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博士”王季茝

化學 數學 家政 清華大學 科學春秋 2017-04-14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1 王季茝在美國(攝於20世紀30~40年代,何澤瑛先生提供)

導言:

關於誰是第一位華人女博士,有不同的文章報道過不同的人。本文作者經過認真查找資料和考證:王季茝1907年赴美留學,是中國第一批官費女子留美生之一;1918年,她完成論文《中國皮蛋和可食用燕窩的化學研究》,獲得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是第一位華人女博士。此後,王季茝在美國多所大學和醫院從事教學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食物營養、有機化學和微生物學。

撰文 | 康靜(首都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專業畢業研究生)

李豔平(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責編 | 艾維、鄧志英

●●●

2010年,中國科協啟動“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項目,我們承擔王守武院士的學術成長經歷採集任務。在蘇州採訪王守覺院士時,他提到有一位“皮蛋博士”姑姑。蘇州大學張橙華教授告訴我們她是早期留美的王季茝。根據這些線索,我們在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網站上找到王季茝中英文姓名對照(圖2)、簡單經歷及她的碩、博士論文題目①。此後,在王義格女士、何澤瑛先生、芝加哥大學Monica Mercado女士的幫助下,王季茝的經歷、科學研究工作逐漸清晰。王季茝1918年獲得博士學位[1],她是已知第一位華人女博士②。其論文是芝加哥大學第一篇以中國內容為主題的博士論文。[2]王季茝的生平和科學工作,可以豐富對中國早期女性留學歷史的認識。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2 王季茝中英文姓名(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http://www.ccamuseum.org.)

1家庭背景

王季茝(Chi Che Wang,?~1979年)江蘇吳縣(蘇州)人。她是王頌蔚(1848~1895年;清光緒六年進士)、王謝長達(1848~1934年;振華女子兩等小學堂創始人)的第三個女兒③。

蘇州莫釐王氏為江南著名的科舉世家,十世祖王鏊(1450~1524年)高中探花,明代正德年間入閣為相。王氏自此以後科第長盛不衰。晚清時期,由於西學的傳入,王家的教育也發生了變化,王季茝兄妹紛紛選擇出國留學,開闊視野。這一輩湧現出了眾多頗具影響的人物,如王季烈(1873~1952年;清末民初物理學家)、王季同(1875~1948年;清末民初數學家)、王季點(1879~1966年;中華化學工業會發起人之一)等。在他們的下一代中,也出現了像王守競(1904~1984年;中國機械工業的創始人之一)、王守融(1917~1966年;中國儀器儀表學科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王守武(1919~2014年;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守覺(1925~2016;半導體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明貞(1906~2010年;物理學家,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等著名的科技人才。

王季茝的出生時間,中文資料無明確記載,她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註冊檔案中是1894年,但此時間似不可信。按照王家女兒排序,她生年在當王季昭(1876~?)和王季玉(1885~1967年)之間。她的侄子王守泰(1908~1992年,王季烈之子)提到“老二王季茝,留美,化學博士,百歲時在美國逝世”。[3]王季茝1979年去世④,若享年百歲就應出生在1877或1878年。

1895年,因王頌蔚病逝,王謝長達帶著孩子們從北京回到蘇州。她是一位女權主義者:

一生成就了三項偉業,成為蘇州乃至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一位值得重視的先行者。她先後創辦了蘇州放足會、蘇州女子公益團、蘇州振華女子兩等小學,滿腔熱忱地推進事業的發展,並取得巨大的成功。([4],11頁)

王謝長達重視女子教育、女子權利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她的子女。王季昭和王季玉姊妹曾赴日本、美國留學。([4],22~23頁)王季茝先在蘇州景海女塾⑤學習,後進入日本西京同志社⑥,1907年赴美留學。[5]

《莫釐王氏家譜》稱,王頌蔚的三女“季茝適桐廬籍工部候補主事袁樑肅”[6]。袁樑肅是清代官員袁昶(1846~1900年)之子。他們的結合應該是門當戶對的,但不是一樁幸福的婚姻,使她在獲博士學位後選擇了不再回國。

2赴美留學

清朝末年,清政府對出國留學實行鼓勵政策,女子留學也開始出現。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兩江總督端方(1861~1911年)等赴歐美各國考察,在考察美國各高校時受到熱烈歡迎,威爾士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⑦校長贈送中國3個女留學生名額,免收住宿費、學費和飯費。耶魯大學校長送中國33個留學生名額,免收學費。幹尼路(康奈爾)大學校長每年送中國6個名額,免收學費。哈佛大學畢業生每年送2萬美金,連送3年,共6萬美金,作為中國貧困學生的存款,每年所得的利息專門借給那些沒有錢的中國學生。[7]第二年,經過考選確定了這批官費留美學生,其中包括王季茝與宋慶林(齡)、胡彬夏、曹芳芸4名女生。[8]這開啟了我國女子官費留學西洋的先河。

從端方的奏摺可以瞭解這批學生的考選和赴美前後的情況:

臣蒞任兩江,札飭寧學司就江南各學堂詳慎挑選,其蘇皖贛各學生由各該學司及教育總會諮送投考,分科考試,評定錄取。據署江寧提學司陳伯陶詳請諮送前來。臣傳見諸生,考其學業、氣質,均堪造就。遴委候選道溫秉忠護送赴美,趕於美國學校下半年開學之前按期分送肄業,並分諮學部及駐美使臣樑誠,各在案。[9]

溫秉忠⑧帶領這些學生於七月二十六日(9月3日)到達美國,然後即到各個學校商量學生入學的事情。11名男生直接進入耶魯大學或康奈爾大學,“男學生胡敦復等十一名已一律收入,計耶路大學四名,幹尼路大學七名。”[8]但王季茝等女生未能順利入學,“威爾士利大學以女學生胡彬夏、王季茝、曹芳芸三名,程度微有未合,令入附設預備學堂,俟試驗及格,再行升入。其宋慶林一名,另擇相當學堂送入。”[8]

可見,雖然各個學校答應贈給中方學額,至於能否進入各校還需校方查看功課後定奪。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仍由清政府和各省供給。

查學部定章,留學美洲大學,每人每月美金八十元,預備學堂比照大學專門減去五分之一,每人每月美金六十四元。此次派送男女學生共十五名,除內有旅寧浙江男學生曹雲祥一名,學費諮由浙江撫臣籌還不計外,共男學生十名,每年共需美金九千六百元。入預備學堂女學生四名,每年共需美金三千七十二元。兩項並計美金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二元,札由寧蘇皖各藩司籌撥匯解。援案每人月給贍家銀十二兩,由該管學司給折支領。所有治裝費以及川資旅費等項,先後札飭寧藩司發銀一萬五千兩,交由護送員溫秉忠核實支用造報。到美后如有贏餘,即存駐美使署,留作各學生學費津貼之用。[8]

到達美國後,王季茝和胡彬夏一起進入美國胡桃山學校(Walnut Hill)⑨預科學習。在胡桃山學校,她們和一些白人女孩成為好朋友,還曾經去朋友家中做客。⑩1909年,胡彬夏先入威爾士利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9]而王季茝於1910年進入該校學習數學與藝術 [10](也有資料提到她的專業為繪像學[5]),1914年獲得學士學位。在威爾士利學院上學期間,她曾加入兩個協會。1910至1913年間,她是中國學生基督教協會(Chinese Students' Christian Association)的一員,1912年起成為該協會的副主席。[10]1913年,她加入了威爾士利學院的陶澤塔埃普西隆協會(Tau Zeta Epsilon Society)[10],這個協會成立於1889年,它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課下學習藝術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宋美齡也是該協會的一員。⑪

3碩士、博士論文

1914年,王季茝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食品化學。在芝加哥大學,她幫助建立了中國女性俱樂部(Chinese Women’s Club),並在1916至1917年間擔任該俱樂部的副主席[10]。王季茝的碩、博士論文都是在主要研究食品化學的布蘭特(K. Blunt,1876~1954年)副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布蘭特1898年從瓦瑟學院(Vassar College)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一年,然後回到瓦瑟學院擔任化學系助教。1907年,她獲得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布蘭特曾任農業部家政辦公室營養學專家,為家政辦公室提供食物保存方法。1918年,她與鮑德梅克(F. Powdermaker,1894~1966年)合寫的大學教材——《食物與戰爭》由美國食品管理局出版發行。1925年,布蘭特成為芝加哥大學家政系的主任。1929年,布蘭特被任命為康涅狄格學院(Connecticut College)的第一位女性校長。她一直堅持在教育崗位上直至去世。[11]

1915年,王季茝獲得碩士學位⑫,論文題目是《皮蛋》(Chinese Preserved Eggs—Pidan),這篇文章於1916年發表。[12]製作皮蛋是我國用來保存雞鴨蛋的一種方法。在王季茝之前,有人做過初步研究和介紹。1906年,美國農業部在一份《農民簡報》中談到東方蛋類時,提到了皮蛋。1908年,德國動物學家沃色勒(J. Vosseler ,1861~1933年)發表過一篇以“熱帶地方蛋的保存法”為題的文章,涉及到皮蛋。1915年前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一張類似中國皮蛋的照片。[12]雖然有以上的研究和介紹,但對皮蛋的認識尚不深入。

王季茝在文中首先介紹了皮蛋的製作方法和物理性質。皮蛋與鮮蛋相比有很多不同,皮蛋蛋殼稍微變黑,蛋白和蛋黃都已變成固體,可以直接食用。進一步,王季茝利用化學分析的方法確定皮蛋的成分,對比皮蛋和鮮蛋水分、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文章還具體討論了實驗過程中有關磷含量偏低的緣由以及幾種物質中氮的含量。最後總結到:新鮮蛋製成皮蛋可能是由鹼、細菌和酶的作用引起的,共發生5種變化,從這些變化中看出蛋白質和磷脂發生了分解。《皮蛋》1916年刊登在美國的《生物化學雜誌》(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1917年,王季茝被選為西格瑪兮(Sigma Xi)協會⑬會員。[10]

1918年,王季茝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中國皮蛋和可食用燕窩的化學研究》(The Chemistry of Chinese Preserved Eggs and Chinese Birds’ Nests)。1921年,王季茝的博士論文分兩部分發表在美國的《生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它們分別是:《中國食用燕窩的組成成分及其蛋白質性質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Edible Birds’ Nest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Proteins)[13]、《中國燕窩中氨基糖的分離及性質》(The Isolation and Nature of the Amino Sugar of Chinese Birds’ Nests)[14]。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3 王季茝博士論文首頁

在王季茝之前,對燕窩的研究很有限,只在19世紀初的百科全書、中國年鑑等著作中,有一些對燕窩形成和外觀的描述的條目。可食用燕窩是由雨燕科所屬燕類用唾液和絨羽等混合所築成的巢,是一種膠狀物質。較低級的燕窩做成粉狀售賣,高級一點的顏色會更白。王季茝實驗中所用的樣品是直接從中國進口的最高級燕窩。她的主要工作包括研究燕窩的一般性質和化學組成,人工模擬燕窩消化過程,弄清了氮的作用,以及燕窩中蛋白質的生物價值。她確認了燕窩的組成及其蛋白質性質。《中國食用燕窩的組成成分及其蛋白質性質》的主要結論有:

(1)中國可食用性燕窩具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性質,屬於糖蛋白類。

(2)它的組成成分比例類似於唾液腺粘蛋白。

(3)人工模擬消化實驗表明,燕窩是由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共同作用緩慢消化的。

(4)實驗表明氮對兩種氨基酸的貢獻要比純蛋白質的高。

(5)飼養試驗表明巢蛋白的品質可能不好。[19]

在《中國燕窩中氨基糖的分離及性質》論文中,王季茝首先對俄裔美籍生物化學家列文(P. A. Levene,1869~1940年)、德國化學家費歇爾(E. Fischer,1852~1919年)等人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綜述。通過查閱文獻她瞭解到:他們曾採用不同方式對多種糖蛋白中碳水化合物進行分離,但當時只有兩種氨基糖被分離出來,即葡糖胺和半乳糖胺。王季茝試圖用他們的方法分離燕窩中的碳水化合物,但未能成功。儘管如此,她還是在失敗中得到了有益的內容:她將稀鹽酸作為水解物質,經過足夠長的時間,稀鹽酸可把碳水化合物的原子團分解,但並未破壞原子團。接下來的實驗獲得了三種白色的結晶體,由於這些晶體的性質與已知的氨基糖有些不同,進而推測該晶體可能不是一種化合物,而是幾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她在文章總結中寫道:這三種晶體的旋光性不同,其中一種屬於α類乙胺糖,一種屬於β類己胺糖,第三種是前兩種的混合物。[20]

通過實驗,王季茝注意到實驗伴有新物質出現,進而對此展開討論和研究。她的這一系列工作使得人們對燕窩中氨基糖的性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燕窩的研究中,王季茝善於總結前人的工作,而且能在此基礎上找到新的研究視角並做出成果,表現出了一個成熟的研究者的敏銳眼光和良好素養。

1919年張準⑭將王季茝的碩士論文譯成中文,刊登在中國《科學》雜誌上[15](王季茝是中國科學社化學組社員[16])。張準希望這篇文章能引起國內讀者以科學方法來研究日常事物的興趣。著名學者錢存訓⑮曾說,他出國(1947年)前在國內就聽說過大名鼎鼎的“皮蛋博士”,後果然在袁同禮(1876~1954年)編的目錄中找到[17]。若干年後,國內其他學者也注意到王季茝的工作,如許植方(1897~1982年)說:“關於皮蛋研究,王季苣研究最早。”[18]有介紹稱:“王季苣等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對皮蛋(松花蛋)作生物化學分析,並發表文章介紹皮蛋的生化成分、營養價值。從此,皮蛋被西方人視為中國的傳奇食品。” [19]另外,謝成俠[20]等人也對王季茝的工作進行過介紹。因王季茝的碩、博士論文都和皮蛋有關,國內有人戲稱她為“皮蛋博士”。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4 張準譯王季茝碩士論文(刊於《科學》1919年12期)

4工作和生活

獲得博士學位後,王季茝先後在美國多所大學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18~1920年在芝加哥大學擔任食品化學專業的助教和講師。[10]有關材料中提到她曾作為訪問學生在芝加哥上過幾次課,分別是1919年秋、1922年春、1926年春和1926年夏⑯。1920~1930年,王季茝進入芝加哥邁克爾·瑞斯醫院(Michael Reese Hospital),擔任化學室臨床研究的主要負責人。1929年,她與動物學家利利(F. R. Lillie,1870~1947年)教授討論過角鯊魚(dogfish)的問題。[21]1922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會員。1931~1940年,成為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教師,同時在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Cincinnati)從事研究工作。[22]

此後,王季茝先後在芝加哥的西北酵母公司(Northwestern Yeast Company)(1940~1943年)、西北大學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1943~1946年)、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1946~1947年)、伊利諾依州的漢斯榮民醫院(Veteran’s Hospital Hines)新陳代謝實驗室(1947~1954年)從事化學研究。1954~1960年,她在美國堪薩斯州首府託皮卡市(Topeka)從事生物化學和臨床化學的研究,還在當地的華盛本大學(Waxhburn University)擔任過講師。除美國科學促進會外,王季茝還是兒童發展研究會(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和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會員。[22]

王季茝主要致力於營養學的研究,測定過佝僂病和抽搐症血漿中鈣和鋅的含量[23],研究過肥胖的代謝問題[24]、兒童營養不良問題[25]、母乳餵養和牛奶餵養對兒童發育的影響[26]等問題。除此之外,王季茝還比較了同年齡在美國出生的中國女孩和美國女孩的代謝問題[27],從病理學角度研究過特殊早餐對病人代謝的影響[28],研究過兒童基礎代謝和總肌酸酐等問題[29]。

王季茝到美國後一直沒有回國,家人知道她們遠在美國的親人是有名的“皮蛋博士”,但對她在美國的生活情況瞭解不多。家人中,妹妹王季玉和外甥女何怡貞⑰與王季茝的聯繫最多。1926年,王季玉去美國為振華女校募捐,曾住在王季茝家([4],55頁)。1931年,何怡貞計劃赴美留學,王季茝和王季玉都曾提過建議,他們都為她申請到獎學金,最後何怡貞選擇了三姨王季玉的學校。([30],36頁)當何怡貞向外祖母辭行時,王謝長達叮囑她勸王季茝回國。可是,直到王謝長達去世,王季茝也未回國。何怡貞到達美國後,曾暫住在王季茝家裡,準備開學([31],50頁)。本文圖5、圖6、圖7為何怡貞所珍藏,是由何怡貞表姐王淑貞(王季茝的侄女)轉交,並附便籤:“這些照片來自二姑王季茝的遺物。這幾張似與怡貞妹妹特別有關。”([30],36頁)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5 1932年9月王季茝(左三)、何怡貞(左二)與友人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6王季茝(左一)、何怡貞(左三)與友人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7 1932年8月王季茝、何怡貞在美國黃石公園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8 1949年前後王季茝與葛運培(何怡貞女兒)在美國,何澤瑛先生提供

王季茝1947年獲得美國國籍,1961年退休,[32]1979年在美國去世。

2000年,在芝加哥寶琳娜大街(Paulina Ave.)建造了一座約1.72英畝的社區公園。這裡原是一片廢棄工業區,經清除垃圾、修建道路和植樹種草後,園區面貌煥然一新,人們希望以人名命名公園,要求候選人是曾在公園附近(距公園4英里以內)居住或工作過的一位卓犖不凡者。而王季茝1943年曾被聘為西北大學醫學中心副教授,該中心的總部距新公園的距離不到2英里。2004年,新公園命名為“Chi Che Wang Park”。⑱

“皮蛋博士”王季茝

►圖9 “王季茝公園” 2000年命名,位於美國芝加哥寶琳娜大街的

http://www.chicagoparkdistrict.com/index.cfm/fuseaction/parks.detail/object_id/A4B992DF-F6CD-4309-8402- AD4C16C67991.cfm

5結 語

王季茝的研究涉及化學、生物、營養學、醫學等廣泛領域,她的研究課題有兩個特點:

(1)多與中國有關,如皮蛋、燕窩、中國女孩和美國女孩代謝比較研究等;

(2)與人體健康緊密聯繫,如兒童營養不良、肥胖、牛奶和母乳餵養比較等。

她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用科學方法對中國的皮蛋、燕窩等進行深入研究,促進了人們對中國特有食品的瞭解,另一方面在公共衛生學、生物化學、飲食營養與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促進了相關學科的發展。

王季茝是中國近代女性留美學習科學的先行者,和晚晴時期出國留學的其他女子一樣,她雖然出國時知識程度甚淺,出國後不能直接進入美國大學學習,但她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沒有止步於初步的學習成果,經過11年的努力,終於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我們可以想象她跨越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走向世界時的艱難,更佩服她的勇氣。完成學業後,王季茝沒有像其他中國早期留學女子那樣選擇回國,而是在美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成為最早的美籍華裔女學者之一,在科學研究和教學中做出成績,贏得聲譽。

致 謝

感謝王守覺院士向我們介紹他的這位“皮蛋博士”姑姑,感謝何澤瑛先生提供王季茝的照片,感謝芝加哥大學特殊採集研究中心讀者服務處Monica Mercado女士為我們查找王季茝在芝加哥大學的資料,感謝蘇州大學張橙華教授的幫助,感謝首都師範大學戴念祖、王士平、劉樹勇等先生對本文提出的修改建議,感謝首都師範大學王志同學幫助查找英文文獻。

註釋:

①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http://www.ccamuseum.org.

②有學者(黃開林. 西鄉走出的中華第一位女博士鄭毓秀[N].深圳商報,2003-08-09(B03))認為,1924年取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鄭毓秀是我國第一個留學女博士。另外,楊步偉(1889~1981年) 1919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博士。

③王頌蔚有五子六女,除長女早殤、不與排行外,其餘五女依次為:季昭(振華女中教師)、季茝、季玉(振華校長)、季山(何澄之妻)和季常(蘇州十一中創始人)。因此弟妹稱王季茝為二姐。

④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http://www.ccamuseum.org/index.php/zh/research/people/122-1921-birds-nests-a-the-first-chinese-woman-phd-in-chicago).

⑤景海女塾,1902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海淑德(L. A. Haygood,1845~1910年)在蘇州創辦。學校分高中、初中,課程除國文課外,全用英文課本和美國式的教學方法。

⑥日本西京同志社,其前身是成立於1875年的同志社英學校,該校1901年設置了同志社女學校專門學部,1905年設置了同志社專業學校。現為同志社大學,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對學生進行廣泛的修養(文科)教育的同時,在商貿及科學領域也展開研究。

⑦ 威爾士利學院成立於1875年,是一所女子文理學院,地處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城西的小鎮威爾士利。1912年,宋美齡進入該校學習。

⑧溫秉忠(1861~?), 字藎臣,1873年6月10日赴美留學,為第二批留美幼童,1881年回國。1907年,出任專門招收華僑子弟的暨南學堂總理。

⑨胡桃山學校(Walnut Hill),1893年由威爾士利大學畢業的比奇洛(Florence Bigelow)和科南特(Charlotte Conant)創立。學校位於美國波士頓近郊,是美國最古老的藝術高中之一,也是美國少數幾個臨近大都會的寄宿學校之一。

⑩ “1921: Birds Nests &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PhD in Chicago”,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Chinese-American Museum of Chicago):李秉樞中心網站(http://www.ccamuseum.org/index.php/zh/research/people/122-1921-birds-nests-a-the-first-chinese-woman-phd-in-chicago)。

⑪來自http://www.tauzetaepsilon.com/history.php

⑫狄博斯的書中(見參考文獻[22])提到王季茝是1916年獲得碩士學位,而芝加哥大學登記處的時間為1915年9月3日。

⑬西格瑪兮協會(Sigma Xi),一個非營利性榮譽組織,該組織是基於個人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來選舉會員的。協會的宗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科研和工程誠信,加強公眾科學意識以達到改善人類狀況的目的。”至今為止,在近60000名的會員中已經有200多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⑭張準(1886—1976年),字子高,又名張芷皋,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科學社較早的會員之一。

⑮錢存訓(1909—2015年),著名華裔學者,中國圖書史專家,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中造紙製墨印刷部分的撰寫者。1947年赴美后任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至1978年退休。

⑯芝加哥大學特殊採集研究中心讀者服務處梅爾卡多(Monica Mercado)女士提供。

⑰何怡貞(1910~2008年),王季山與何澄長女,1931年入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蒙特豪裡尤克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學習。

⑱http://www.chicagoparkdistrict.com/index.cfm/fuseaction/parks.detail/object_id/A4B992DF-F6CD-4309-8402- AD4C16C67991.cfm

參考文獻:

[1]Tung-li Yuan.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1905-1960[M]. 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1961.191.

[2]Theodore N. Foss. Chinese Studies at Chicago:A Brief History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J]. Tableau,Spring/Summer 2007,9(1):5.

[3]王守泰,等述.民國時期機電技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5.

[4]秦兆基等.振華之路[M]. 蘇州市:古吳軒出版社,2006.

[5]謝長法.中國留學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2006.91.

[6]王季烈. 莫釐王氏家譜[Z].卷11.1937.32.

[7]端方.請褒美洋員片[A]. 端忠敏公奏稿 [Z].卷6.1918.107.

[8]端方.選派學生留學折[A]. 端忠敏公奏稿[Z].卷10.1918.9~10.

[9]Wellesley College Cn.Wellesley college record, 1875-1912: a general catalogue of officers and students[C]. General Books LLC, 2010.132.

[10]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ho's who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C]. Lederer,Street & Zeus company,1921.73.

[11]Shearer B F. Home front heroe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ns during wartime[C].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Greenwood Press,2007.96~97.

[12]Blunt K,Wang C C. Chinese Preserved Eggs—Pidan[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16,28:125~134.

[13]Wang C C.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Edible Birds’ Nest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Proteins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21,49(2):429~439.

[14]Wang C C. The Isolation and Nature of the Amino Sugar of Chinese Birds’ Nests[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21,49(2):441~452.

[15]張準(譯). 皮蛋[J].科學,1919,4(12):1151~1163.

[16]中國科學社.中國科學社社員分股名錄[M].中國科學社,1933.10.

[17]錢存訓.東西文化交流論叢[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46.

[18]許植方.中國化學家對於藥物化學的貢獻(續I)[J].化學世界,1955,(08):350~358.

[19]《中國近代農業科技史稿》編寫組.中國近代農業科技史事紀要(1984—1949)[J].古今農業,1995,(03):64~83.

[20]謝成俠.中國養禽史[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32~133.

[21]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y..Lillie,Frank R. Papers [Z].Box 6,Folder 18.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y,2007.

[22]Debus A G. World who’s who in science: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Notable Scientist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C]. Marquis-Who's Who,inc.,1968.1755.

[23]Hess J H,Calvin Joseph K,Wang Chi Che,Felcher Augusta. Calcium and Phosphorus Determinations in the Blood Plasma in Rickets and Tetany[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23,26(3):271~279.

[24]Wang C C,Strouse S. Studies on the Metabolism of Obesity: III The Specific Dynamic Action of Food [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24,34(4):573~583.

[25]Wang C C, Mildred K. Metabolism of Undernourished Children: VIII. The Effect of High and Low Protein Diets on the Excretion of Creation, Creatinine and Ammonia [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29,38:468~475.

[26]Gerstley J R.,Wang C C. The Influence of Feeding on Certain Acids in the Feces of Infants: IV. The Effect of an Excess of Lactose in Breast Milk and in Whole Cow’s Milk on the Excretion of Volatile Acids and of Lactic Acid[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30,39:729~735.

[27]Wang C C. Basal Metabolism of American-born Chinese Girls and of American Girls of Same Age[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34,48:1041~1049.

Wang C C, Hawks J E.. The Influence of a Special Breakfast on the Basal Metabolism of Patients with a Pathologic Condition[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30,46(2):316~320.

[28]Wang C C. Basal Metabolism and Preformed and Total Creatinine in Urine of Seventy Children[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39,57:838~850.

[29]葛運培、樑科等.何怡貞世紀掠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0]劉深.戈與荷:葛庭燧何怡貞傳[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1]Ogilvie M B, Harvey J D.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Women in Science:Pioneering Live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Mid-20th Century[C].Volume 2. New York : Routledge,2000.1345.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email protected]

科學春秋

在科學中尋覓歷史

在歷史中思索科學

微信ID:kexuechunqiu

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