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華為品牌,還是榮耀品牌,現在彩電業界幾乎已經承認,華為不會放過十一閱兵的大戲,華為系彩電不會缺席秋季市場。甚至,現在業內對華為彩電的配置都已經不在關心,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最終”的價格上。

關於價格,大屏君看到華為彩電遭遇了空前的輿論分歧:一方面的人認為,華為不會走低價格的路線,不會成為樂視第二,或者小米第二,華為會樹立一個不同的、概念性的大屏生態形象,超脫彩電的傳統價值維度——這也符合此前華為餘承東所講,不做“傳統家電”的承諾。

華為會便宜嗎?彩電未來道路之爭

另一方面,很多分析也認為華為電視不會“免俗”——因為彩電圈的所有新品牌(活著的,死了的)無一例外都打了價格牌。分析人士認為,華為缺乏電視系統性的技術積累、也缺乏市場運作經驗,低價格入市是快速搶佔份額的最佳手段。且如果華為系的目標是智能生態入口,那麼份額還是蠻重要的價值點!

對於以上兩種觀點,大屏君絕對認為“都有完美邏輯”。但是,華為顯然不可能以“新手”的地位,同時運營兩個高度差異化的彩電策略產品線。所以,現實最苛刻的問題在於,華為彩電必然是以上兩種觀點之一。那麼,究竟哪一個會更接近“華為”的真實戰略呢?

價格戰,道路不再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與7月10日,華為榮耀電視最新的消息(榮耀總裁趙明晒出了一張疑似與電視有關的照片)暴露幾乎同時,小米公佈了另一個“大”數據:小米電視4A 32英寸版本銷量超過260萬臺。據說這是首個單一型號過200萬的國內彩電產品。大屏君認為,這個數據至少有兩個意義:

第一, 價格戰依然能撬動銷量——畢竟2018年國內市場全年32英寸彩電銷量也就七百多萬臺。260萬單一型號成績,尤其是對於小米這樣一個新品牌,缺乏線下渠道的品牌,絕對是“大”數據了。

第二, 低價32英寸電視不是小米一個,新秀小米如何突圍的呢?答案是粉絲。也就是說,到底是低價因素佔據了小米4A 32寸產品成功的主要支撐地位,還是小米粉絲圈更具有號召力呢?——至少,單純低價不在靈光,是必然的結論。否則,那麼多低價型號,為何是小米奪魁呢!

事實上,大屏君注意到這樣的一組數據:618年中“低價大促”,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促銷週期(19W22-W25)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252萬臺,同比下降3.5%;零售額55億元,同比下降12.8%。價格下跌遠遠大於銷量下跌,火爆的促銷節都不能“挽救”市場頹勢。在低價格段,2000元以下產品線上,已經“大堵車”!——價格更低,量能卻也更低。

因此,無論是面對小米這種價格之王,並附帶粉絲光環的品牌競爭;還是從目前低價格產品、價格戰大路上的大堵車看,華為系的新彩電,都不宜“一上來就跳進這鍋東北亂燉”之中。大屏君覺得,價格深坑的混水,遠要比所謂技術儲備、基礎營銷體系上華為的“新手”狀態,更為可怕!

品質戰,能上手的品牌都在“血拼”

在華為電視最新“密聞”之前,國內彩電業的大佬創維和海信也在進行大布局:

7月8日海信發佈全球首款疊屏電視,號稱比索尼還貴;7月9日創維推出OLED電視的新低價,宣佈OLED次世代技術進入普及時代,並與疊屏和普通LED-LCD電視現場PK——大屏君先不論,這些不同技術的產品到底誰優誰劣:這些較量之中更多體現的是本土彩電品牌“正在加速高端化”的趨勢。

幾乎同時,大屏君也注意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公開批評,“把最好的商品賣到國外去,有些企業家怕是失算了”。丁一凡指出,“在當前國際市場波動、國內消費迅速成長起來的階段,國內廠商更要多照顧國內消費者的心理……當中國消費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時,失去市場信任對企業來說可能就會是致命損失。”

華為會便宜嗎?彩電未來道路之爭

無獨有偶,創維在今年春季的互聯網品牌酷開新品發佈會上,發出“靈魂三問”:“超低配置,就是性價比的真相”“小而不快,低價電視理所應當?”“糟糕外觀,便宜價格不該看爽?”

對於這些變化,大屏君覺得,彩電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嶄新的“階段”,是告別低水平、重複的價格戰的階段:努力追求高端突破是所有品牌的希望所在,華為系也不會例外。且在7月10日蹭熱度,華為榮耀是不是就是在說他要對錶的就是“7月8日和9日,海信創維的新旗艦”呢!

需求變了,彩電會成為“二元”市場產品嗎

進入2019年以來,大屏君對國內彩電市場的觀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彩電大廠不斷提及90後的新消費觀,提及品牌年輕化。

因為,2019年,或者2020年,90後人群的採購與“當家作主”就要佔到彩電市場消費的50%了。一方面是,人口年齡的自然變化,加強了90後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更有特殊的歷史性和技術性因素:第一,90後是真正的消費主義一代,這是整個中國經濟文化結構的轉換;第二,彩電的日益科技化,從單純顯示變成智能AI,這讓大齡人群加速告別彩電採購的決策陣地。

大屏君當然承認,很長的歷史時間中,國內消費者對產品“物美價廉”格外重視,市場也處於“賣方主導”。但是,這種格局已經轉變:首先,國內不僅是彩電的全球主要製造基地,也已經成為彩電面板的最大製造基地之一,市場絕對是“買方”主導;第二,主流彩電的價格基本就是“月工資”,甚至北上廣還不及“月房租”,彩電採購價格敏感度下降很多;第三,彩電不僅是“供給數量過剩”,也面臨技術過剩的問題——很多3年前的型號依然活躍在市場上,技術過剩意味著“普通需求”很容易被滿足……

這些行業變化,與90後人群的消費文化的變化和年輕一代成為市場主導的“結構轉化”,共同支撐彩電市場“需求端”的新趨勢:大屏君覺得,這個新趨勢包括三個含義。首先是,低質產品一定會被淘汰,價格便宜也沒有用。第二是,科技化和AI時代的生態化,必然引起粉絲效應、周邊設備的整合應用需求。第三是,市場的二元分化,即形成高端需求與普及性需求兩個層次鮮明的市場。

這種彩電行業的二元市場分化在PC顯示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有先例:PC顯示器分成一般的大路貨,雖然價格便宜,但質量也剛剛的;同時也有一部分電競顯示器,充分追求高技術等級、高體驗效能。智能手機也是如此,千元機的普及地位;與3000元上下,乃至更高價格,如蘋果那種的“身份機”都廣泛存在。

如果按照大屏君對彩電需求這樣一個“二元”分類,實際上彩電行業已經沒有“低價血拼”市場:如千元手機,拼的依然是品質、性能、速度、黑科技,而不是簡單計較價格更低。所以,華為系的彩電會走低價格佔領市場的路線——這一假設的前提已經不復存在:未來的彩電是沒有低價格為王的空間的。小米低價戰略成功,來源於粉絲文化和生態的支撐,而非全靠低價。

華為會便宜嗎?彩電未來道路之爭

“或者是大眾型的普及產品;或者是高端產品、乃至身份型的產品。”未來彩電無外乎這兩種選擇。但是不管哪一個,都離不開科技形象,離不開生態體系,離不開國內市場消費升級的主流規律。大屏君覺得,海信、創維的夏季新品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除此之外更多的解釋也就是廢話了。那麼華為如何選擇呢?從榮耀HONOR官方所放出來的海報中起碼能給我們透露出以下幾點信息:一、榮耀新品與智慧AI相關;二、從產品形態上與常規不同;三、新品有很大可能會從技術層面來打開缺口。不管最終結果如何,7月15日,是我們值得期待的一個日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