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1

有人說,孩子的未來拼的是父母,生活在有錢人家的孩子,起跑線往往已經決定了終點。

這樣的孩子,就能百分百的成才嗎?

好的物質條件,雖然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學習資源,但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長一定是健康的。

孩子的未來,確實和父母有很大關係,但拼的不全是錢,因為有錢人家也會養出敗類。

優秀的孩子離不開出色的父母,這個出色不一定是財富、地位、學歷,更多的是父母的價值觀、他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給孩子的愛。

最近有這樣一則新聞上了熱搜,讓人又暖又意外:

霍啟剛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跟太太郭晶晶帶著兒子到鄉下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末。


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有的人起初以為他們的週末是休閒的農家樂,但其實不然,這恰恰跟我們想象中的相反,郭晶晶霍啟剛帶著兒子到鄉下,不是去享受的,而是去下地體驗農民的勞作的。

他們兩人的目的在於,希望用實際行動讓兒子明白不能浪費糧食,明白勞作不易。

郭晶晶夫婦的舉動得到了大批網友的點贊,但其實他們倆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人早已有所耳聞。

雖然他們在教育上的投資,也是和大多數豪門家庭一樣不惜重金,讓兒子上14萬一年的幼兒園,但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卻十分“接地氣”。

在郭晶晶嫁入豪門後,曾多次拍到她和普通人一樣,簡簡單單的柴米油鹽,衣服反覆穿,髮圈用3塊的,過著低調樸實的生活。而相較於給予孩子物質方面來說,郭晶晶與霍啟剛更為重視孩子的教育。

霍啟剛曾發過一張照片,照片中一家三口在街頭賣旗籌善款,穿著樸實,在街頭顯得低調自然,這樣的行為既鍛鍊了兒子的生活能力,又樹立了公益意識,郭晶晶夫婦的教育方式讓網友們大為感動,有人說,這才是豪門該有的氣質。

郭晶晶帶著兒子跑步時,自己跑不動了,兒子還鼓勵她讓她堅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是缺少了正確的三觀引領,所謂“富養”就會變成為嬌生慣養,“窮養”也會導致我們意想不到的後果。

父母的三觀,必然會影響著孩子的習慣。能否將兒女培育成才,關鍵在於用正確的觀念,引導孩子養成一個健全的人格。

比起花大筆錢,重視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迴歸平凡,體驗生活,才是一種真正的富養。


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2

在親子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2》中,蔡少芬和她的兩個女兒圈粉無數。其中讓觀眾讚不絕口的,是蔡少芬的女兒在節目中“特別接地氣,特別能吃苦”的表現。

有一期,蔡少芬和兩個女兒的任務是去山頂上,找一位養雞的爺爺,終點距離他們出發的地方相隔十萬八千里,本以為生在明星家庭裡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遇到這樣的情況必定叫苦連天,但兩個孩子的表現,讓人為之驚歎。

默默跟在媽媽蔡少芬後面走著,一句苦不喊,一句累也不吭,在蔡少芬問女兒開不開心的時候,孩子竟然回答了一句“開心,好開心”。

整個節目在高溫的籠罩下進行錄製,連攝影師都熱到連喘粗氣的時候,兩孩子還在對著鏡頭做鬼臉。

誰也想不到,這兩個孩子會出自明星豪門。

蔡少芬曾說:

“我覺得男孩和女孩其實是一樣的、平等的,我可以給她們錢,但錢買不來一輩子的平順。”

就是出於這樣的一個理念,才使得蔡少芬願意讓兩個女兒體驗生活,去吃苦,去鍛鍊,然後成長、進步。蛻變。

她明白,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缺少了“鹽分”,註定是不健康的。


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泰國5歲男孩,早上起來不願意上學,父母怎麼勸都沒有用。於是,他的媽媽幫他請了一天假,帶著他去撿垃圾。

起初,孩子因為不用上學而感到開心,但沒過多久,就開始喊累了,最後因為自己沒能堅持下來,還是想要回去上學。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方式,告訴了孩子一個道理: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釋迦摩尼佛在成佛之前就是因為在街上看到了很多因疾病痛苦的人,才會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煩惱病痛,如果他作為太子一直在皇宮中不去看看民間,也不會看到眾生萬象,更不能有後來的修行成佛。

一個人只有親身經歷了生活的真相,才能體會常人的感受,才會更加珍惜現在的擁有,為之努力。

3

怎麼樣讓孩子“接地氣”呢?

1. 適當的讓孩子學習做家務

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認真學習就行了。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的生活?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對於年齡段比較小的孩子而言,我們可以把家務勞動巧變成遊戲,將不同的家務勞動設定為不同等級的關卡,先給孩子做示範,增加趣味性,防止孩子一開始難以接受,產生牴觸心理。

孩子參與了家務勞動,等同於參與到家庭建設中來,在家庭也是一個主導地位,其責任心、創造力等方面自然會得到進步。

做家務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而在於幫助孩子練習基本的動作技能、瞭解父母的不容易、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共情力。

2. 帶孩子親近自然

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曾說過:“上100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在大自然中走一天。”

孩子本能會對自然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心,自然教育是打開孩子想象力、創造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門。

讓孩子去體驗、感受真實的世界,一來可以幫助孩子打開感官、放飛想象力,去感受,享受邂逅的快樂。二來,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鍛鍊孩子的身體和毅力。

3.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最大的好處是讓孩子真正地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社會,去親自體驗生活,克服學校那種純理論的空洞說教和脫離實際的弊端。

張雪峰曾經在演講中說過一段話,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汽車客運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

請在孩子的學習之餘,帶他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人生,“接地氣”的教育終將會讓孩子明白,並不是每個人的境遇都一樣,見世界,見天地,見眾生,得以讓他生慈悲心,常精進。

4

有無數的事實證明,無論月薪多少,中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付出都是不遺餘力的。

有些父母加班加點地拼命賺錢,好吃好喝地供養孩子,給孩子報最昂貴的課外班,勒緊褲腰帶努力給孩子最好的配置,只希望他做到:好好學習。

但這並不是好的教育。

南懷瑾先生說過:教你怎麼做人,才是教育。


霍啟剛一家三口下田農作:豪門家庭裡真正的富養,是“接地氣”

圖片來源網絡


華人首富李嘉誠從來不用私家車接送孩子上下學,而是讓他們每天擠電車,他極少給孩子零花錢,鼓勵他們用課餘時間做兼職,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節儉意識。

董明珠的兒子從小到大都是自己坐公交車回家,甚至會為了坐一塊錢的公交車而多等半個小時。

曾身為創業者的他們深深明白:溫室裡的花朵,很難經受風雨的洗禮。

父母的愛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給予滿足,最重要的是教他學會怎麼做人,一味的放任和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

這些豪門裡的“精英”教育,告訴著我們:

真正的富養,其實是“接地氣”的,讓孩子迴歸正常平凡的生活,是用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善良、獨立、自強、堅韌的重要性。

帶孩子體驗人生百態吧,讓他養成好的習慣和品質,這樣才能創造富一代,富得過三代。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