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卡車”文化興起 90後年輕司機力推公路“巨無霸”高端智能化

“超級卡車”文化興起 90後年輕司機力推公路“巨無霸”高端智能化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飛昌 25歲的王強(化名)今年初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輛卡車,成為中國三千萬卡車司機大軍中的一員。雖然年紀還輕,王強卻是一位老司機,以前隨叔父一輩當了幾年跟車員。與叔父一輩的人不同,他對卡車的要求頗高,車輛的馬力要強,智能網聯繫統和駕駛輔助功能必不可少,空間要大能裝載日常用品,還要有中途睡覺的臥鋪。他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了一輛東風天龍載貨車。

“駕駛卡車不應該是一個枯燥的運輸過程,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王強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內交通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這一行業,而像王強一樣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90後,他們對於卡車的需求更個性化和智能化。如何能夠滿足這些年輕司機的需求成了目前所有卡車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卡車文化在歐美國家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作為高速公路運輸體系的主角,這些龐然大物在歐美用戶心中有一種特殊的美,是汽車戰隊中的肌肉型和力量型選手,也因此,在變形金鋼中汽車人的領袖擎天柱被設定為一輛塗裝十分炫酷拉風的美系長車頭重型卡車。

但在中國,由於卡車是作為生產資料而存在,卡車消費者追求的是其經濟效益,因此,卡車幾乎沒有什麼文化可言,少量的在鏡頭中的現身,也大多和公路電影有關,抑或是獨立導演拍攝的略顯沉重的以貨運、煤礦等題材為主的現實電影。

不過,這一現象有望被改變,隨著90後年輕司機的加入,和公路交通和物流體系的智能化、網聯化,以及卡車車隊的聯網、在線資源調配等智能管理的實現,卡車正在擺脫低端形象,變得越來越炫酷。

目前,卡車和乘用車一樣,都要面臨因排放標準升級而帶來的技術升級,面臨智能互聯、自動駕駛等智能科技的升級,還要面對年輕消費群體所帶來的消費升級。與乘用車一樣,歷經數十年發展後,中國的卡車企業正在謀求走向更高質量發展的軌道,現階段通過推出中高端卡車和智能卡車來適應行業發展。

不過,卡車市場又與乘用車市場區別明顯,當前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多數份額、尤其是中高端市場份額,被進口和合資外資佔據,而卡車市場則相反,主要由中國品牌佔統治地位。自主卡車的高端車型都表示要成為“進口卡車的替代者”。

因此 ,中國本土品牌成了卡車向“高大上”變革的主角。目前,主流卡車品牌都在積極佈局前瞻技術領域,汽車行業被炒得火熱的智能互聯、自動駕駛,正在卡車行業大規模展開。

“卡車將是智能化互聯駕駛、尤其是無人駕駛最先實現的領域”,這一觀點在過去兩年被業界普遍贊同。卡車的主要運輸場景在於港口、物流園區、礦區、高速公路等較為封閉的場景,而這些場景恰恰更符合無人駕駛的條件。

“超級卡車”時代到來

中國的卡車行業有著長達四十餘年的發展,在早期中國卡車因缺乏設計與研發實力,車型生產通常採用零件組裝的模式,所製造的車型雖然足以完成基本運輸需求,但是在質量可靠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不盡人意。加上卡車的生產資料屬性,和過去中國卡車司機吃苦耐勞的品質,中國卡車雖然不夠先進但是在市場上並沒有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

但如今時代已經不同。有統計顯示,在中國共有約3000萬的卡車司機,他們遍佈於全國物流貨運行業的各個角落,常年奔跑在各種長短途道路上。這個人群主要以25-40歲的中青年群體為主,一大批90後年輕人加入了這個群體。他們對於卡車的需求,不再是簡單地滿足拉貨功能,而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追求安全性、舒適性和便利性俱佳,品質不可靠或者使用不夠便利的卡車不再受歡迎。

針對這樣的消費升級需求,加上多年來中國卡車企業在技術方面的進步,市場上開始不斷有卡車企業推出高端卡車。比起傳統卡車,高端卡車區別主要在於搭載更多時下流行的智能系統,例如讓駕駛更安全的駕駛輔助系統、讓動力效率更高的動力匹配系統、可控制動力制動轉向和懸架的智能底盤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因此,與此前的傳統卡車相比,高端卡車也稱為“智能卡車”。

作為國內商用車領頭羊,福田汽車在兩年前發佈了旗下“超級卡車”系列,這些顏值頗高的新一代智能化“大個兒”運輸工具,已經成為高端智能卡車的大趨勢。

目前各企業推出的智能卡車代表車型包括,一汽解放J7、東風柳汽乘龍T5、中國重汽汕德卡、陝汽德龍X6000、福田歐曼EST等等。“以前開卡車感覺最累的是要不停地掛檔,在坡道路段的剎車更是會耗費很大的精力,而現在的車都有了AMT變速器,加上液力緩速器等功能的應用,相對來說駕駛強度減小了很多,越來越接近小轎車的駕駛感。”王強表示。

近年來隨著電商等商業模式的興起,拉動物流行業的景氣度持續提升,也帶動了卡車行業一路上漲。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卡車完成銷售388.6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9%,其中重型卡車銷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14.8萬,而輕型卡車2018年銷量同比增長超10%。這與乘用車市場出現28年來負增長的局面截然相反。

與乘用車市場不同,在中國卡車市場,主要份額被中國自主品牌卡車佔據,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福田汽車、陝汽、重汽和福田五家龍頭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高達85%。而國際進口卡車的份額較低,雖然也有中國重汽與德國曼、福田與戴姆勒、廣汽日野、上汽紅巖依維柯、東風沃爾沃等合資品牌,但整體而言外資卡車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很低。

行業分析認為,自主卡車在性價比方面有巨大優勢,且更符合中國複雜道路運輸狀況,是外資卡車無可比擬的。進口卡車的用戶多為高端貨運公司,而中國卡車用戶主題還是靠運輸養家餬口的卡車司機本人,因而其更看重性價比。當前自主卡車的售價區間在20萬-60萬元,而進口卡車大多數起步價高達100萬元。換言之,在自主卡車與外資卡車之間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將成為自主卡車走向高端的巨大市場空白。

技術和模式雙突破

自主卡車企業樂於將自己的高端卡車定義為“進口卡車的替代者”,近年來自主卡車企業在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上都有突破,而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行業變革,以及創新商業模式的到來都為卡車行業的發展帶來長遠契機。

對比過去的中低端卡車,高端卡車的技術趨向包括,節能環保以符合排放法規需求,顏值剛強威猛而內飾更傾向於舒適性符合年輕人群使用,大排量大功率重噸位以迎合單位效益,變速器超速檔化,車橋和底盤更安全與電子化,智能化與零部件輕量化等。智能互聯繫統、液力緩速器、空氣懸架等都是高端卡車必備的先進配置。

目前,電動卡車、氫燃料卡車的希正在成為中國卡車企業的全新方向,而卡車企業在無人駕駛等智能技術領域的佈局也相當積極。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福田汽車等都展示過各自的L3和L4級的智能卡車,且完成了車隊編隊行駛。對於自動駕駛,卡車巨頭計劃在2020年將該技術應用到物流商業場景中,這一時間點要領先於乘用車。

與技術進步同等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卡車服務於現代物流行業,是一個重運營的產業,卡車司機與貨運公司所面臨的最大難點通常在於駕駛途中效率不夠高和尋找貨源困難。而過去卡車企業只是將車輛賣出去即可,與用戶之間基本沒有溝通。但是當下的卡車企業意識到,未來的競爭是服務和數據的競爭,卡車企業只有建立聯合物流公司、卡車司機的大數據平臺,才能改造企業從生產到銷售和運營的全生態鏈條。

據瞭解,福田汽車目前在車聯網方面領先於行業,其車聯網已普及至80多萬車輛上,車輛運營里程數445億公里,這為福田汽車進行全生命週期各項大數據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幫助,進而瞭解到車輛的運行狀況,健康狀況,受服務的快速反應,也為金融領域和後市場業務開展提供了依據。

事實上,在卡車行業同樣有“新造車勢力”。既有前些年依靠高效的營銷走紅的大運汽車,也有近來靠著互聯網和社區化經營橫空出世的三一重卡。這說明傳統卡車行業的機會並不少,缺乏的是全新的商業運營模式,而這是走向高端的自主卡車的新機會。長期來看,卡車行業與物流貨運行業的景氣度有著天然的聯繫,而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正在成為未來卡車企業取得增量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