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婚姻 徐志摩 陸小曼 林徽因 墨寶媽媽團 2017-05-27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 01 -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前段時間上了一檔綜藝節目,一口流利的英文,圈了不少粉兒。

於是大家在

到底上私立園還是公立園?

如何“富養女兒”?

兩個話題上盤旋不絕。

這兩個話題,都跟我們自身的經濟實力脫不開關係。

李湘的“富養女兒”是出了名的,王詩齡身上的裙子、手上的包包,是動輒上萬元的Dior和Gucci,這當然也有不小的爭議,小孩子到底該不該享受奢華生活?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穿著上,李湘坦言,女兒一年的生活費可以買一幢別墅,王詩齡從小就擁有一些社會名媛夢想得到的名包與名牌服飾。

反正李湘是這麼回答的,“我有這能力”。

可是,有錢就可以『富養』,沒錢就不能『富養』了嗎?我們可能都把這個『富』字搞錯了。

看了一個媽媽講她身邊的兩個故事,頗有感慨。

第一個是借錢富養的故事。這個朋友全家是把女兒捧在手心裡養的,兩口子一個在公司裡拿死工資,另外一個是全職主婦,但女兒吃穿用度卻非名牌不可。

女兒不願意高考,一定要去國外讀書,於是兩口子決定把房子賣了,但女兒說不夠,還得借錢。於是,兩口子為難但也堅定地向每個親戚張嘴借10萬元。聽到借錢理由,這個媽媽很無奈,因為對方很理直氣壯地說,“女兒要富養!”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第二個是堆錢富養的故事。

這個爸爸幾年前搞投資,掙了一些錢,但這些錢全都花到了獨生女小安身上。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

如今,8歲的小安,每天過得鬱悶而又糾結。早晨起來,要試穿好幾件衣服,生怕穿得沒別人漂亮;書包稍微有一點刮痕便不背了……有一天,甚至不滿地對爸爸說,要他換車:“別人家的車是奔馳,咱家的是奔奔!”爸爸一時啞口無言,他的富養,是想讓女兒不會輕易被金錢所誘惑,如今,卻被他用這些誘惑了。

- 02-

很多教育學者的觀點都不約而同,女孩子不是要富養,而是尊養

尊重她的個性,尊重她的愛好,尊重她自然發展的一切,更要養成她“尊貴”的眼光,認識,但不一定要擁有。

朋友的鄰居,有一對姐妹花,相差兩歲。父母都是農民,長相也平庸,可是這對姐妹卻打破了基因遺傳,膚白貌美,還有好身材。

這份“天資”,讓這個普通家庭寄予了全部的美好願望,他們拿出所有,來“富養”這對女兒。

兩姐妹有無數漂亮的裙子、精美的化妝品、時尚的高跟鞋,雖然生在農村,每天也要換3套衣服。

她們每天香香的,美美的,圍繞在周圍的,都是讚美和喜愛。於是,打扮自己成了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最主要的事情。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兩個實在對學習沒興趣的女孩,沒有上完初中就輟學了。

妹妹在18歲的時候,做了村書記的情人,這個男人只比她們爸爸小3歲。她流產了2次,導致終身不孕。這件事,在保守的小村裡發酵,弄得人盡皆知,男人很快為了自己的家庭拋棄了她,毀了名聲又不能生育的妹妹,最終落得沒人敢娶,至今未嫁。

姐姐則嫁給了縣城的富豪,從此過上了揮霍無度的生活。婚後幾年,丈夫生意遇到了問題,可是豐厚的家底都被姐姐揮霍掉了,沒有存款,丈夫只能去借幾百萬的高利貸。而這些借來的錢,大部分又被姐姐換成了堆成山的名牌包包。

現在,她正在忙著離婚,要儘早跟這個欠下幾百萬高利貸的男人撇清關係。

並不是所有的富養,都能通往高貴。

- 03 -

最近讀了林徽因與陸小曼的故事,發現這真的是一本『富養』教科書,值得每個家長研究。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林和陸,是兩個典型的按照“富養女兒”的標準,培養出來的民國閨秀。可是縱觀兩人的一生,林徽因卻更符合我們今天“富養女兒”的期待,她把富養轉化成了“高起點”和受益一生的“高姿態”。

林和陸兩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同樣的天生麗質和天資聰穎,同樣出身富貴之家,同樣從小學習詩書、鋼琴跳舞、習山水繪畫、精通外文、拿到著名女校的文憑、請舉止優雅的外教。

同樣出落得儀態萬方、才情兼備,卻有不一樣的人生。一個注重物質的富養,一個注重精神的富養。

陸小曼是家裡的獨生女,自然被當成掌上明珠,在那個年代,進行的是典型的“淑女名媛式教育”。

物質上,陸小曼的一切要求都得到滿足,最好的學習條件,父母送她見識各界名流,把她培養成一個大家閨秀,將來嫁一個好人家。

林徽因則不同。其父林長民在當時的官場,算是一股清流。他喜愛結交文人雅士、本身也工於詩文墨法,他培養女兒,是有意朝著學者方向。

林徽因在16歲時隨父遊歷歐洲,正是吻合了今天“讀更多的書、走更遠的路,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的富養女兒觀念。

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對建築設計藝術大開眼界,也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興趣所在。

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為了獲得一份真正的志趣。

在同樣的富養條件下,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讓林陸也形成了不同的朋友圈子。

不是所有富養,都能通向高貴

林徽因 、徐志摩和 陸小曼

林徽因最有名的“太太的客廳”,座上客是:政治學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文學家沈從文,大學者胡適,藝術史家鄧以蟄,哲學家金嶽霖,大詩人徐志摩……以及清華、北大和燕大的教授與名重一時的學者。

真正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同一時期在上海,以陸小曼為中心也有一個“太太的客廳”。

往來的則是富貴公子和社交名媛,他們有錢有閒,觥籌交錯間,她們享受著跳舞、打牌、聽戲帶來的歡愉……

圍繞在陸小曼身邊的,是麻木萎靡和紙醉金迷。

最終,沒有強大精神支撐的陸小曼,不滿父母安排的婚姻,毅然打掉了孩子,離了婚,嫁給了徐志摩。

婚後,她沒有金錢概念,只知道過奢華的生活,伸手向徐志摩要錢,用交際和吸大煙打發日子。

當徐志摩意外離世後,她悔恨萬分,在自責之中過完慘淡的下半生。

精神富足的林徽因,在十六七歲的時候,遇到了追求她的林志摩,雖然搖擺過,但她終究拒絕了他的愛,選擇了志同道合的樑思成。

婚後,她追隨丈夫風餐露宿,踏遍全國近二百個縣,探索古代建築的營造方式,為我國建築學做出不凡的貢獻。

該如何富養女兒,你有借鑑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