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發現:每週工作8小時最健康

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每週工作一天,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最為有益。

當人們從失業或全職父母階段到每週8小時或更少的有償務工階段,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會降低30%。

但劍橋大學和索爾福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表明,更多的工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社會學家希望確定最佳工作“劑量”以推動公共福祉的進步,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社會科學和醫學》上。想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或許要縮短所有人的工作時長並重新分配工作——所以,研究目的是指導未來的政策,那時候人類文明已進入高度自動化的時代,“每週只上一天班”並非天方夜譚。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9年至2018年間超70000名英國居民的工作時間變化與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他們控制了年齡、是否撫養孩子、是否長期患病和家庭收入等變量。

結果表明,為了使償工作帶來的心理健康收益最大化,最有效的工作劑量是每週只上一天班。

報告的共同作者、劍橋大學就業劑量項目的社會學家Brendan Burchell博士說:“……從維生素C到睡眠療法,都是為了使我們感覺良好,但我們的項目是首例關於有償工作時長的研究。我們都知道失業往往對健康有害,因身份地位差異、時間使用無序和集體目的感喪失等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現在知道,需要多少有償工作才能達成就業激發的社會心理福利。”

在工作崗位有限的未來,支持失業者是許多政策的主題,如基本收入計劃。

然而,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在成年人群中保留就業,但是要大大減少工作日,以便重新分配工作。

第一作者Daiga Kamerade博士說:“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器人技術取代了目前由人類完成的大部分有償工作。工作崗位不足,需要重新工作時間,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從必要的有償工作中獲得心理健康收益,即使這意味著每個人的工作時間變得極其短暫。”

研究人員給出了創造性的政策備選項,以便應對有限工作的未來;包括“一週五休”,或每天只工作兩小時,或將年假從幾周延長到幾個月——甚至每工作一個月休息兩個月。

本文譯自 telegraph,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