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戶外運動 經濟 十三五 體育 時代商報 2017-06-08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發佈會現場

5月17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貴州省體育產業統計》、《貴州省體育場地普查》。

2015年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修訂並頒佈了《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將體育產業分為:11個大類37箇中類52個小類。明確了分類標準、指標體系、獲取數據路徑、方法及保障措施。

經省統計局核算,2015年,貴州省體育產業11個大類37箇中類52個小類總產出(總規模)為57.26億元,增加值為34.16億元,佔同期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33%。

從貴州體育產業11個大類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貿易代理與出租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別為23.28 億元和16.49 億元,佔貴州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0.7%和48.3%。

貴州體育服務業(除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業、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外的其他9大類)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為49.68億元和32.29億元,佔比分別為86.8%和94.5%。

同時,按照貴州省體育產業專項調查“橫到邊、縱到底、應統盡統”的原則,對全省未列入國家體育產業調查名錄庫中的個體工商戶、學校等涉及體育產業單位等共854戶進行了入戶調查,總產出(總規模)為69.09億元。

2015年貴州省體育產業總產出(總規模)合計為126.35億元。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貴州省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肖俊向媒體介紹相關情況

省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肖俊表示,這次發佈的數據反映出,貴州體育產業整體持續向好,對經濟的貢獻作用進一步擴大,有望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消費升級的新動能。結合實際,貴州體育“十三五”的目標是:

一是育總產出(總規模)450億元,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1.7%。體育服務業增加值佔體育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80%,成為引領貴州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產業;

二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2100萬,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佔全省常住人口比例達34%以上;

三是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

四是打造戶外運動“天堂”,完成3個100工程。100個汽車露營地,100條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與100個生態體育公園;

五是助推體育產業發展。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利用貴州山地多、生態好優勢,形成3-5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戶外體育品牌賽事活動,每個市州都有自己的戶外賽事;

六是鼓勵和引導社會有識之士積極參與體育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建立貴州省體育產業商會,支持體育產業型企業包裝上市;

七是利用貴州豐富的地熱資源,大力發展康體休閒養生產業。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貴州省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宋廣強

截止2016年10月31日,全省體育場地面積達3521.32萬平方米,按全省戶籍人口4325.48萬人計算,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81平方米;與貴州省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8個相比,增加25%,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63平方米相比,增加28.17%。在全國的84種主要體育場地類型中,全省普查到59種,場地數量是44323個,在59種主要體育場地類型中,數量排列靠前的為籃球場、乒乓球場、小運動場、羽毛球場、田徑場、排球場、室外網球場、足球場、室外五人制足球場、室外門球場,共計42727個,佔96.4%。大型場館50個,佔0.11%。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貴州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朱寶林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貴州省體育局經濟處處長鞠科

結合貴州實際,將:登山步道、戶外活動營地、汽車營地、生態體育公園等體育場地納入統計範圍進行測算,則有全省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1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17平方米。

貴州發佈《體育產業統計》和《體育場地普查》

貴州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副處長劉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