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一年營收超阿里騰訊之和,華為卻為何不上市

華為正式對外公佈了2018年的財報,在眾多科技巨頭受困於資本寒冬的情況下,華為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去年華為營收達到了7212億元,同比增長了19.5%,這也是華為全年營收首次邁過1000億美元大關。如果將這個數據和國內其他的科網企業相對比的話,甚至比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加起來的總營收還要多。

【資訊】一年營收超阿里騰訊之和,華為卻為何不上市

而在其他數據指標上,華為的表現也同樣亮眼,比如實現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此外備受網友關注的手機業務也再創新高,去年出貨量超兩億臺,為華為的消費者BG貢獻了3489億元人民幣的營收,也超過了華為本身的運營商業務,成為華為內部最能掙錢的部門。

而在華為完美交出了2018年全年成績單的時候,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在此時被媒體們反覆提起,那就是華為為何還不上市?尤其去年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以“莫須有”的安全原因拒絕了華為參與本國的5G建設,對於華為5G業務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果華為上市了,那麼相對透明的股權結構會使得質疑者們打消疑慮,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華為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對於外界的這一上市猜想,此前在華為發佈2018年報的記者會上也由輪值董事長郭平給出了迴應,郭平表示,華為目前沒有上市計劃,而且內部的股權結構也很清楚,100%由員工持股。

而在最近舉行的中國IT領袖峰會上,華為高級副總裁、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談到了華為上市的問題。他表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任總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投資未來。上市公司為了財報好看,會把短期利潤做的很高,但是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把遠期的利潤投了很多錢。”

其實餘承東的這番表述在華為的財報中也有所體現,2018年,華為在研發成本上的投入高達1015億元,比公司的淨利潤還要高出一多半。而如果放大到更長的時間節點中,華為近10年來已經在技術研發上砸下了4800億元,也正是得益於多年以來在研發的高投入,華為才最終能破繭成蝶,在5G時代成為全球通信運營商的領頭羊。而如果華為在幾年前選擇上市,那麼受困於市值和資本市場的壓力,能否持續的把公司利潤全部投入進研發之中,可能也會打上一個問號。

資本是最沒有溫度的動物,也是最沒有耐心的魔獸。正如餘承東所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核心理念還是要投資未來。短期內上市可能會讓華為的投資人和股東收穫一大筆財富,但是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企業,華為需要的是時刻保持創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