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還是不關?史上最嚴治汙來了 洱海客棧的路該怎麼走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水汙染 畜牧業 桂林城郊 2017-04-13

來源:法制網

雲南洱海汙染問題最近幾年已經頻頻曝光,治理並防止其進一步受汙染迫在眉睫。3月20日,一條媒體信息猶如一顆炸彈,讓大理洱海的客棧經營者們焦慮不安。終於,3月31日,這隻靴子落了地。

大理的詩意棲居在一紙封條下驟然歇業。

大理市政府發佈通告,要求自當日起10日內,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所有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備齊各種證照、核查通過後方可繼續營業。從通告內容看,當地針對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的專項整治,堪稱“史上最嚴”。

有媒體報道,過去5年間大理接待遊客數量激增,去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內外遊客3859萬人次,大理市接待遊客1132萬人次。旅遊熱潮催生了大大小小數千家客棧應運而生。其中,位於洱海東北岸的“蒼洱風光第一鎮”雙廊鎮,近年來每年旅遊人數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客棧數量亦從2012年的100多家,發展到去年的380多家。

關停客棧,能否拯救人間仙境?

不可忽視,專項整治引發了連鎖反應。從零零散散的消息中,可以看出客棧和餐飲是肯定要“挨刀”的了。目前的情況是,有些客棧或飯館被貼上封條了——連超級大腿古城麥當勞都沒能逃脫。

對此,一些從業者哀嘆“矯枉過正”“板子打偏了”,客棧老伴們堅信,客棧對洱海的汙染不超過5%!沿海的種植和畜牧業對於洱海的汙染更嚴重——這並非毫無道理,之前央視也曾有報道,在洱海的主要汙染源中,畜牧糞便佔40%,農業汙染佔20%,生活垃圾佔35%。

的確,嚴厲的整治舉措對利益相關方影響巨大。

現在,最嚴洱海保護政策向客棧開刀,千餘家客棧關停,通過訂房軟件預訂洱海附近酒店時,很多客棧顯示“暫停營業”。對於馬上到來的“五一”黃金週,大理將可能出現“一房難求”。這還不包括由於客棧關停,可能對於旅遊市場和其他從業人員帶來的影響。

但市場需要有序經營,且不說洱海周邊的絕大部分客棧本身就是違章建築,既沒有合法建設手續,也沒有達標的汙水處理設施。縱然客棧老闆們認為其對洱海的汙染不超過5%,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千餘家客棧每年產生的垃圾對洱海來講是巨大的負擔。更何況,即便客棧對洱海的汙染不超過5%,也並不意味著就不應對其進行治理。所以,板子打在客棧身上,並不冤枉。

與這種聲音相對的是另一種聲音,更多人留言“但願洱海不要成為第二個滇池”“給子孫留下最好的洱海”。隨著去年洱海出現藍藻,提示人們“再不整治就來不及了”並非危言聳聽。更多關心大理的人,對洱海開啟“搶救模式”報以掌聲。

洱海保護VS客棧關停,要解決不要死結

解決老大難問題,雲南省正在推進旅遊業整頓。至於什麼時候能重新營業,按照官方消息是,待環湖截汙工程投入使用後,再清查一圈,合格的發證,重新開始運營。

在此期間,客棧老闆們可以懷著隨時開門營業隨時被封的反覆心情思考如下問題:

“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做的話,什麼時候能恢復營業?為恢復營業,證照辦理、設施建設等新投入成本預計總額?恢復營業後,基本面還在不在?以及,這段時間同時去做點什麼?或者,不做了,幹別的去?難不成逃回北上廣?”

摘抄幾條自覺有用的條文共同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 第七十條 拒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的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水汙染物排放申報登記事項的;

(二)未按照規定安裝水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的。 第八十四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全域保護,絕非只為緩解一時之困

《新聞聯播》曾報道,洱海汙染物的比例為:40%來自禽畜糞便,35%來自生活垃圾,20%來自農業,5%是其他汙染。

大理是雲南第一大奶牛基地,其奶牛養殖主要集中於洱海上游,洱海流域每年產生250萬噸的禽畜糞便。加之一些經濟作物大量使用氮磷肥,加劇了洱海的富營養。同時,旅遊業帶來的幾千萬人流,圍繞在洱海周邊,加之部分遊客的環境保護意識不足,只怕全域旅遊最終也會變成“全域汙染”。

去年底,國家旅遊局把大理州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理州也提出,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旅遊的客戶體驗品質,可能才是真正緩解洱海壓力的根本之道。

一時的關停並非長久之計,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難的不是如何實施“一刀切”換來立竿見影的青山碧水,而是在工作思路上如何緊緊抓住汙染問題的深層原因,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在制度建設上步步為營,強化日常執法,重塑法治權威,從而讓碧水常青成為常態。

當然,保護洱海這件事兒,也不僅是政府的自己的事,更是所有大理當地人、去大理的人、愛大理的人,共同的事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