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正在修復中的《畫魂》畫面。

二、膠片時代的輝煌與落寞

老膠片散發的酸味時不時從工作間飄過來,這被胡玉娥稱為時間的味道。

“我昨天我還跟我父親聊起這個,我爸爸今年88歲了,以前在上影廠的攝影師,我說,老爸,我小時候去你辦公室玩的時候,有聞到過那種膠片發出的酸的味道呀,我爸說,你到的哪個房間呀,我辦公室不放膠片的。”胡玉娥想了好久,不對呀,我小時候明明就聞到過那種味道呀,她又跟老父親求證了一遍,原來她去的是攝影器材倉庫,那裡當時確實是放有膠片的。

膠片的酸味伴隨著胡玉娥的整個工作生涯。1984年,18歲的胡玉娥接替了母親的工作,成為了上技廠的一名底片剪接員(底剪),在胡玉娥的記憶裡,母親是底片剪接技師,工作很神聖,小時候,她來找母親時,都只能在大門口等著,母親穿著雪白的白大褂出來迎接她。讀完高中正好趕上母親退休,她放棄了高考,到上技廠傳承了母親的工作。胡玉娥做了30年底片剪接。底剪是手上活兒,一部影片,一千個鏡頭左右,一般花一個星期來剪,催得緊張了就只有三天。膠片輝煌的年代,有20多名剪接技術人員同時工作。

在2013以前,胡玉娥沒有出門看電影的習慣。“外面放映的很多戲幾乎都是經過我們的手剪出來的,應該是說2013年前幾乎不用去電影院,交給上技廠進行後期製作的電影,我們剪完之後,每部電影的校正,標準,標一至少要看過3遍。”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進上技廠工作是一件自豪的事兒。在胡玉娥父輩及她看來,上技廠是上層建築,是和科研單位和文化單位一樣的地位,在社會上是受到仰視的。“胡玉娥很懷念做底剪的時光。“底剪時,環境是無塵的,進工作間要進過淨化室(風鈴),穿著白大褂,白手套。”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對上技廠的員工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與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要面臨接下來做什麼的問題。那段時間,廠裡都在傳,膠片要消亡了。胡玉娥倒也不是沒焦慮,她想著自己技術過硬,不至於沒飯吃。

胡玉娥現在的物理修復工作算是對底片剪接的傳承。“在底片剪接時所運用到的技術現在完全又用到了電影修復層面,轉接過來,並沒有顛覆原來的工作,本來底片放了十年二十年也是要拿出來重新修復,得以更好地保存。”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正在修復中的《畫魂》畫面。

二、膠片時代的輝煌與落寞

老膠片散發的酸味時不時從工作間飄過來,這被胡玉娥稱為時間的味道。

“我昨天我還跟我父親聊起這個,我爸爸今年88歲了,以前在上影廠的攝影師,我說,老爸,我小時候去你辦公室玩的時候,有聞到過那種膠片發出的酸的味道呀,我爸說,你到的哪個房間呀,我辦公室不放膠片的。”胡玉娥想了好久,不對呀,我小時候明明就聞到過那種味道呀,她又跟老父親求證了一遍,原來她去的是攝影器材倉庫,那裡當時確實是放有膠片的。

膠片的酸味伴隨著胡玉娥的整個工作生涯。1984年,18歲的胡玉娥接替了母親的工作,成為了上技廠的一名底片剪接員(底剪),在胡玉娥的記憶裡,母親是底片剪接技師,工作很神聖,小時候,她來找母親時,都只能在大門口等著,母親穿著雪白的白大褂出來迎接她。讀完高中正好趕上母親退休,她放棄了高考,到上技廠傳承了母親的工作。胡玉娥做了30年底片剪接。底剪是手上活兒,一部影片,一千個鏡頭左右,一般花一個星期來剪,催得緊張了就只有三天。膠片輝煌的年代,有20多名剪接技術人員同時工作。

在2013以前,胡玉娥沒有出門看電影的習慣。“外面放映的很多戲幾乎都是經過我們的手剪出來的,應該是說2013年前幾乎不用去電影院,交給上技廠進行後期製作的電影,我們剪完之後,每部電影的校正,標準,標一至少要看過3遍。”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進上技廠工作是一件自豪的事兒。在胡玉娥父輩及她看來,上技廠是上層建築,是和科研單位和文化單位一樣的地位,在社會上是受到仰視的。“胡玉娥很懷念做底剪的時光。“底剪時,環境是無塵的,進工作間要進過淨化室(風鈴),穿著白大褂,白手套。”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對上技廠的員工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與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要面臨接下來做什麼的問題。那段時間,廠裡都在傳,膠片要消亡了。胡玉娥倒也不是沒焦慮,她想著自己技術過硬,不至於沒飯吃。

胡玉娥現在的物理修復工作算是對底片剪接的傳承。“在底片剪接時所運用到的技術現在完全又用到了電影修復層面,轉接過來,並沒有顛覆原來的工作,本來底片放了十年二十年也是要拿出來重新修復,得以更好地保存。”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畫魂》劇照。

三、“修舊如新”

聲音修復師王曉俊的工作間在一個巨大的錄音棚裡。

修復的過程中,電影原聲和修復聲漸次從工作臺前方的大音響裡傳出來,以供修復師辨別是否達到修復效果。

對王曉俊而言,聲音修復不僅僅是“修舊如舊”那麼簡單,更多是“修舊如新”。他以《畫魂》為例,在這部電影的聲音效果裡,王曉俊為電影中三個人物的三場“死亡”,加入了原來電影裡所沒有的聲效。

一是名妓千歲紅的死亡:妓女被害死在大冬天,白雪皚皚的河邊,原來的風聲很小,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悽切的風聲。

二是鞏俐飾演的玉良好友賀瓊的死亡:她在巴黎臨近死亡之時,窗外下著雨,當時的攝影呂樂告訴王曉俊,拍的時候確實下著大雨,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雨敲打窗戶的聲音,客死異鄉的悽慘隨著雨聲滴答滴答一聲聲敲在他的心口上。

最後則是大太大在鄉下的那場死亡:男主原配的眼睛瞎了,住在鄉下,她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燈的玻璃罩,引起了大火。在熊熊烈火中,王曉俊加入了大火燃燒木頭時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音,讓人感到火更烈,被大火包裹的煎熬感更強。

“這些效果,在上世紀90年代,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完成,修復時,等於是進行了再創作”

這樣的創作情況在聲音修復過程中其實是少見的,更多時候聲音修復即是處理被損壞的聲音和噪音。

《畫魂》中有一段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查閱資料發現,那個時候,上海沒有那麼多汽車,也沒有那麼吵,所以那一段聲音修復時就整體降噪了,讓它更有真實感”

修復《畫魂》的過程中,原錄音師葛偉家一直在參與指導。王曉俊很喜歡老電影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用心和質感。“老電影最大的不同,你一看布光就知道,重點在於是否用心。”

《畫魂》的整個聲音修復過程持續了一個月。“慢慢磨,一點點磨出來,包括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都是花功夫的活兒。”

1993年的《畫魂》當初就是在上技廠完成的後期,胡玉娥親手剪過底片,像她一樣,王曉俊也模糊了當時在廠裡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情景。當王曉俊在熒幕上看到修復過後的版本時,他很感動,寫了篇觀後感,說,如果去巴黎,一定會去蒙巴拉斯墓地潘玉良的墓前看看她。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正在修復中的《畫魂》畫面。

二、膠片時代的輝煌與落寞

老膠片散發的酸味時不時從工作間飄過來,這被胡玉娥稱為時間的味道。

“我昨天我還跟我父親聊起這個,我爸爸今年88歲了,以前在上影廠的攝影師,我說,老爸,我小時候去你辦公室玩的時候,有聞到過那種膠片發出的酸的味道呀,我爸說,你到的哪個房間呀,我辦公室不放膠片的。”胡玉娥想了好久,不對呀,我小時候明明就聞到過那種味道呀,她又跟老父親求證了一遍,原來她去的是攝影器材倉庫,那裡當時確實是放有膠片的。

膠片的酸味伴隨著胡玉娥的整個工作生涯。1984年,18歲的胡玉娥接替了母親的工作,成為了上技廠的一名底片剪接員(底剪),在胡玉娥的記憶裡,母親是底片剪接技師,工作很神聖,小時候,她來找母親時,都只能在大門口等著,母親穿著雪白的白大褂出來迎接她。讀完高中正好趕上母親退休,她放棄了高考,到上技廠傳承了母親的工作。胡玉娥做了30年底片剪接。底剪是手上活兒,一部影片,一千個鏡頭左右,一般花一個星期來剪,催得緊張了就只有三天。膠片輝煌的年代,有20多名剪接技術人員同時工作。

在2013以前,胡玉娥沒有出門看電影的習慣。“外面放映的很多戲幾乎都是經過我們的手剪出來的,應該是說2013年前幾乎不用去電影院,交給上技廠進行後期製作的電影,我們剪完之後,每部電影的校正,標準,標一至少要看過3遍。”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進上技廠工作是一件自豪的事兒。在胡玉娥父輩及她看來,上技廠是上層建築,是和科研單位和文化單位一樣的地位,在社會上是受到仰視的。“胡玉娥很懷念做底剪的時光。“底剪時,環境是無塵的,進工作間要進過淨化室(風鈴),穿著白大褂,白手套。”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對上技廠的員工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與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要面臨接下來做什麼的問題。那段時間,廠裡都在傳,膠片要消亡了。胡玉娥倒也不是沒焦慮,她想著自己技術過硬,不至於沒飯吃。

胡玉娥現在的物理修復工作算是對底片剪接的傳承。“在底片剪接時所運用到的技術現在完全又用到了電影修復層面,轉接過來,並沒有顛覆原來的工作,本來底片放了十年二十年也是要拿出來重新修復,得以更好地保存。”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畫魂》劇照。

三、“修舊如新”

聲音修復師王曉俊的工作間在一個巨大的錄音棚裡。

修復的過程中,電影原聲和修復聲漸次從工作臺前方的大音響裡傳出來,以供修復師辨別是否達到修復效果。

對王曉俊而言,聲音修復不僅僅是“修舊如舊”那麼簡單,更多是“修舊如新”。他以《畫魂》為例,在這部電影的聲音效果裡,王曉俊為電影中三個人物的三場“死亡”,加入了原來電影裡所沒有的聲效。

一是名妓千歲紅的死亡:妓女被害死在大冬天,白雪皚皚的河邊,原來的風聲很小,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悽切的風聲。

二是鞏俐飾演的玉良好友賀瓊的死亡:她在巴黎臨近死亡之時,窗外下著雨,當時的攝影呂樂告訴王曉俊,拍的時候確實下著大雨,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雨敲打窗戶的聲音,客死異鄉的悽慘隨著雨聲滴答滴答一聲聲敲在他的心口上。

最後則是大太大在鄉下的那場死亡:男主原配的眼睛瞎了,住在鄉下,她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燈的玻璃罩,引起了大火。在熊熊烈火中,王曉俊加入了大火燃燒木頭時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音,讓人感到火更烈,被大火包裹的煎熬感更強。

“這些效果,在上世紀90年代,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完成,修復時,等於是進行了再創作”

這樣的創作情況在聲音修復過程中其實是少見的,更多時候聲音修復即是處理被損壞的聲音和噪音。

《畫魂》中有一段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查閱資料發現,那個時候,上海沒有那麼多汽車,也沒有那麼吵,所以那一段聲音修復時就整體降噪了,讓它更有真實感”

修復《畫魂》的過程中,原錄音師葛偉家一直在參與指導。王曉俊很喜歡老電影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用心和質感。“老電影最大的不同,你一看布光就知道,重點在於是否用心。”

《畫魂》的整個聲音修復過程持續了一個月。“慢慢磨,一點點磨出來,包括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都是花功夫的活兒。”

1993年的《畫魂》當初就是在上技廠完成的後期,胡玉娥親手剪過底片,像她一樣,王曉俊也模糊了當時在廠裡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情景。當王曉俊在熒幕上看到修復過後的版本時,他很感動,寫了篇觀後感,說,如果去巴黎,一定會去蒙巴拉斯墓地潘玉良的墓前看看她。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等待修復的老電影們。

四、 技術迭代促使人與廠一起轉型

1983年,王曉俊進入上技廠。

“那時,做混錄很難,用的是寬磁,推錯了,你就得重頭再來 。”90年代末期,互聯網開始逐漸進入中國,錄音有了“工作站”。1997年,王曉俊開始學習電腦,用Timeline進行聲音剪輯。也是在那時,寬磁錄音開始走下坡路,電影錄音剪輯技術開始不斷迭代。“那時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效果器,完全是自己摸索,自己學,逼自己,才走到現在的”,“一開始,硬盤就只有4個G,我們做的東西都必須放在那裡面,後來有一次買到了9個G的, 我開心得不得了,感覺就天翻地覆了。”

“彷彿是一瞬間,所有舊的東西都沒了,變成無用的了,你必須讓自己不斷地去學習,最後一批老師傅還沒到退休年齡就退休了,年紀大,學不了,沒活幹了,就只有回家,很殘酷……”

進行數字化市場化變革也是擺在整個上技廠眼前的命題,技術變革讓這座巨大的機器不得不改變運行方式。

王曉俊是一個積極擁抱新技術的人。他稱自己在上技廠經歷了三次聲音技術革命。一是從單聲道到杜比A;二是從杜比SR到杜比SR.D(即從四聲道轉變為六聲道);三是全景聲。

聲音修復只是王曉俊日常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一些基礎的聲音修復工作,都由團隊的年輕人來完成。王曉俊更多的工作是給廠裡承接的眾多新電影做聲音後期。

他是紀錄《我的詩篇》的混錄,是劇情片《村戲》的混錄和聲音剪輯。王曉俊特別提到了他在《村戲》裡對於聲音的創作,“ 我把很多自然的聲音加入了音樂的節奏,風聲要有音樂的感覺,敲鑼的聲音,啪啪啪 !還有那個鳥叫都是在節奏上的,是很細緻很細緻的創作。”

開始,做完一部戲,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熒幕上時,王曉俊內心還會激動。“現在做完一部戲,心裡會想,唉?我這次做得又不錯,這次我又有新的發現,要不斷進步,不然就被年輕人拍死在沙灘上了。”像他這樣的老師傅,在外面的市場上其實很吃香,但他還是選擇留在了廠裡。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正在修復中的《畫魂》畫面。

二、膠片時代的輝煌與落寞

老膠片散發的酸味時不時從工作間飄過來,這被胡玉娥稱為時間的味道。

“我昨天我還跟我父親聊起這個,我爸爸今年88歲了,以前在上影廠的攝影師,我說,老爸,我小時候去你辦公室玩的時候,有聞到過那種膠片發出的酸的味道呀,我爸說,你到的哪個房間呀,我辦公室不放膠片的。”胡玉娥想了好久,不對呀,我小時候明明就聞到過那種味道呀,她又跟老父親求證了一遍,原來她去的是攝影器材倉庫,那裡當時確實是放有膠片的。

膠片的酸味伴隨著胡玉娥的整個工作生涯。1984年,18歲的胡玉娥接替了母親的工作,成為了上技廠的一名底片剪接員(底剪),在胡玉娥的記憶裡,母親是底片剪接技師,工作很神聖,小時候,她來找母親時,都只能在大門口等著,母親穿著雪白的白大褂出來迎接她。讀完高中正好趕上母親退休,她放棄了高考,到上技廠傳承了母親的工作。胡玉娥做了30年底片剪接。底剪是手上活兒,一部影片,一千個鏡頭左右,一般花一個星期來剪,催得緊張了就只有三天。膠片輝煌的年代,有20多名剪接技術人員同時工作。

在2013以前,胡玉娥沒有出門看電影的習慣。“外面放映的很多戲幾乎都是經過我們的手剪出來的,應該是說2013年前幾乎不用去電影院,交給上技廠進行後期製作的電影,我們剪完之後,每部電影的校正,標準,標一至少要看過3遍。”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進上技廠工作是一件自豪的事兒。在胡玉娥父輩及她看來,上技廠是上層建築,是和科研單位和文化單位一樣的地位,在社會上是受到仰視的。“胡玉娥很懷念做底剪的時光。“底剪時,環境是無塵的,進工作間要進過淨化室(風鈴),穿著白大褂,白手套。”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對上技廠的員工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與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要面臨接下來做什麼的問題。那段時間,廠裡都在傳,膠片要消亡了。胡玉娥倒也不是沒焦慮,她想著自己技術過硬,不至於沒飯吃。

胡玉娥現在的物理修復工作算是對底片剪接的傳承。“在底片剪接時所運用到的技術現在完全又用到了電影修復層面,轉接過來,並沒有顛覆原來的工作,本來底片放了十年二十年也是要拿出來重新修復,得以更好地保存。”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畫魂》劇照。

三、“修舊如新”

聲音修復師王曉俊的工作間在一個巨大的錄音棚裡。

修復的過程中,電影原聲和修復聲漸次從工作臺前方的大音響裡傳出來,以供修復師辨別是否達到修復效果。

對王曉俊而言,聲音修復不僅僅是“修舊如舊”那麼簡單,更多是“修舊如新”。他以《畫魂》為例,在這部電影的聲音效果裡,王曉俊為電影中三個人物的三場“死亡”,加入了原來電影裡所沒有的聲效。

一是名妓千歲紅的死亡:妓女被害死在大冬天,白雪皚皚的河邊,原來的風聲很小,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悽切的風聲。

二是鞏俐飾演的玉良好友賀瓊的死亡:她在巴黎臨近死亡之時,窗外下著雨,當時的攝影呂樂告訴王曉俊,拍的時候確實下著大雨,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雨敲打窗戶的聲音,客死異鄉的悽慘隨著雨聲滴答滴答一聲聲敲在他的心口上。

最後則是大太大在鄉下的那場死亡:男主原配的眼睛瞎了,住在鄉下,她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燈的玻璃罩,引起了大火。在熊熊烈火中,王曉俊加入了大火燃燒木頭時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音,讓人感到火更烈,被大火包裹的煎熬感更強。

“這些效果,在上世紀90年代,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完成,修復時,等於是進行了再創作”

這樣的創作情況在聲音修復過程中其實是少見的,更多時候聲音修復即是處理被損壞的聲音和噪音。

《畫魂》中有一段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查閱資料發現,那個時候,上海沒有那麼多汽車,也沒有那麼吵,所以那一段聲音修復時就整體降噪了,讓它更有真實感”

修復《畫魂》的過程中,原錄音師葛偉家一直在參與指導。王曉俊很喜歡老電影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用心和質感。“老電影最大的不同,你一看布光就知道,重點在於是否用心。”

《畫魂》的整個聲音修復過程持續了一個月。“慢慢磨,一點點磨出來,包括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都是花功夫的活兒。”

1993年的《畫魂》當初就是在上技廠完成的後期,胡玉娥親手剪過底片,像她一樣,王曉俊也模糊了當時在廠裡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情景。當王曉俊在熒幕上看到修復過後的版本時,他很感動,寫了篇觀後感,說,如果去巴黎,一定會去蒙巴拉斯墓地潘玉良的墓前看看她。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等待修復的老電影們。

四、 技術迭代促使人與廠一起轉型

1983年,王曉俊進入上技廠。

“那時,做混錄很難,用的是寬磁,推錯了,你就得重頭再來 。”90年代末期,互聯網開始逐漸進入中國,錄音有了“工作站”。1997年,王曉俊開始學習電腦,用Timeline進行聲音剪輯。也是在那時,寬磁錄音開始走下坡路,電影錄音剪輯技術開始不斷迭代。“那時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效果器,完全是自己摸索,自己學,逼自己,才走到現在的”,“一開始,硬盤就只有4個G,我們做的東西都必須放在那裡面,後來有一次買到了9個G的, 我開心得不得了,感覺就天翻地覆了。”

“彷彿是一瞬間,所有舊的東西都沒了,變成無用的了,你必須讓自己不斷地去學習,最後一批老師傅還沒到退休年齡就退休了,年紀大,學不了,沒活幹了,就只有回家,很殘酷……”

進行數字化市場化變革也是擺在整個上技廠眼前的命題,技術變革讓這座巨大的機器不得不改變運行方式。

王曉俊是一個積極擁抱新技術的人。他稱自己在上技廠經歷了三次聲音技術革命。一是從單聲道到杜比A;二是從杜比SR到杜比SR.D(即從四聲道轉變為六聲道);三是全景聲。

聲音修復只是王曉俊日常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一些基礎的聲音修復工作,都由團隊的年輕人來完成。王曉俊更多的工作是給廠裡承接的眾多新電影做聲音後期。

他是紀錄《我的詩篇》的混錄,是劇情片《村戲》的混錄和聲音剪輯。王曉俊特別提到了他在《村戲》裡對於聲音的創作,“ 我把很多自然的聲音加入了音樂的節奏,風聲要有音樂的感覺,敲鑼的聲音,啪啪啪 !還有那個鳥叫都是在節奏上的,是很細緻很細緻的創作。”

開始,做完一部戲,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熒幕上時,王曉俊內心還會激動。“現在做完一部戲,心裡會想,唉?我這次做得又不錯,這次我又有新的發現,要不斷進步,不然就被年輕人拍死在沙灘上了。”像他這樣的老師傅,在外面的市場上其實很吃香,但他還是選擇留在了廠裡。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我去的那天上海下大雨。

五、“如果離開了膠片,我們手上肯定是拿不出來東西的”

黃麗潔的工作是《畫魂》的分辨率從2K到4K的關鍵一步。

因為要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顏色比對,黃麗潔的辦公室很暗,走進去幾乎只能看到電腦屏幕閃著的光。

“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把顏色還原到拷貝版的顏色就可以了,但這次電影原攝影呂樂老師過來了,他對電影原來的顏色有些地方並不滿意,我們按照他的回憶,相當於重新創作了一遍,很多鏡頭都用了二次調色”

目前,上技廠只有三部影片用到了4K技術修復,《畫魂》是其中一部。

2004年,黃麗潔進廠時,先是跟著老師傅在旁邊打雜打了三年,師傅才放手讓她獨立做膠片調色。“我比較幸運,進來的時候,一批老師傅差不多都到了退休年齡,他們幾乎把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給了我。”

現在的數字調色雖然跟膠片時代的調色不一樣,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只不過將工作臺從車間換到了電腦上。如同王曉俊一樣,黃麗潔也經過了艱難的自學電腦軟件的過程。

上技廠的調色師一共只有兩人,黃麗潔負責修復,另一名同伴負責新電影調色。黃麗潔一年要完成60部左右的膠片電影調色修復。這些影片,90%以上來自於中國電影資料館所屬的專業庫房——西安電影資料庫。

外界的變化似乎影響不到黃麗潔,她總是靜靜地做自己手頭的工作。她說,也會擔心萬一有一天這些膠片老電影都修復完了,該怎麼辦。她目前能想到的方式,是提高自己的修復技藝,對黃麗潔而言,今後的目標是希望能修復更多4k分辨率的電影。

胡玉娥則更多是為年輕一代擔憂,即:自己這一代修復師做不動了之後,該怎麼辦?電影修復的工作,除了電影技術廠和資料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是一個完全沒有市場化和商業化的工作。

“這個特性決定了你沒有到外面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至少是很難的”,“如果這個職業沒有了,我也就退下來了,換句話說,如果離開了膠片,我們手上肯定是拿不出來東西的。”

聊天快結束時,胡玉娥帶我去了上技廠存放膠片電影的巨大倉庫。綠色的鐵門打開後,以千為計,一疊疊盒裝的膠片電影摞在鐵架子上。胡玉娥穿過生滿鐵鏽的架子間那窄窄的通道,介紹那些誕生於遙遠年代的國內外影片。那一刻,她彷彿穿越在時間的河流中。

"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上技廠的建築。

走進上海閘北區寶通路449號的上海電影技術廠(上技廠),像是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很安靜,高牆阻隔了馬路上的喧鬧聲。房子帶著改革開放初期時的印記,它們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又進行了翻新。這裡曾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是中國年產量較高的影片技術加工基地,中國影史上眾多名導佳片都是在這裡洗印拷貝後全國發行——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曾在這裡誕生。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以35毫米16毫米黑白彩色電影底樣片加工和拷貝印製為主要業務的上技廠開始從膠片向數字轉型。同年,上技廠開始嘗試電影修復工作。2013年,上技廠啟動“上海電影影片資料搶救項目”,對部分經典電影的老膠片進行修復成為這個項目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底,洗印部門關閉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之後,停止運轉的洗印機器至今仍在車間沉默著。

一批老電影人的工作從膠片電影的後期製作轉移為經典電影修復。這些電影修復師都是廠裡的老師傅,從進廠至今都是與膠片打交道,從膠片時代輝煌到沒落,他們經歷了幾次陣痛,也參與了從膠片到數字的變革。在這之間,他們一生的命運與膠片有了糾纏。他們似乎與外部世界隔離,在一個獨立的王國裡做著一件留住時間的事。

一、 物理修復是基礎

2018年6月16日晚,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盛典上,膠片電影物理修復師胡玉娥第一次走到臺前,講述自己的電影修復工作。

在電影節上放映的4K修復版本《畫魂》作為上技廠第一次自主修復的成果被反覆提及——4K技術指的是分辨率達到4096×2016的數字成像技術,其圖像質量接近膠片的影像質感,達到可以在大熒幕放映的程度。

電影“修復”中的“修”是指糾正偏色,去除畫面上的斑駁噪點等,“復”則是尋找電影最初的樣子,“修舊如舊”是修復師們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膠片電影的修復分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大熒幕鑑定三大步驟,物理修是所有修復工作的基礎。數字修復是在膠片修補之後,將老電影掃描為2K或4K高清數字版,再對數字版畫面、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進行後期修復降噪、消除抖動刮痕、進行數字調色;最後進行大銀幕放映鑑定,因前期修復工作是在電腦上進行,在大銀幕上播放後又會凸顯出問題,一遍兩遍不斷修改,直到恢復原樣為止——《畫魂》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還未見到胡玉娥,她響亮清脆的聲音先從巨大的機器轟鳴聲裡跳出來。“你們先坐一會呀!我馬上過來!”,當時,她正在用膠片放映機採集影片的原始聲音素材,把聲音轉成數字化。

去往物理修復室的走廊上堆滿了一摞摞裝滿膠片的蛇皮袋,室內,兩名修復師正在複檢剛剛修復完的影片,一盒盒拷貝影片層疊擺放著,幾乎佔滿了整個地板,要踮著腳才能穿行—— 胡玉娥一天中大部時間都呆在這樣的環境裡。

胡玉娥的物理修復團隊共4人,每年大概需要修250部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等),她算了算,到現在,團隊一共修復的電影有1200部。

物理修復是細緻的手上功夫。修復時,要先用清潔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黴點、修理斑點和斷裂的齒孔,並用標準的牽引片取代壞的牽引片,也常用超聲波潔片機處理一些膠片上的缺陷。為去除老膠片的酸味,每個物理修復師的工作臺都安裝了抽油煙機。“有時候,老膠片還會收縮,我們得把膠片進行膨脹恢復到原樣,半個小時一次,一部電影得花上三四個月才能完成。”

《女司機》、《牛郎織女》這樣拍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影片,常常要做全過程的修復。“物理修復是基礎,它決定了後面的修復流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正在修復中的《畫魂》畫面。

二、膠片時代的輝煌與落寞

老膠片散發的酸味時不時從工作間飄過來,這被胡玉娥稱為時間的味道。

“我昨天我還跟我父親聊起這個,我爸爸今年88歲了,以前在上影廠的攝影師,我說,老爸,我小時候去你辦公室玩的時候,有聞到過那種膠片發出的酸的味道呀,我爸說,你到的哪個房間呀,我辦公室不放膠片的。”胡玉娥想了好久,不對呀,我小時候明明就聞到過那種味道呀,她又跟老父親求證了一遍,原來她去的是攝影器材倉庫,那裡當時確實是放有膠片的。

膠片的酸味伴隨著胡玉娥的整個工作生涯。1984年,18歲的胡玉娥接替了母親的工作,成為了上技廠的一名底片剪接員(底剪),在胡玉娥的記憶裡,母親是底片剪接技師,工作很神聖,小時候,她來找母親時,都只能在大門口等著,母親穿著雪白的白大褂出來迎接她。讀完高中正好趕上母親退休,她放棄了高考,到上技廠傳承了母親的工作。胡玉娥做了30年底片剪接。底剪是手上活兒,一部影片,一千個鏡頭左右,一般花一個星期來剪,催得緊張了就只有三天。膠片輝煌的年代,有20多名剪接技術人員同時工作。

在2013以前,胡玉娥沒有出門看電影的習慣。“外面放映的很多戲幾乎都是經過我們的手剪出來的,應該是說2013年前幾乎不用去電影院,交給上技廠進行後期製作的電影,我們剪完之後,每部電影的校正,標準,標一至少要看過3遍。”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進上技廠工作是一件自豪的事兒。在胡玉娥父輩及她看來,上技廠是上層建築,是和科研單位和文化單位一樣的地位,在社會上是受到仰視的。“胡玉娥很懷念做底剪的時光。“底剪時,環境是無塵的,進工作間要進過淨化室(風鈴),穿著白大褂,白手套。”

2012年,柯達公司破產,對上技廠的員工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與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要面臨接下來做什麼的問題。那段時間,廠裡都在傳,膠片要消亡了。胡玉娥倒也不是沒焦慮,她想著自己技術過硬,不至於沒飯吃。

胡玉娥現在的物理修復工作算是對底片剪接的傳承。“在底片剪接時所運用到的技術現在完全又用到了電影修復層面,轉接過來,並沒有顛覆原來的工作,本來底片放了十年二十年也是要拿出來重新修復,得以更好地保存。”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畫魂》劇照。

三、“修舊如新”

聲音修復師王曉俊的工作間在一個巨大的錄音棚裡。

修復的過程中,電影原聲和修復聲漸次從工作臺前方的大音響裡傳出來,以供修復師辨別是否達到修復效果。

對王曉俊而言,聲音修復不僅僅是“修舊如舊”那麼簡單,更多是“修舊如新”。他以《畫魂》為例,在這部電影的聲音效果裡,王曉俊為電影中三個人物的三場“死亡”,加入了原來電影裡所沒有的聲效。

一是名妓千歲紅的死亡:妓女被害死在大冬天,白雪皚皚的河邊,原來的風聲很小,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悽切的風聲。

二是鞏俐飾演的玉良好友賀瓊的死亡:她在巴黎臨近死亡之時,窗外下著雨,當時的攝影呂樂告訴王曉俊,拍的時候確實下著大雨,修復時,王曉俊加入了雨敲打窗戶的聲音,客死異鄉的悽慘隨著雨聲滴答滴答一聲聲敲在他的心口上。

最後則是大太大在鄉下的那場死亡:男主原配的眼睛瞎了,住在鄉下,她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燈的玻璃罩,引起了大火。在熊熊烈火中,王曉俊加入了大火燃燒木頭時那種噼噼啪啪的聲音,讓人感到火更烈,被大火包裹的煎熬感更強。

“這些效果,在上世紀90年代,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完成,修復時,等於是進行了再創作”

這樣的創作情況在聲音修復過程中其實是少見的,更多時候聲音修復即是處理被損壞的聲音和噪音。

《畫魂》中有一段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查閱資料發現,那個時候,上海沒有那麼多汽車,也沒有那麼吵,所以那一段聲音修復時就整體降噪了,讓它更有真實感”

修復《畫魂》的過程中,原錄音師葛偉家一直在參與指導。王曉俊很喜歡老電影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用心和質感。“老電影最大的不同,你一看布光就知道,重點在於是否用心。”

《畫魂》的整個聲音修復過程持續了一個月。“慢慢磨,一點點磨出來,包括一些新的想法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都是花功夫的活兒。”

1993年的《畫魂》當初就是在上技廠完成的後期,胡玉娥親手剪過底片,像她一樣,王曉俊也模糊了當時在廠裡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情景。當王曉俊在熒幕上看到修復過後的版本時,他很感動,寫了篇觀後感,說,如果去巴黎,一定會去蒙巴拉斯墓地潘玉良的墓前看看她。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等待修復的老電影們。

四、 技術迭代促使人與廠一起轉型

1983年,王曉俊進入上技廠。

“那時,做混錄很難,用的是寬磁,推錯了,你就得重頭再來 。”90年代末期,互聯網開始逐漸進入中國,錄音有了“工作站”。1997年,王曉俊開始學習電腦,用Timeline進行聲音剪輯。也是在那時,寬磁錄音開始走下坡路,電影錄音剪輯技術開始不斷迭代。“那時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效果器,完全是自己摸索,自己學,逼自己,才走到現在的”,“一開始,硬盤就只有4個G,我們做的東西都必須放在那裡面,後來有一次買到了9個G的, 我開心得不得了,感覺就天翻地覆了。”

“彷彿是一瞬間,所有舊的東西都沒了,變成無用的了,你必須讓自己不斷地去學習,最後一批老師傅還沒到退休年齡就退休了,年紀大,學不了,沒活幹了,就只有回家,很殘酷……”

進行數字化市場化變革也是擺在整個上技廠眼前的命題,技術變革讓這座巨大的機器不得不改變運行方式。

王曉俊是一個積極擁抱新技術的人。他稱自己在上技廠經歷了三次聲音技術革命。一是從單聲道到杜比A;二是從杜比SR到杜比SR.D(即從四聲道轉變為六聲道);三是全景聲。

聲音修復只是王曉俊日常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一些基礎的聲音修復工作,都由團隊的年輕人來完成。王曉俊更多的工作是給廠裡承接的眾多新電影做聲音後期。

他是紀錄《我的詩篇》的混錄,是劇情片《村戲》的混錄和聲音剪輯。王曉俊特別提到了他在《村戲》裡對於聲音的創作,“ 我把很多自然的聲音加入了音樂的節奏,風聲要有音樂的感覺,敲鑼的聲音,啪啪啪 !還有那個鳥叫都是在節奏上的,是很細緻很細緻的創作。”

開始,做完一部戲,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熒幕上時,王曉俊內心還會激動。“現在做完一部戲,心裡會想,唉?我這次做得又不錯,這次我又有新的發現,要不斷進步,不然就被年輕人拍死在沙灘上了。”像他這樣的老師傅,在外面的市場上其實很吃香,但他還是選擇留在了廠裡。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我去的那天上海下大雨。

五、“如果離開了膠片,我們手上肯定是拿不出來東西的”

黃麗潔的工作是《畫魂》的分辨率從2K到4K的關鍵一步。

因為要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顏色比對,黃麗潔的辦公室很暗,走進去幾乎只能看到電腦屏幕閃著的光。

“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把顏色還原到拷貝版的顏色就可以了,但這次電影原攝影呂樂老師過來了,他對電影原來的顏色有些地方並不滿意,我們按照他的回憶,相當於重新創作了一遍,很多鏡頭都用了二次調色”

目前,上技廠只有三部影片用到了4K技術修復,《畫魂》是其中一部。

2004年,黃麗潔進廠時,先是跟著老師傅在旁邊打雜打了三年,師傅才放手讓她獨立做膠片調色。“我比較幸運,進來的時候,一批老師傅差不多都到了退休年齡,他們幾乎把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給了我。”

現在的數字調色雖然跟膠片時代的調色不一樣,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只不過將工作臺從車間換到了電腦上。如同王曉俊一樣,黃麗潔也經過了艱難的自學電腦軟件的過程。

上技廠的調色師一共只有兩人,黃麗潔負責修復,另一名同伴負責新電影調色。黃麗潔一年要完成60部左右的膠片電影調色修復。這些影片,90%以上來自於中國電影資料館所屬的專業庫房——西安電影資料庫。

外界的變化似乎影響不到黃麗潔,她總是靜靜地做自己手頭的工作。她說,也會擔心萬一有一天這些膠片老電影都修復完了,該怎麼辦。她目前能想到的方式,是提高自己的修復技藝,對黃麗潔而言,今後的目標是希望能修復更多4k分辨率的電影。

胡玉娥則更多是為年輕一代擔憂,即:自己這一代修復師做不動了之後,該怎麼辦?電影修復的工作,除了電影技術廠和資料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是一個完全沒有市場化和商業化的工作。

“這個特性決定了你沒有到外面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至少是很難的”,“如果這個職業沒有了,我也就退下來了,換句話說,如果離開了膠片,我們手上肯定是拿不出來東西的。”

聊天快結束時,胡玉娥帶我去了上技廠存放膠片電影的巨大倉庫。綠色的鐵門打開後,以千為計,一疊疊盒裝的膠片電影摞在鐵架子上。胡玉娥穿過生滿鐵鏽的架子間那窄窄的通道,介紹那些誕生於遙遠年代的國內外影片。那一刻,她彷彿穿越在時間的河流中。

舊稿一:電影修復師的時間王國

《畫魂》劇照。

本文圖片除劇照外由本人拍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