被當時的人們譽為”上海第一碑“,一度成為進入上海水上門戶的標誌建築。據記載,和平女神像的落成典禮盛況空前,近萬人湧向外灘,從今天的金陵東路,一直堵到廣東路口。和平女神雕像所在地是今天的延安東路。當年這是分隔公共租界和英法租借的界河洋涇浜。1914年,洋涇浜被填埋成路,命名為愛多亞路,路的東段便是黃浦江邊。1941年日本侵略軍跨過蘇州河,佔領了外灘中心區域!和平女神像被拆下。兩邊銅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戰爭用具也被毀掉,就連碑面的文字也被全部磨去

建成後的紀念碑呈長方形盒狀建築物,整個紀念碑底座由鋼筋混凝土砌成,中間為空心,牆面貼有花崗岩,兩旁有銅做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戰爭用具。碑頂立一青銅製和平女神,她左手撫一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兒童,以使他不再遭受傷害,右手正欲放於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的頭頂上,以撫慰她心靈中深深的創傷。創作者沒有宣揚勝利者的驕傲和失敗者的悲哀,而是將一種祈望和平,因而很快被旅居上海所有國籍的人所接受,無論原協約國還是同盟國的人士無一例外地都獻上了鮮花。據史料記載,和平女神像的落成典禮盛況空前。近萬人湧向外灘,從法大馬路口(今金陵東路)到廣東路口,途為之塞。

可惜,1941年日本侵略軍跨過蘇州河,佔領了外灘中心區域,和平女神像被野蠻地拆下,兩邊銅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戰爭用具也被毀掉。

乘涼夜班:80年前最時髦的休閒方式

一條黃浦江,把浦西浦東分兩岸。元明時期,民間過往浦江兩岸是靠手搖舢板。到清朝時,浦江兩岸的擺渡口差不多每公里有一處。早期的渡船分官渡和私渡,官渡是經官方許可,發給執照,並按規定納稅的;至於私渡,則沒有經過正式的營業許可,老上海稱之為“野雞渡”。由於“野雞渡”的價格比官渡便宜,自然生意興隆,但也因為不正規,船老大向乘客敲竹槓的事情時有發生。

文匯記憶|從“和平女神”到“野雞渡”——那些消失的老上海外灘風景

1910年,黃浦江開設往來於外灘與東溝的輪渡,採用小火輪,向旅客酌情收取費用。這是上海最早的官辦輪渡。20世紀30年代,作為溝通浦江兩岸主要交通工具的輪渡,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新景點。每逢盛夏季節,輪渡公司就推出從外灘到吳淞口之間的“乘涼夜班”即浦江夜遊。遊船上出售各種飲料,並有電臺播放音樂助興,有時還放映電影。泛舟江上,隨浪輕輕搖擺,感受著習習江風,欣賞著外灘燈火璀璨的美景。浦江遊覽成了仲夏之夜上海人最時髦的消遣方式。遇到週末,常常幾艘渡輪同時開行,盛況可見一斑。抗戰爆發後,浦江夜遊就中斷了

1909年,因為當時上游沙漲水淺,阻礙航行,當局決定挖淤泥疏浚。第二年9月塘工局考慮辦公便利,準備租小火輪,行駛浦東浦西,順便搭載旅客,酌收渡資。1910年12月5日,黃浦江官辦輪渡開出第一班渡輪安泰號,由東溝直駛南京路外灘“銅人碼頭”,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試航”。

“銅人碼頭”的得名,源於在它的附近,歷史上有不少紀念碑和紀念銅像:伊爾底斯紀念碑、勝利女神紀念碑、巴夏禮銅像、赫德紀念銅像等等。其中巴夏禮銅像於1890年正式揭幕落成,但上海人並不清楚該銅像為誰,就乾脆稱之為“銅人”。久而久之,人們又把銅人所在區的碼頭叫做“銅人碼頭”。外灘銅人碼頭地處鬧市中心,每年運送乘客達四五百萬之多。

作者:李婷

編輯製作:王磊 徐璐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