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樊錦詩到排練廳為滬劇《敦煌女兒》最後衝刺加油

上海滬劇院歷時八年精心打造的原創大型滬劇《敦煌女兒》將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角逐“文華大獎”(代表上海3個參評劇目之一),並將於5月30日、31日在美琪大戲院接受專家和觀眾的檢驗。臨近“十二藝節”,劇組以精益求精的態度進行最後的排練、磨合、調整。

5月17日下午,劇中的主人公原型、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特地趕到上海,來到滬劇院為劇組加油鼓勁。在回憶起和劇組相識並見證創作過程的八年時,樊錦詩感慨:最大的感受就是你們有敬業精神、工匠精神、專業精神。

十二藝節|樊錦詩到排練廳為滬劇《敦煌女兒》最後衝刺加油

樊錦詩(左)與茅善玉

看了多次越改越好,現在舞臺上可以直觀呈現“數字敦煌”

一下高鐵站,樊錦詩就直奔上海滬劇院。今年已經81歲的樊錦詩依然有很多工作,站在排練廳,她笑言,自己最近比較忙,也比較疲倦,所以說話可能會有氣無力。

沒想到,一說起敦煌,說起莫高窟,說起數字化保護,樊錦詩就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講了半小時。她從敦煌壁畫的歷史文化藝術講起,一直講到了數字化的意義,在她看來,這些都是看戲的觀眾需要了解的。

她同時提到了滬劇中展現的幾代敦煌人,從來都是直言直語的樊錦詩說:“我的前輩們,就比如常書鴻、段文傑先生,他們當時到敦煌,也並不是說我就要在敦煌紮根,但是敦煌的魅力實在太大了,最後我的前輩好多都是兩口子一輩子。奉獻給了它(敦煌)。所以這個事情也影響了我。”

十二藝節|樊錦詩到排練廳為滬劇《敦煌女兒》最後衝刺加油

茅善玉飾演樊錦詩

2011年,樊錦詩在人民大會堂結識了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茅善玉表示要把樊錦詩的故事搬上舞臺。樊錦詩回憶當時風趣地說:“她跟我說要演這個,我就是覺得很奇怪,你演這個幹什麼?我們日子特別單調,天天就這麼重複這些事。我不懂戲,但是我知道戲是要有矛盾,要有衝突,對不對?我們的生活就和出家人差不多,也沒有啥矛盾。我雖然和老彭(樊錦詩丈夫彭金章)兩地分居,我們也不知道離婚對不對?”

最後,上海滬劇院還是把樊錦詩守護敦煌的故事搬上了舞臺,也展現了幾代敦煌人的精神歷程。這部劇前後打磨了整整8年,一改再改,甚至經歷了一次推翻重來。“去年5月22日,我看了彩排,一看我很震驚,我覺得劇本比以前更有高度,舞美也變了。總之我前後看了4次,我發現每看一次都有修改,越改越好。”她說。

而在最近一次修改中,劇組把樊錦詩一直致力於的“數字敦煌”,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了直觀的舞臺呈現。樊錦詩為此又把“數字敦煌”的意義和她做這個項目的心路歷程非常詳細地解釋了一遍。

“‘數字敦煌’很多觀眾也許不明白,但現在如果能直觀地給大家看,數字化是個啥東西,也許觀眾就能明白了”。

見證劇組8年創作,上海滬劇院有敬業精神、工匠精神、專業精神

樊錦詩出生在北京,從小長在上海,現在依然能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雖然在大西北生活了大半輩子,但她說,自己一直知道滬劇,知道有丁是娥、邵濱孫這些滬劇藝術家。之前,她在大西北有思鄉之情,就會拿出越劇和評彈的磁帶聽一聽,現在,她也會拿出茅善玉送她的滬劇唱片一解鄉愁。

相識8年,茅善玉和劇組一次次去敦煌採風,樊錦詩深受感動。而全劇一直創作了8年,最近就演了50場,包括大學和農村,樊錦詩說,最大的感受就是滬劇院的敬業精神、工匠精神、專業精神。

十二藝節|樊錦詩到排練廳為滬劇《敦煌女兒》最後衝刺加油

樊錦詩

她說:“第一個感受是我們滬劇院的敬業精神,真的,發自內心的不容置疑的熱愛這個事業。滬劇院是一個地方劇種,但現在一直開拓進取,之前我看他們還排了《鄧世昌》,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影響力越做越大,我覺得沒有這種敬業精神,做不到這一點。第二個感受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這個事情我知道一點,我們的人在修壁畫,叫精雕細刻,然後自己還要琢磨,刻苦鑽研然後去工藝改進。這個戲,我感覺每一次看他們都有改變。他們不僅給觀眾發問卷,還聽專家的意見,一邊改一邊演,不斷的要求自己,追求卓越,從不放棄,所以這種工匠精神也叫我感動。第三個是專業精神。為什麼?茅善玉作為一個滬劇人心無旁騖,把滬劇藝術不斷往前推進,這個是需要在專業上下功夫的。我不演戲,但是我們也是搞業務的,你不在專業上下死功夫,你做不出好作品。”

樊錦詩平實但真摯的講話讓劇組所有人備受鼓舞。劇組表示將繼續精修此劇,並將於5月25日、26日移師江蘇海安大劇院,在那裡進行最後的走臺合成,並在26日晚上進行一場“模擬考”,接受觀眾的檢閱。茅善玉說:“要問我們這八年磨出了什麼?我想一定是文化自信、文化堅守和文化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