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病防治:豬消化道疾病之豬副傷寒

豬副傷寒即豬沙門氏菌病,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菌屬中的幾個成員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在臨床上,也可以引起母畜流產。

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2-4個月齡斷奶仔豬易感一種傳染病。豬急性型表現為敗血症,亞急性型和慢性型以頑固性腹瀉和迴腸及大腸發生固膜性腸炎為特徵。

本病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Salmon和Smith於1885年首次從豬體內分離到豬霍亂沙門氏菌。該細菌主要經消化道感染健康畜,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豬在多雨潮溼季節發病較多。

臨床特徵:

急性型(敗血型):發病初期多為急性經過,多見於斷奶前後的仔豬,體溫升高(41-42℃),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或廢絕,寒戰,鼻盤發乾,眼結膜發紅,有黏性分泌物。初期便祕,後期有下痢,排出淡黃色惡臭的稀糞,有時不見腹瀉。在發病的2-3d,在鼻端、耳、頸、腹及四肢內側皮膚上出現紫色斑。此時病豬迅速衰竭,行走不穩,弓背彎腰,毛焦欲吊,呼吸困難,有時出現症狀後24h內死亡,但多數病程2 -4d,病死率為20%-60%。

慢性型(結腸炎型):其病狀與急性相似,只不過症狀不明顯或緩和些,特徵症狀最主要的是下痢,而且形式多樣。糞便呈粥狀或水樣,為灰白、淡黃、黃綠、灰綠或汙黑色,惡臭,常混有黏液,甚至黏膜或血液。嚴重時,肛門失禁,在吃食、躺臥或起立和行走時都可出現下痢,糞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個後軀沾汙,有的咳嗽時,呈噴射狀排出稀糞水。有時排幾天幹糞後又下痢,可以反覆多次,即下痢與便祕交替進行。由於下痢、失水,很快消瘦(圖2.3.11-1)通常慢性病豬體溫稍高或正常,飼餵時,到槽前吃幾口就離去,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寒戰,常堆疊一起。眼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上下眼瞼常被粘著,少數發生角膜混濁,嚴重者發展為潰瘍,甚至眼球被腐蝕。有些病豬在病的中、後期皮膚出現瀰漫性溼疹,特別是腹部皮膚,有時可見綠豆大、乾涸的漿性覆蓋物,揭開見淺表潰瘍。有些病豬發生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狀。後期食慾廢絕,也有的病豬死前還吃,喜喝髒水。由於持續下痢,病豬日漸消瘦、衰弱,被毛粗亂無光,行走搖晃,眼眶下陷,在後期時,極度瘦削,弓背,腹部收縮,緊貼背脊下,筋骨畢露,體瘦如柴,真所謂“皮包骨”。病程往往拖延2-3周或更長,最後衰竭死亡。有時病豬症狀逐漸減輕,狀似恢復,但以後生長髮育不良或經短期又行復發。病死率25%-50%。有些豬群發生所謂潛伏性“副傷寒”,使小豬生長髮育不良,被毛粗亂,汙穢,體質較弱,偶有下痢。體溫和食慾變化不大。一部分患豬發展到一定時期突然症狀惡化而引起死亡。

慢性病豬,死亡多在病後半個月左右,亦見病後有長達2個月才死亡的。不死的病豬生長髮育停滯,成為僵豬。

治療方案:

抗生素療法:常用抗生素藥物有土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劑量為土黴素每日50 -100mg/kg體重,新黴素每日5- 15mg/kg體重,分2-3次口服,連用3- 5d後,劑量減半,繼續用藥4-7d。

磺胺類療法:磺胺甲基異惡唑(SMZ)或磺胺嘧啶(SD)20 - 40mg/kg體重,加甲氧苄氨嘧啶(TMP)2- 4mg/kg體重,混合後分2次口服,連用1周。或用複方新諾明(SMZ-TMP)70mg/kg體重,首次加倍,連用3-7d。治療應與改善飼養管理同時進行,用藥時劑量要足,維持時間宜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