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我是前沿漲姿勢,堅持原創。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講述成體系的文化。歡迎關注。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內蒙古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從1954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遷到了呼和浩特,並且確定在這座城市。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內蒙古地區的面積非常遼闊,從東北一直延伸到西北。但在首府城市的選擇上,為何只能選擇呼和浩特呢?認真的說,呼和浩特擁有一系列的優勢,而且是其他城市無法提到的優勢。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首先,我們聊一下內蒙古地區的特殊情況。通過一系列的考古挖掘,在內蒙古各地,能夠看到草原文明的遺蹟,但同時也能看到中原農耕文明的影子,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古代歷史中,中原王朝在鼎盛時期,會發動一系列的北伐,從而佔領草原上的部分地區。但是在國力衰敗以後,中原王朝開始了戰略收縮,北方遊牧政權又會重新控制草原地區。

呼和浩特地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當時,趙武靈王完成胡服騎射以後,開始向北方擴大趙國的疆域,擊敗了林胡不多,在呼和浩特地區建立了雲中郡。在秦漢歷史上,雲中、雁門關一線,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政權的重要屏障。但中原王朝進入衰敗階段以後,遊牧政權會捲土重來,控制上述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由於中原王朝曾經長期控制呼和浩特等地,因此在呼和浩特地區周圍,發現了大量農耕文明的印記。在宋朝統治時期,呼和浩特地區前後在遼國和金國的統治之下。其實,當時的呼和浩特已經形成頗有規模的城市。元朝文人對呼和浩特的評價是:“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嫋過豐州。”由此可見,國家的安定非常重要。

到了明朝統治時期,呼和浩特在北方蒙古勢力的控制之下,因此,城市規模不大。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當時的呼和浩特被稱為歸化城,當然,這是明朝方面冊封的。清朝入關以後,逐步控制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自然也包括呼和浩特。鑑於呼和浩特的重要戰略價值,清朝在歸化城遺址的附近,又建立了綏遠城,並且派遣了1000多軍隊駐紮。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請注意,後來的綏遠省就是這麼來的。清朝在行政區劃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內陸地區沿用了明朝遺留下來的行省制度,但是在草原各部、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則沒有推行。在清朝統治的中前期,由於國力強盛,這些問題並不突出。但是進入清朝統治後期以後,西方列強開始染指清朝的北部疆土。

不過,清朝僅僅在東北地區劃分了行省,至於蒙古草原各部,仍舊沒有行省制度。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了20年代後期,當時鑑於鞏固北部疆土的需要,綏遠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等省份先後建立。綏遠省的管轄區基本上就是內蒙古的中部地區,省會城市就是當年的綏遠城。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綏遠城已經改稱為歸綏府。歸綏積極發展與周邊各地的貿易,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隨著鐵路的到來,以及城市規模逐步擴大。在北方四省的省會中,歸綏已經成為了最大的城市。北方四省的建立有濃厚的戰略防禦意義,而且在戰爭期間,確實起到了戰略緩衝的作用。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組建的最初期,內蒙古的管轄區只有現在的內蒙古東部,根本沒有什麼大城市。因為,在察哈爾省被撤銷以後,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暫時寄居在河北省管轄的張家口市。

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張家口並不利於對各個地區的管理。隨著全國局勢的問題,北方四省的戰略防禦價值大大降低,察哈爾省被撤銷以後,綏遠省和寧夏省也先後被撤銷。1954年,綏遠省被撤銷,大部分地區併入內蒙古自治區。鑑於歸綏府極佳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城市規模,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從張家口遷往了歸綏府。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以後,為何首府城市,必須選擇呼和浩特?


歸綏有一定的地域歧視意義,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確定在歸綏以後,歸綏府被改稱為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從50年代中期開始,內蒙古的首府確定在呼和浩特。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呼和浩特利用自身的一系列優勢,逐步成為了內蒙古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鄂爾多斯、包頭和呼和浩特,堪稱是內蒙古地區的三駕馬車。

其實,內蒙古地區也有很多城市,人們出行乘坐汽車或者地鐵等交通工具。只有牧區的牧民,才會騎馬出行。內蒙古地區的男女青年,也不是各個都弓馬嫻熟。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有可能不會騎馬,和其他地區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其實,牧民僅僅佔總人口的很少一部分,很多人在城市從事各種行業,看不到什麼太大的差別。

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可以在文章下留言,作者會挑選相關內容,與大家慢慢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