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建築 油菜 婚姻 呈坎 旅悅悅 2017-06-02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揹包客大冰說:“這個世上總有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當我們還苟且著眼前的生活,嚮往著詩和遠方時。

有一對60歲的退休老夫婦回到徽州小鄉村,把你嚮往的詩和遠方,過成了每一個日常。

清溪涵月

×

詩酒田園

“山水田園悠閒度日,美學詩意精緻生活。”這或許是很多人的詩和遠方。

但在徽州的西溪南,一對60歲夫婦就過著如此令人豔羨的現代陶淵明生活。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西溪南隱藏在蒼鬱成片、綠樹成蔭的楓楊林內,宛若一片原始自然的綠色海洋。

雖然同屬黃山市,但西溪南沒有西遞、宏村的熱鬧喧囂,也沒有呈坎的人聲鼎沸,它靜靜地佇立在原地,不言不語卻美好動人。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6年前,杜先生和杜太太,來到了如它名字一般幽靜秀美的西溪南,從此被西溪南的自然風光及歷史文化深深吸引。

杜先生本名杜春平,退休前是某企業高管。因為工作關係,他和妻子一直在大城市奔忙。

幾十年來,從北京到深圳,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讓夫妻倆變得疲憊和麻木,而自由隨性的田園生活卻讓兩人心生嚮往。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杜先生的老家在安徽淮南。西溪南隨處可見的粉牆黛瓦和錯落有致的馬頭牆,讓他感到很親切。

因而當身邊很多朋友都移民澳洲、歐洲的時候,夫婦兩人決定“移民”徽州,定居西溪南。

當時西溪南許多古民居面臨拆毀,杜先生不忍心,便買下了一處不得不拆的古民居,改造成他們的新家。太太取名為“悠然居”。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小院裡花草長勢蓬勃,薔薇在院牆上怒放。

而庭院外小橋流水 ,小貓在石板上晒太陽,偶爾有做完農活兒歸家的村民路過也會寒暄幾句。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但杜先生沒想到的是,因為改造悠然居,夫妻倆成了村裡的“名人”。

村領導都慕名來找杜先生諮詢,原來因為拆遷問題,西溪南有許多爛尾樓。杜先生是徽州迷,不願看到自己喜歡、定居的地方,出現這麼一道“疤痕”,就冒險買下了8套爛尾房,開始重新打造。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民宿改造中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改造過程中,夫妻兩人決議最大程度保留徽派建築的精髓的同時,加入便捷舒適的現代設施。

700多個日夜,他們的改造之旅終於結束,並給改造完的鄉村民居取名“清溪涵月”,而這四字源自西溪南八景之一。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地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溪南上村

清溪涵月門前有一條小溪緩緩流過,溪水拍打在岩石上,是一曲潺潺的田園讚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跨過石頭搭的小橋,清溪涵月就在眼前,而世俗的嘈雜就隨流水消逝在腦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清溪涵月是由8套聯排建築圍合而成,中間一個庭院,庭院正中是夫婦二人打造的一個超大泳池,老房子加上現代設施,從此有了新的活力。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其中對外開放的16間客房各具特色,處處凸顯著主人的品味,淡雅中透著田園氣息。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因為是建在田邊的房子,所以這裡的每間客房,幾乎都能看到難得的田野風光。

有大大的落地窗,桌子、椅子都是最簡潔的設計,就是為了讓窗外的菜田變成最值得關心的景色。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今年4月,民宿的員工救助了一隻剛出生的小松鼠,此後又新添了兩隻,號稱萌萌松鼠家族。

因為它們的到來,民宿增添了許多快樂,杜太太也給餐廳取名為“松鼠餐廳”。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杜太太喜歡花,在小院裡撒下各種花籽。不論風霜雨雪,身邊的美景總少不了一抹花影。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在清溪涵月,我們看到的是馬頭牆、游泳池、書吧、茶室與菜園、稻田、禽舍、水埠和諧共存。

但它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杜先生打造的100多畝的小型農場了。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闢一塊地,種一片油菜花,春天用它裝扮房間,等油菜花變油菜籽,還可以食用。

種上應季的蔬菜瓜果,一到夏天,紅的櫻桃草莓、綠的黃瓜油菜。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等到地裡的草莓熟透了,做成草莓汁,清甜爽口。吃不完的就做成草莓醬或甜點,留著慢慢享用。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他們還在農場裡養了兩頭牛、一群雞和幾隻鵝。為了能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近各種農作物,他們還搭建一座植物科普大棚。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小朋友在這裡可以和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有時候沒準還會遇到在田裡耕作的杜先生。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到了清溪涵月,如果你不想出門,可以在院子裡的躺椅上喝喝茶,晒晒太陽。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如果你想出門走走,那清溪涵月的不遠處就是豐樂河,走在木橋上就像走入了一副油畫中。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每天清晨,伴著鳥鳴和溪水聲醒來,夜幕四合,在蟲蛩聲和星光中入眠。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我們心儀已久的田園生活。但於他們,不過是已經實現了的日常瞬間。

»»»

我們的詩和遠方

他們的田園日常

圖 文 | 網 絡

60歲夫婦花700多個日夜,把千年古村爛尾樓改造成田園牧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