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跑步機易造成膝蓋損傷?並無科學依據

健身 跑步 骨折 慢跑 運動醫學 人民網科普 2018-11-30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學習、工作的壓力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並通過選擇各式各樣的運動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其中跑步便是廣受人們青睞的一項熱門運動。除了在戶外跑步之外,很多人也會選擇在室內使用跑步機跑步。但一直有一種說法稱“在跑步機上跑步易損傷膝蓋”。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使用跑步機易造成膝蓋損傷?並無科學依據

2016年8月22日,力量訓練房裡的跑步機。(章勇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在跑步機上跑步容易損傷膝蓋”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使用跑步機跑步與膝蓋損傷其實沒有必然聯繫,跑步是否會損傷到膝蓋主要取決於個人跑步的姿勢是否正確、相關肌肉群的支撐是否到位、鞋的減震功能是否優越等因素,與跑步場所並沒有直接聯繫。

此外,一臺質量過關的跑步機,其履帶系統是經過良好的避震設計的,它的減震效果甚至比塑膠跑道還要好,也遠比一般的瀝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對下肢的衝擊度小得多。在跑步機上跑步損傷了膝蓋大多發生在不瞭解自己的配速、體能和身體承受能力的初跑者身上。因為很多初跑者剛開始跑步就在跑步機上跑,不知道自己應該設定的速度是多少,什麼速度對自己而言是安全速度,往往是看到旁邊的人設定了12公里/小時或10公里/小時的時速,就給自己設定這個速度。而且往往受傷的這些人又有較強的自尊心和異於常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以不合適自己的速度跑了較長時間,從而造成膝蓋損傷。

那麼,使用跑步機跑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表示,一般剛開始使用跑步機時,每次應以15分鐘~20分鐘為佳;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跑步時間一般可達到每次45分鐘,跑步的頻率一般是兩天一次;運動時,以心率120次/分鐘為宜。此外,還應注意的是,在開跑之前要做準備活動,比如壓腿、彎腰等,但幅度要小。開始跑步時,要先快走,後慢跑再加速快跑;停下來時應先把速度調慢,從慢跑進而轉成快走,再漸漸停下。再者,跑步結束後,放鬆肌肉很重要,因為大小腿的肌肉放鬆好了,膝關節的血液循環才能通暢。如果跑步前不做準備活動,一跑就一兩個小時,跑完也不做放鬆活動,很容易引起膝關節軟骨和韌帶的勞損。

本文由山西省太原市第七人民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樑勇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多發骨折、骨盆骨折、關節內骨折及關節脫位的診斷、急診處理。

使用跑步機易造成膝蓋損傷?並無科學依據

(責編:於露、張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