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大家都知道,今年10月,武漢將舉辦世界軍人運動會。為了保障軍運會期間的交通暢通,武漢市楊泗港快速通道將在軍運會前通車,改善南湖等地的交通出行條件。這段時間,雖然太陽似火,但是工人們都堅守在工地上,加班加點,保障項目如期完工。

早上六點,小唐已經起床了。由於昨天晚上澆築橋面加班到深夜,小唐比平常要晚起了大半個小時。六點半上班,已經來不及吃早飯了,小唐趕忙拿起施工圖紙看了會,工人們陸續都來了。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小唐居住的宿舍是一間十多平米的活動板房,裡面擺了四張高低鋪,有兩張是小唐和室友的床,另外兩張上面堆滿的雜物,房間裡唯一的電器就是空調。小唐說,這樣的條件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甘肅省隴南市 建築工人 小唐:今年的工地條件比我們十堰那邊要好一點,山西那邊更差,生活水平就那麼高。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作為帶班班長,小唐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工人們安全的重要性。站在十多個工人中間,九零後的小唐格外顯眼,因為這個班裡,其他工人都要比他大上十來歲。講解完安全知識,小唐把工人們帶到了工地。

小唐說,管理好三十多個比自己年紀大的工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工人們都服他。但是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年初小唐來到武漢市區的這個工地,在這裡工作了半年時間。雖然工地外就是繁華的都市,但是半年來,小唐和工友們都沒有出去逛過。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為了保障軍運會之前,工程能夠順利完工,小唐和工友們每天都是加班加點。工地的生活忙碌充實,但是隻要一閒下來,小唐就會想到遠在甘肅老家的愛人和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會打電話視頻。意外的是,和愛人接通電話視頻後,小唐的兒子跟他的話並不多。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小唐說,今年兒子滿四歲了,在一起的時間還不超過一百天。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他相信以後兒子會理解他的。


用工調查:建築行業“失寵” 年輕工人難留

在採訪小唐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工地上大部分的建築工人年齡都偏大,像小唐這樣的年輕人太少了。這種情況是否普遍存在,建築工人的待遇又如何呢?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中建三局某項目常務副經理 蔣少武:工資水平基本上翻了三倍到四倍。

除了工資待遇有所增加外,建築工人的住宿條件和生活醫療保障也在逐步提高。在武漢市蔡甸區的一處建築工地上,勞務公司專門聘請了五個後勤人員負責八十多個工人的一日三餐。

空調,消毒櫃,洗手間,淋浴等設備一應俱全,保障工人們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然而與建築工人待遇改善形成反差的是,建築工人的總量逐年呈現下降趨勢。根據《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但增速僅為0.6%,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8.6%,比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2002年之後,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持續增加以及房地產的火爆,大量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選擇成為了建築工人。小唐的室友老何就是在那個時候進入的這個行業。

甘肅省隴南市建築工人 何富軍:那個時候一個村裡一個人出去,就帶五六個人出去,都是像我一樣的年輕人。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老何在這個行業裡熬成了中年人,身邊的工友中,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

甘肅省隴南市建築工人 何富軍:18到28歲的都進廠了,跟我一起做的都是三十多四十歲的。

年輕工人不願幹辛苦活,建築行業“失寵”!90後一人管理一個班,工資翻4倍

老何說,偶爾工地上也會來上個把小年輕,但大多堅持的時間都不長。劉青山是一家建設工程勞務公司的負責人,他的公司有四百多位建築工人,其中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佔了大多數。他說,最近幾年,公司也到勞務市場招聘過工人,但是過來應聘的年輕人並不多。劉青山在建築行業裡摸爬滾打了近三十年,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一行了,也讓劉青山對建築行業的未來十分擔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