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

《萬箭穿心》的英文片名是《Feng Shui》,直譯過來就是“風水”。按照她閨蜜的說法,李寶莉他們家的樓房是凶宅:門前有數條馬路闖過,風水學上稱為“萬箭穿心”,住這樣的房子是要倒大黴的。這時的李寶莉顯示出了她倔強而剛強的一面。

“我偏不信這個邪,要我說,這叫萬丈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李寶莉把家庭的生計重擔挑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這時的李寶莉已經不再可恨,而是可敬了。她勇敢地直面現實的黑暗和人生的蒼白,她自己省吃儉用只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在自己已經很拮据的時候依然慷慨地接濟自己的朋友。李寶莉做的工作是用扁擔挑運貨物,武漢當地俗稱“扁擔”,是一種純靠體力掙錢的辛苦活。作為一個寡婦,作為一個女人,李寶莉毅然地選擇把整個家庭的重擔挑在了肩膀上。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

《萬箭穿心》的英文片名是《Feng Shui》,直譯過來就是“風水”。按照她閨蜜的說法,李寶莉他們家的樓房是凶宅:門前有數條馬路闖過,風水學上稱為“萬箭穿心”,住這樣的房子是要倒大黴的。這時的李寶莉顯示出了她倔強而剛強的一面。

“我偏不信這個邪,要我說,這叫萬丈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李寶莉把家庭的生計重擔挑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這時的李寶莉已經不再可恨,而是可敬了。她勇敢地直面現實的黑暗和人生的蒼白,她自己省吃儉用只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在自己已經很拮据的時候依然慷慨地接濟自己的朋友。李寶莉做的工作是用扁擔挑運貨物,武漢當地俗稱“扁擔”,是一種純靠體力掙錢的辛苦活。作為一個寡婦,作為一個女人,李寶莉毅然地選擇把整個家庭的重擔挑在了肩膀上。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雖然女主角和丈夫的關係是重要的段落,但影片著重還是講述的是母子間的仇怨。

我可以理解小寶對母親的怨恨,童年的陰影可以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女主角對她丈夫的死存在著間接責任,但小寶的童年陰影的造成她的責任是主要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掩蓋她夫妻二人的不睦,相反總是將孩子帶入這段尷尬的關係裡,甚至在心情不悅的時候毫不留情痛罵孩子。

加之丈夫的死以及婆婆背地裡多多少少的挑唆,小寶對母親的印象伴隨了童年和單親的陰影多少帶有了歪曲和醜化的。

李寶莉一心掙錢,不懂得和孩子交流,也就讓二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從精神上的隔膜到對房產的爭奪也就沒有必要驚訝了,也就是說女主角從對軟弱的丈夫決絕開始,也已經註定那晚景。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

《萬箭穿心》的英文片名是《Feng Shui》,直譯過來就是“風水”。按照她閨蜜的說法,李寶莉他們家的樓房是凶宅:門前有數條馬路闖過,風水學上稱為“萬箭穿心”,住這樣的房子是要倒大黴的。這時的李寶莉顯示出了她倔強而剛強的一面。

“我偏不信這個邪,要我說,這叫萬丈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李寶莉把家庭的生計重擔挑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這時的李寶莉已經不再可恨,而是可敬了。她勇敢地直面現實的黑暗和人生的蒼白,她自己省吃儉用只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在自己已經很拮据的時候依然慷慨地接濟自己的朋友。李寶莉做的工作是用扁擔挑運貨物,武漢當地俗稱“扁擔”,是一種純靠體力掙錢的辛苦活。作為一個寡婦,作為一個女人,李寶莉毅然地選擇把整個家庭的重擔挑在了肩膀上。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雖然女主角和丈夫的關係是重要的段落,但影片著重還是講述的是母子間的仇怨。

我可以理解小寶對母親的怨恨,童年的陰影可以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女主角對她丈夫的死存在著間接責任,但小寶的童年陰影的造成她的責任是主要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掩蓋她夫妻二人的不睦,相反總是將孩子帶入這段尷尬的關係裡,甚至在心情不悅的時候毫不留情痛罵孩子。

加之丈夫的死以及婆婆背地裡多多少少的挑唆,小寶對母親的印象伴隨了童年和單親的陰影多少帶有了歪曲和醜化的。

李寶莉一心掙錢,不懂得和孩子交流,也就讓二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從精神上的隔膜到對房產的爭奪也就沒有必要驚訝了,也就是說女主角從對軟弱的丈夫決絕開始,也已經註定那晚景。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在電影的開頭,密密麻麻的房屋展現出了一個城市的全貌,意思只有一個獨立生命機體的渺小。

穿過李寶麗家的橫七豎八的馬路也用的俯拍鏡頭,這個鏡頭的意義在於表達李寶麗的個人位置,處於悲劇的中心。漢正街的鬧市以及李寶麗最後和建建離開同樣採用了俯拍的拍攝方式,其中的意義就是對李寶麗命運的最終肯定。

俯拍鏡頭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視覺上充滿了主宰性,能夠產生一種悲壯的宿命感。本片中用大量的俯拍目的只有一個,讓觀眾通過審視主角的方式來體會敘事中的悲劇性。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

《萬箭穿心》的英文片名是《Feng Shui》,直譯過來就是“風水”。按照她閨蜜的說法,李寶莉他們家的樓房是凶宅:門前有數條馬路闖過,風水學上稱為“萬箭穿心”,住這樣的房子是要倒大黴的。這時的李寶莉顯示出了她倔強而剛強的一面。

“我偏不信這個邪,要我說,這叫萬丈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李寶莉把家庭的生計重擔挑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這時的李寶莉已經不再可恨,而是可敬了。她勇敢地直面現實的黑暗和人生的蒼白,她自己省吃儉用只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在自己已經很拮据的時候依然慷慨地接濟自己的朋友。李寶莉做的工作是用扁擔挑運貨物,武漢當地俗稱“扁擔”,是一種純靠體力掙錢的辛苦活。作為一個寡婦,作為一個女人,李寶莉毅然地選擇把整個家庭的重擔挑在了肩膀上。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雖然女主角和丈夫的關係是重要的段落,但影片著重還是講述的是母子間的仇怨。

我可以理解小寶對母親的怨恨,童年的陰影可以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女主角對她丈夫的死存在著間接責任,但小寶的童年陰影的造成她的責任是主要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掩蓋她夫妻二人的不睦,相反總是將孩子帶入這段尷尬的關係裡,甚至在心情不悅的時候毫不留情痛罵孩子。

加之丈夫的死以及婆婆背地裡多多少少的挑唆,小寶對母親的印象伴隨了童年和單親的陰影多少帶有了歪曲和醜化的。

李寶莉一心掙錢,不懂得和孩子交流,也就讓二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從精神上的隔膜到對房產的爭奪也就沒有必要驚訝了,也就是說女主角從對軟弱的丈夫決絕開始,也已經註定那晚景。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在電影的開頭,密密麻麻的房屋展現出了一個城市的全貌,意思只有一個獨立生命機體的渺小。

穿過李寶麗家的橫七豎八的馬路也用的俯拍鏡頭,這個鏡頭的意義在於表達李寶麗的個人位置,處於悲劇的中心。漢正街的鬧市以及李寶麗最後和建建離開同樣採用了俯拍的拍攝方式,其中的意義就是對李寶麗命運的最終肯定。

俯拍鏡頭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視覺上充滿了主宰性,能夠產生一種悲壯的宿命感。本片中用大量的俯拍目的只有一個,讓觀眾通過審視主角的方式來體會敘事中的悲劇性。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影片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角色性格之間的對立,正是由於這種對立造成的不平等是整個悲劇的基礎。李寶麗的出身以及背景和丈夫馬學武的出現以及背景完全不同,兩種身份顛覆了中國講究的門當戶對,而這種對立性以及不對等性構成了整個悲劇。

"

《萬箭穿心》既道盡了薄命紅顏的冷暖、苦痛、無奈,還對弱勢下崗群體給予憐憫,進而讓人沉思社會病疾緣由。

影片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臺詞質樸,返璞歸真,取之於生活,貼近於生活,觀所觸動,動之以情。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依託於小說的文本基礎,再加上絕妙的視聽語言,構成了一部華語電影中的上乘之作。整個故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離婚,背叛,拋棄,妥協。

整部電影通過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來完成整個主題的昇華,其中展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強勢女性的悲劇,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而電影只是把這種問題放在電影語境中,並且擴大化,從而造成一種由悲劇引起的共鳴情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萬箭穿心》上映後曾獲崔永元、倪萍等人強烈推薦。電影的口碑也是蹭蹭上漲。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要想解讀這部電影,還得需從男女主身上來剖析。

從李寶莉發現丈夫有婚外情起,故事細節之處就開始了精妙鋪墊,只等著最後去捅破那層窗戶紙,目睹人世間最殘酷的真相。沒想到李寶莉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個一路享受傳統教育的兒子,最終冷血轟母親出門。

沒想到丈夫不是由於下崗而自殺,而是受不了妻子的報警行為,認為此生抬不起頭來、難以做人。

丈夫自殺離去,兒子拋棄自己,恐怕是任何女性最不願遇見的兩大慘事。

因此《萬箭穿心》片如其名,在母子天台爭吵時,那刻的催淚爆發力,讓人驚詫。當李寶莉和男友離家而去,故事戛然而止。薄命紅顏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

或許影片正在訴說著痛苦、辛酸、無奈,沒文化、思想保守、不開通,甚至走進了人生絕路,自己都未曾覺察。其結果,他們受著社會、家庭、生活的恐怖排擠——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武漢乃是以水陸碼頭而起的繁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身處華中地區交匯處,於是似乎天然兼備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熱,加上鬧,加上擁擠,天真與狡黠,粗暴與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時出現在坊間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過。

不能說李寶莉代表了誰,但她隨時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確實是讓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勁兒。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片中有一段我很印象深刻。

獨自走到江邊的她坐了一晚上,江邊歡樂的煙火映襯她毫無表情的臉,孩子們一句“婆婆”讓她久久沒有緩過勁兒來。

最後李寶莉似乎想通了,前半輩子為了別人活,以後的生活要為了自己,所以她選擇了逃離,離開了那座“萬箭穿心”的房子。

導演王競在最後用高空俯拍的方式表達了這一態度,灰色的地面上,一個白色的麵包車,彷彿是插了一個投降的白旗,生活就像那輛“婊子養的”麵包車,有時可能不太爭氣,但推推它就可以走的,寶莉回首向來蕭瑟處,開始了她竹杖芒鞋的新生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我真的很愛結局那個俯拍的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下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這個梗特別棒,很像李寶莉的一生,總是信心滿滿去做某事,突然拋錨了,她罵一句,再使出吃奶的力氣,讓生活繼續。

生活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接踵而至麼,但你,不還是得堅持下去!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法則。

而在《萬箭穿心》中,李寶莉扮演的角色恰恰相反,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凌駕於傳統倫理道德之上的女性角色總是充滿了吸引力,而這個角色性格的設定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這一切孰之過?

事情有因便有果,對錯在親情裡面變得如此的矛盾與複雜,一個因莫名的親情而錯誤的舉措始於那份保全婚姻的心,卻是未來心結的導火索,後來即便用了大半輩子去彌補,卻仍舊只是得來不諒解,甚是全盤的否定,多麼的令人心酸。

原著作家方方或許正是意圖“揭露世界,批評醜態”,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講故事。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而在兒子的立場,卻還是還充足的理由去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媽媽是毀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親情裡面繞,原本看似合理的行為因為套上了“親情”這個前提, 《萬箭穿心》又顯得複雜起來。

或許我們在心裡該問自己的是——誰錯的更多一些?有人說媽媽,然而媽媽十多年的付出卻又讓我們不得不原諒她最初的錯,那麼又開始陷入泥沼。

當兒子對著媽媽說喝完這被就斷絕母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最初的氣憤,是覺得他的冷血他的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是,我們卻又從另一方面認可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因為我們理解。

我們無法去真正的衡量出“一個致命的錯誤”與“十年兢兢業業的付出”在天平上傾斜於哪一端,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現實和選擇,置身事外,我們無法輕易的斷言,只能看著,再看著,然後覺得無限的唏噓。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

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設定的很有價值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其實在《萬箭穿心》莉更多的是一個女人倔強地和命運抗爭,最後又不得不妥協的歷程。

一個低文化水平的城市女性和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組成的家庭在成分上的合理性姑且不論,且說飛揚跋扈和柔軟木訥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特質。

影片前部分,李寶莉用近乎瘋狂的表達方式宣洩著她的情緒,現實生活與理想中的差距加之在漢正街練就的潑辣的個性,既有內心原動力又有理想的表現工具,在搬家工面前絲毫不給丈夫面子,處理家庭事件時的一手遮天,使她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潑婦。

不過我對這個潑辣的女人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可惜與憐憫,因為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妥,可她的要求在生活中卻再合理不過。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

《萬箭穿心》的英文片名是《Feng Shui》,直譯過來就是“風水”。按照她閨蜜的說法,李寶莉他們家的樓房是凶宅:門前有數條馬路闖過,風水學上稱為“萬箭穿心”,住這樣的房子是要倒大黴的。這時的李寶莉顯示出了她倔強而剛強的一面。

“我偏不信這個邪,要我說,這叫萬丈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李寶莉把家庭的生計重擔挑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這時的李寶莉已經不再可恨,而是可敬了。她勇敢地直面現實的黑暗和人生的蒼白,她自己省吃儉用只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在自己已經很拮据的時候依然慷慨地接濟自己的朋友。李寶莉做的工作是用扁擔挑運貨物,武漢當地俗稱“扁擔”,是一種純靠體力掙錢的辛苦活。作為一個寡婦,作為一個女人,李寶莉毅然地選擇把整個家庭的重擔挑在了肩膀上。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雖然女主角和丈夫的關係是重要的段落,但影片著重還是講述的是母子間的仇怨。

我可以理解小寶對母親的怨恨,童年的陰影可以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女主角對她丈夫的死存在著間接責任,但小寶的童年陰影的造成她的責任是主要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懂得在孩子面前掩蓋她夫妻二人的不睦,相反總是將孩子帶入這段尷尬的關係裡,甚至在心情不悅的時候毫不留情痛罵孩子。

加之丈夫的死以及婆婆背地裡多多少少的挑唆,小寶對母親的印象伴隨了童年和單親的陰影多少帶有了歪曲和醜化的。

李寶莉一心掙錢,不懂得和孩子交流,也就讓二人的關係更加疏離,從精神上的隔膜到對房產的爭奪也就沒有必要驚訝了,也就是說女主角從對軟弱的丈夫決絕開始,也已經註定那晚景。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所以在電影的開頭,密密麻麻的房屋展現出了一個城市的全貌,意思只有一個獨立生命機體的渺小。

穿過李寶麗家的橫七豎八的馬路也用的俯拍鏡頭,這個鏡頭的意義在於表達李寶麗的個人位置,處於悲劇的中心。漢正街的鬧市以及李寶麗最後和建建離開同樣採用了俯拍的拍攝方式,其中的意義就是對李寶麗命運的最終肯定。

俯拍鏡頭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視覺上充滿了主宰性,能夠產生一種悲壯的宿命感。本片中用大量的俯拍目的只有一個,讓觀眾通過審視主角的方式來體會敘事中的悲劇性。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影片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角色性格之間的對立,正是由於這種對立造成的不平等是整個悲劇的基礎。李寶麗的出身以及背景和丈夫馬學武的出現以及背景完全不同,兩種身份顛覆了中國講究的門當戶對,而這種對立性以及不對等性構成了整個悲劇。

連倪萍和崔永元都強烈推薦的電影,華語電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差評

最後再贊一次顏丙燕,她通過自己張弛有度的表現再次證明了好的演員就該是一把刀子,只要碰上合適機會就能在觀眾心裡留下創口。

可惜的是她比較低調,同時也期待她接下來的作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