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滲透其技術基礎設施的擔憂,根源是對中國崛起的擔憂。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在英語國家共享情報的“五眼聯盟”中,有三個國家即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經禁止本國公司使用華為技術建設5G網絡。英國和加拿大也面臨著效仿的壓力。

但這些擔憂很多都是杞人憂天,從長遠來看,把華為排除在外可能會適得其反。這不僅會限制西方國家獲得最新技術,還可能造成世界在技術上的分裂。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如果對華為了解的更多,你就會得到對華為截然不同的描述。西方國家的許多擔憂都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華為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創始人任正非的背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師。然而任正非只擁有約1.4%的公司的股票,華為的擁有者是超過80000的員工,這是一個私人公司,而不是一家國有企業。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華為在有系統地竊取知識產權。然而,華為的競爭對手諾基亞(Nokia)和愛立信(Ericsson)遲遲沒有發佈像華為這樣先進的電信設備。英國電信網絡BT表示,華為是“唯一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

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的另一個故事,華為是如何主導非洲電信設備市場的。在過去10年,移動電話服務創造了非洲大陸的經濟奇蹟。在諸多不利條件下,華為一直是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關鍵供應商。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但華為目前並未因其在非洲的商業行為而受到審查。其被關注的重點是華為在歐洲申請最多的專利,比競爭對手思科,諾基亞、愛立信、花更多的錢在研究更高新的技術上,華為有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海外,是思科收入的兩倍,並顯著超過IBM。這就是西方政府和許多媒體最強烈的抵制華為。

當華盛頓的官員們談到禁止華為進入美國的重要性,或禁止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向華為銷售產品時,實質上,他們在談論的不僅僅是抵制華為,他們傳遞的是更深層面的內容——脫離中國。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因為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脫離是不可能的。幾乎所有企業,包括思科(Cisco)、愛立信(Ericsson)和諾基亞(Nokia),都在中國生產電信設備。

西方國際脫離華為的業務,真正的風險在於失去了對他們最害怕的實體進行審查的能力。在電信行業,當英國電信(BT)、威瑞森(Verizon)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服務提供商從華為購買設備時,並不像在亞馬遜(Amazon)上買書那麼簡單。例如,要成為英國電信的供應商,你需要通過一系列測試。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為了測試華為的資質,英國電信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帶著一個大團隊來到華為深圳總部進行了多輪測試。隨後,英國電信從華為的名單中挑選了一些名字,並使用他們自己的翻譯進行了獨立採訪。英國電信的標準要求如此之高,以至於華為董事長不得不成立一個獨立的英國電信支持部門,直接彙報,然後聘請美國諮詢公司美世(Mercer)開發新的治理結構。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大部分基礎設施將實現數字化,華為將在其中部署5G網絡。這將減少使用該網絡的計算機的速度問題和延遲問題。同樣意味著像無人駕駛汽車這樣的新技術將需要更少的計算機來工作,必要的計算能力可以簡單地轉移到城市的基礎設施上。當然,這是一個激進的觀點,與英特爾截然不同,後英特爾希望主導新的運輸市場。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汽車將成為帶輪子的電腦。需要更強大的微芯片,這正是英特爾的切入點。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華為對聯網汽車有不同的想法,它使用自己的技術,繞過了對第三方供應商生產的芯片的需求。這將直接破壞英特爾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戰略。

因此,西方國家將華為拒之門外的最大風險在於:它將加速一種截然不同的技術議程,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也是如此。邏輯很簡單。如果你是一個貧窮的國家,缺乏建立自己的數據網絡的能力,或者不信任西方的干預,你會對那些以低成本幫助鋪設管道的人感到信賴。

因此,西方國家將華為拒之門外不會減緩中國在5G和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這對美國的鷹派來說是一場噩夢。將華為拒之門外,只會降低美國對一個新興科技威權集團的發展進行監控的能力,更不用說施加影響。

為什麼西方世界對華為的恐懼會適得其反?

如果西方國家吸取冷戰的教訓,保持一定程度的開放,永遠是對抗災難性後果的最佳防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