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01

你現在有沒有喜歡一個人?

當然不一定都是朝思暮想。可能只是一些微小的感受,你一看到TA的照片,就感到溫暖;偶爾能聊上幾句,就頓覺心安;見面時,心底歡喜。

有一句話這麼說,“無論再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你也會在腦海裡拐幾道彎,逆著順著也想到她哪兒去。”可能大概就是這樣的感受。

也不一定只是愛情,比如你喜歡村上春樹或顧城海子;或者音樂圈裡,那個曾經青春的信仰;或是你身邊,你不怎麼和他說話,但覺得很厲害的人。

不管怎樣,如果你喜歡一個人,總是想去見見他,總是會關注他所喜歡的東西,你也希望他喜歡你。

你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呢?

02

在心理學中,一切問題都能找到根源,“喜歡”實際是指,“依戀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

之所以稱為系統,它是由“安全感缺失-產生情緒-對象投射”整個系列過程產生的:

安全感缺失:比如你因為家庭帶來的自卑,總是同學前不太自信,逐漸形成了社交弱勢。

產生情緒:這事引發了你體內皮質醇的堆積,引發持續的焦慮情緒。

對象投射:同桌看你不開心,願意陪你聊天,讓你找到了安全感,逐漸引發“依戀”的可能。

所以,很多初戀都是離自己很近的人,同桌、教室前後桌、鄰居等。這就是那種因關係緊密,別人對你好而產生的喜歡,我們暫且稱為“依戀系統A”。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但你可能會說,“不對啊,我當時喜歡的那個人,主要是因為她長得好看。”

但實際上,這種由欣賞美好而產生的喜歡,也是一樣的,都屬於這個依戀系統。這是什麼原因呢?

03

這其實是“依戀行為系統”的升級版,我們稱作“依戀系統B”:

自我缺失:每個人都渴望看到一個真實的自我,鏡子可以看清楚外表,但是價值觀、想法、品格等東西卻很難被真實反饋,所以我們經常迷失自我。

產生情緒:大腦發出荷爾蒙信號,讓你瘋狂探索那些能帶來價值認同的東西。一旦活動,多巴胺分泌,你感動滿足。

價值觀投射:你會因為能夠索取到價值觀,而喜歡別人。其中,你更傾向最熟悉的(長得很像你母親的女生)、最好的(漂亮女生、奪冠的足球隊)、最可能得到的(已經有積極互動的女生、你能看懂的一本書)這三種。而這三種其實也就是最能提供安全感的。

在心理學裡,真愛不過是指一種,對童年缺失的彌補,一種為了滿足自己需求,尋找心理慰藉而已。相對內心強大的人,喜歡上別人的概率就要稍低一些。

只是系統A是對安全感的彌補,系統B是對價值觀的彌補。

所以,如果你既做不到對別人的安全感進行彌補,又無法提供自我價值對別人進行價值觀彌補,別人怎麼可能喜歡你呢?

但一旦當別人生命中出現了那個她認為可以提供彌補的人,大腦會分泌一種叫苯乙胺(PEA)的激素,這讓她會更加放大對方的價值,更沉浸在這種滿足之中。

這就是,所謂的喜歡。

所以,這並不神奇。喜歡一個人,如果想讓別人也喜歡你,那就幫她也建立個系統A或系統B。

當然,具體是系統A或B,你是難以控制的。實際只需要把握其中最關鍵地方就行:情緒、價值觀和安全感。

以下是三個具體實現步驟,我把他稱為,“剪刀手愛德華的理髮經歷”。

1、“可怕的剪刀手”,製造情緒共振

2、“理髮用的鏡子”,建立反射價值

3、“完美的髮型”,安全感修復

04 可怕的剪刀手

在小鎮上,如果你去理髮店理髮,第一次遇到理髮師,那個剪刀手愛德華,你多半會被他的剪刀嚇得半死。

在理髮過程中,即使你可能知道是安全的,但難免腎上腺素飆升,情緒驚恐。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剛剛我們看到,無論是系統A還是系統B,情緒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幾乎可以這麼說,所有初戀那種心動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情緒;而很多情緒的聚集,就會催生出一段情感。

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刻意,但這種情緒一定是雙方都能有所激發的,心理學叫做“情緒共振”。

具體的情緒並不特別,主要就是緊張、驚喜、恐懼等這些可以讓人分泌激素的東西。

比如在選擇約會地點時,選擇去遊樂園就遠比去吃一頓飯要好很多,因為一起坐過山車或去個鬼屋能產生驚恐的情緒,身體會大量釋放激素,從而更快引發系統A或B。

在表達過程中,適當用語言去製造情緒,也顯得非常必要。這裡有兩個技巧:

第一個是反轉,也就是設置一些小障礙,然後劇情反轉

比如你即將去見她,卻給她發送信息,“因公司有事,臨時趕回去,實在抱歉。”

她肯定感覺挺失落的,但五分鐘後你卻出現在她面前。這就是一種善意的、簡單有效的情緒刺激。

第二個是表達直接。

比如她在朋友圈裡發了張照片,你可以直接留言,“你是我朋友圈裡最美好的人。”或者直接說,“我就是喜歡你說話的樣子。”

但請注意,“表達直接”不是讓你直接表白。因為一些“表達直接”是可以讓對方產生小鹿亂撞的感受,但“表白”意味著你直接交了底牌,別人很可能從感性模式直接切換到“要評估你價值”這種理性模式。

記住一句話,表白是勝利後的號角聲,不是即將犧牲的衝鋒號。

05 理髮用的鏡子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當你喜歡一個人,你肯定希望你的價值得到對方的認同。但直接告訴別人,效果往往一般,藉助周圍的鏡子反射過去,才是高手的方式。

比如下面有兩種情況

情境1:和一個女生去吃飯,開場來一個自我介紹,“我是李二錘,一個性格很沉穩,認為自己是比較有風度的一個人。”

情境2:你邀請她到一個很好的西餐廳。點餐前,微笑和服務生含蓄幾句,主動向服務生介紹稱呼這位女生為王小姐,問問他們餐廳最近生意如何,今天例湯是什麼等等。

感受到了吧,你要顯示自己的價值,通過與服務生的鏈接所呈現的效果就要好很多。這相當於藉助身邊的鏡子,把價值反射過去,所以叫反射價值

產生這種價值的原因是,對方和你相處還是挺緊張的。當一個人沒有安全感時,會更容易藉助社會環境來判斷價值。

所以,你最好平時多注意自己形象,少交損友,收拾好朋友圈或QQ空間,很多人都熱衷從你身邊去打聽信息。

當然,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你更應該去表達哪種價值呢?

請放心,最重要的不是有錢,而是比有錢更重要的東西,精緻(Sophisticated)。

有錢是一種絕對概念,而精緻是一種相對概念。如果你想更精緻,選“物體小的那個”和“花時間多的那個”。

什麼是“選物體小的那個”呢?

比如同樣買100塊錢一道菜,一份很少的鱘魚魚子醬的開胃菜就比一大份牛排更精緻;同樣10塊錢的水,300ml的依雲就比2L的可樂更精緻;同樣50萬的車,奧迪TT就比寶馬5系更精緻。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而什麼是“花時間多的那個”呢?

更願意花時間打扮的人顯得更精緻,更願意讀書更注重自己談吐的人顯得更精緻。

之所以人們更偏向精緻,這是原始的動物精神所導致。因為我們的祖先長期處在資源匱乏的狀態,他們更願意選擇那些小而美的東西。比如在遷徙之中,他們更遠隨身攜帶蘋果而不是西瓜。

06 完美的髮型

在小鎮上,剪刀手愛德華幫助每一個人都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精緻髮型,對頭髮的改造和修復,這讓每個人看起來都十分自信。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說些什麼話讓對方也喜歡你呢

在與喜歡的人表達之中,幫助別人達到修復是你在進行表達中十分重要的,這種修復,叫“安全感修復”。

之前我們說了,補足安全感的過程,就是產生依戀系統的過程。當然,“價值觀破損”也是需要去修復的。

一句話原則,你一定要讓她產生這個感覺,“和你在一起後,我感覺到自己變得如此美好”。

具體的方法是:

1、找出對方最傲嬌的地方並進行讚美

比如她剛剛健身完畢,正沉浸在今天的成就中。你應該這樣說:“今天看你健身完,感覺眼前一亮。特別是穿訓練服,汗水還沒幹,一種特別的氣質就透露出來了。”

2、對可能一切涉及到自尊的地方進行讚美

這個不用解釋太多,別人的顏值、身材、出身、家庭、不自信的地方等等有可能涉及到不自信的地方最好都要進行讚美,簡稱“自尊按摩。”

比如女生總是覺得自己有點胖,你應該說,“我覺得你一點都不胖,而且我覺得你現在這樣子,真的很好看。”

3、對她周圍的事物進行讚美

這個原理和反射價值比較接近,只不過之前我們是從“我”身邊的地方反射過去,而這個時候要從“對方”的身邊承認其價值,讓她無形之中,找到安全感和價值觀。

比如你應該說:“我覺得你那幾位朋友很棒。”或者“你今天用的絲巾很洋氣,主要剛好搭配今天的衣服”。

07 結語

《剪刀手愛德華》裡剛好有一句臺詞,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誰

愛就是你我都變得更美好。像生命那樣,你可以安靜,但是抑制不住會發笑。

有些人更喜歡所謂的順其自然。但是我想,為什麼不在愛情裡更用力一些?愛就是付出,就需要努力,不止是尋找某種安慰,也不是你那些自我保護。

你想想對方多不容易,經歷了那麼多不如意的事情,然後她成長,把最好的自己放在你面前。或許她有些可愛的小脾氣,但和你在一起時變得那麼愛笑,笑起來那麼好看,難道不值得用餘生去愛她的全部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