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咱們中國人一直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的神奇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曾這樣描述過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騰雲駕霧、霸氣十足的龍

說到龍,目前在普遍認知內主要有西方龍和東方龍(中國龍)之分,西方的龍更像是長翅膀的恐龍,或者說是長有翅膀的蜥蜴。而中國的龍雖然體型像蛇,可怎麼看也找不出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任何原型,真的就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中國龍與西方龍

可要說咱們中國的龍只是傳說,那它的形象理應五花八門,流傳成什麼模樣都有才是。但偏偏它的形象又是如此的統一,雖然在細節上有微妙變化,可只要一提到龍,每個中國人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頭上有角、身似巨蛇、長有四爪、全身覆鱗的模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莫非中國的龍在古代確實存在過,只是現在消失了?

對於這一點,從古至今很多學者已經提出了他們的觀點,認為中國的龍是一種圖騰象徵,而且這一圖騰早在遠古華夏民族大融合的時候,就由當時的首領黃帝,從華夏族聯盟各部落圖騰中取最有特點的一部分,共同拼湊而成的。所以中國的龍並不是現實中存在過的生物,確確實實是拼湊想象出來的,只是因為這一形象早早的被固定下來,並作為所有炎黃子孫的信仰流傳至今,所以我們中國人對龍有著統一的認知理解。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黃帝“釜山合符”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還為此從龍的形象上找到了答案,例如宋代學者羅願在《爾雅翼》中描述龍的形象:“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可見龍是由九種不同的動物拼湊而來的,所為的“九似”。加上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的描述:“黃帝戰蚩尤與炎帝之後,四方征戰,以消除戰爭隱患。爾後‘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更印證了龍是黃帝“合符”而來的。(注:此處的釜山並非韓國釜山,乃是河北省內的一座山)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龍-九似

對於這一觀點,筆者還是基本贊同的,因為之前咱們敘應龍氏部落時就提到過,應龍氏就是由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族與山東泰山周邊的泰族融合而成的新部落,並且新圖騰也由兩個部落原有圖騰拼湊而成。可見把融合進來的部落圖騰的一部分,拼湊進新圖騰中是我們老祖宗的一種傳統。

不過雖然筆者對此是認可的,但還是略有不同,因為筆者認為黃帝最早拼湊出的龍圖騰,並不是由九種動物(九個部落圖騰)組成的,而是由三種動物(三個部落圖騰)加上一個自然事物組成的。這並不是在下的盲目猜測,而是從我們古老的漢字中找到的答案。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筆者認為組成龍的三部落圖騰

從古漢字中找答案也是筆者的突發奇想,因為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是從最早描繪事物的圖畫演化而來的,因此在下想看看古時候的龍字是如何勾畫的,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線索。

從甲骨文的龍字可以看出,龍字可以分成四部分,其中圓形加兩點的部分可以當做頭部,與甲骨文中的熊字頭部一致。龍頭後的身子與甲骨文中的蛇字形象一致。而龍頭上的犄角部分,正是甲骨文中牛字模樣。至於牛角上的一橫,在古時候正是代表天的意思。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甲骨文中找出的證據

這麼看來,龍這個字就是由熊頭蛇身牛角以及天組成的,這不正是那時候的黃帝有熊部落、伏羲部落與炎帝神農部落的三個圖騰麼。至於天字,則表示龍是翱翔於天的神獸。

這一發現,真的讓筆者驚喜不已,原來龍是黃帝、炎帝聯合成華夏部落時就已經創造出來了,龍正是華夏這一新部落的圖騰。至於之後為何龍的形象會越來越複雜,恐怕正是華夏部落大聯盟中加入更多新部落後的產物。只不過這添加了更多細節的龍,就不一定是黃帝來完成的,而是由他的後人逐漸加上去的,直到唐宋時期,我們現在所公認的中國龍形象才最終確立下來。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威嚴霸氣的龍圖騰

這就是筆者從古老文字中探索出來的中國龍的由來,也希望各位愛好歷史的朋友,提出更多見解,探索出更加有趣更加貼近歷史真相的新觀點。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龍、龍的傳人、西方具象、東方抽象、圖騰、拼湊、九種、三加一種、甲骨文。

鐵的證據!中國的龍圖騰是拼出來的,從古漢字中找到真正答案

關鍵詞雲圖簡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