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適寫給兒子的信: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

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

因為有你的參與,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

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我並不是你的前傳,

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

是與我不同的靈魂;

你並不因我而來,

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前幾日當我把這封信發給朋友圈的時候,我的兒子第一次,在第一時間給我點了贊。

從來不主動回父母微信的兒子,從來看上去漠視父愛母愛的兒子,第一次,在第一時間給我點了贊。

我有點激動,但沒有喜悅,我甚至承認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他的反應表明他是需要父愛母愛的,但又希望不要我們管的太多。他認為他既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就不應該管他。既然已經成年,那麼他在生活,擇業,思想上應完全的自主,應不做我們的翻版,應不做我們的孝順兒子。

我反思對兒子的教育不是管得太多,而是管得不正確,沒有做到循循善誘,諄諄教誨。

他小學上的是外國語學校,記得一次家長會,他覺得老師講得不好,直接上講臺把老師推開,自己向小朋友講課。我當時的感受是外校的開放活潑,覺得送兒子上外校是英明的選擇。

但後來幾年,發現他有點無視老師的權威,沒大沒小。

兒子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好管的,因此任其自由發展,和老師和他和他同學,就沒有認認真真地交過心談過心,實際上這也影響了他長大後同老師同同學同父母的關係。老師圖他成績優異,同學看他高高在上,他的智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情商。

在他小時候,我們帶他到處旅遊,週末帶他上飯店。從小優越的環境,造成他現在無所求,無所喜,缺乏了前進的動力。

到他初中畢業,是上重點普高還是國際高中,我們一時犯難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國際高中,決定送他出國留學。

到了國際高中,兒子進入了叛逆期。喜歡跟成績差的孩子一起玩,常常遲到早退,高三成績一落千丈。上國際高中三年,成了我們最後悔的選擇,但兒子卻說那三年是他人生最快樂的三年。後來在我們和老師的雙管齊下下,畢業時好不容易拿了全A。

實際上沒有參加高考,也是一種遺憾。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國際高中其實有點像培訓班,缺乏系統的教書育人,特別是缺失了祖國曆史的,傳統文化的薰陶。而這三年又是他形成三觀的寶貴時期。

到了大學,萬里之遙,沒人管,學習苦,自己管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冷漠。一星期一次的視頻往往也要掛斷,時不時告誡我們多提供有質量的話語,多來點乾貨。不來電話,我們習以為常,一來電話,我們“受寵若驚”。要麼要錢,要麼有事。

回上海工作後,生活邋遢,不要我們進屋,說要影響室友;不要我們打掃,催我們趕緊走。

上海到家坐車僅2個小時,從萬里到百里,與兒子心裡的距離依舊等同國外。週末要麼不回,要麼很晚回,第二天盼著早點走。

我們小心翼翼地看兒子眼色,給他好吃好喝。生怕他一去不回,生怕他精神抑鬱,做出讓我們擔心的事。

我問了問周圍海歸孩子的情況,基本一致。

這就是我們一路重金培養出來的孩子嗎?

父母是無私的,對兒子的好是應該的,但作為孩子就不要孝順,回報一下自己的父母嗎?

我早年做外貿,美國客戶對她的父母真的就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父母親切和藹,女兒照顧父母也無微不至。我羨慕這樣的家庭關係,為什麼我身邊就沒有呢?

我認為代溝的形成,其實是傳統文化的斷層,優秀文化沒有好好的傳承和發揚。現在教書太多,育人太少。父母溺愛太多,教育太少。忽視品格人格,著重功利成績。

胡適反對父權,禮教,批判孔孟之道,打響了新文化運動的第一槍。其實對待傳統文化,一定要取其精華,排斥其糟粕。全盤否定,最後只能是一地雞毛。就拿胡適來說,他自己對待中國哲學,也是主張”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他對幼兒的教育也是可圈可點,並否如他在信中而言,當兒子是獨立的個體,而聽之任之,不管不問。風箏還未高飛時,線還是要牢牢攥在自己手裡的。

胡適看見小兒子走路有點搖頭擺耳的神氣,於是趕緊囑咐妻子"叫他自己留心,不要養成這種不好看的樣子。”

胡適囑咐多給孩子錢,"買書的錢,是值得花的"。但他不是溺愛,他是為了兒子的全面發展: “不要單讀舊書,英文要用功讀;我盼望你好好的用功,也許我能接你出來上學。要用功學英文。要保重身體;你是有心學社會科學的,我看國外的大學在社會科學方面未必比清華、北大好。所以我勸你今年夏天早早去昆明,跟著舅舅(即數學家江澤涵)預備考清華、北大…..”.

在保存下來的胡適給胡思杜的信中就有許多父愛的語言,而且幾乎每封信都有他催促兒子給自己寫信的內容。小三在此你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讀書,無甚進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惡習,請兄趕快注意。"你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這"堂堂正正"除了人格獨立,就是他從美國學來的個性主義,包括生活、思想、擇業等等的完全自主。於是,擇業,思祖學了航空機械,思杜學了社會科學,胡適都沒有干預。

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胡適的兩個兒子從小懂得禮節,生活儉樸。羅爾綱先生曾是胡思杜的家教,在他眼裡,思杜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少年:論舉止行為,對老保姆楊媽、在他家做雜役的小二,親如家人,一點也沒有闊少的架子;論天資,兩天能看完《水滸傳》,又唱得一口郝壽臣的好戲;論思想覺悟,小小年紀就"高喊打倒帝國主義口號","是非分明"。

綜上所述,胡適的教育是成功的。有著傳統教育的影子。不過他說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其實也是自相矛盾的。個性主義,人格獨立並不妨礙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孝順的兒子。我想一個懂得是非分明,懂得人情禮節,懂得生活儉樸的人恰恰就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研究事物原理而後獲得知識,獲得知識而後意念誠實,意念誠實而後心志端正,心志端正而後提高自身修養,提高自身修養而後整頓好家庭,整頓好家庭而後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而後天下太平。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培養個人的人格,一個人的人格完善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實西方神的旨意和中國傳統文化也異曲同工。在神創造人類的旨意中,是以個人的生命品格去決定他的日常生活,以個人生活的形態決定家庭生活的形式,以家庭生活的形式決定社會生活的結構。講的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樣的道理。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傳統的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準則,是個人修身的基礎。我們現代人如果人人真能做到這五常,社會必將滿滿的正能量,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人民必將安居樂業。

西方神說,子是父的延續,是從父那裡來的,所以要歸父那裡去,要對父孝順。父則要為兒子積財積德,教育兒女。

不過西方的父子關係確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西方是海洋民族,所以開放,主張互相尊重,平等溝通,所以父子間能以朋友的方式交流,父子關係相對和諧。而中國自古深居內陸,形成了固有的階級傳統模式,中國傳統倫理中的父子關係都是從屬關係,或曰不平等關係,兒子要維護父親的尊威,而這種定位下的父子是很難正常交流的,至今這種模式仍被很多傳統家長所堅守,所以中國的父子關係從古代延續到現在,一直很疏遠。

我看了胡適寫給兒子的信,覺得不能斷章取義。希望父子之間坦誠相待,像好朋友一樣,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希望兒子既要學貫中西,人格獨立,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也要發揚中華傳統,知書達理,做個孝順兒子,對社會有所貢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