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全力守護碧水藍天

環境汙染 建築 農業 農村 魯南播報 2017-04-13

本報薛城訊 今年以來,薛城區結合國家衛生城創建工作,在控制工地揚塵、減少道路揚塵、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保障供水安全和發展綠色節能建築等工作中思想上再重視,標準上再提高,力度上再加大,全力守護碧水藍天。

強化監督整改,狠抓揚塵治理。對城區抑塵措施尚未達標的在建工地建立工作臺賬,安排專人盯守,強化整改力度。推行規範化施工,確保現場圍擋、路面硬化、物料覆蓋、溼法作業、密閉運輸、車輛沖洗“六個100%”。全面開展城區道路路段幫包管理和包乾保潔責任制,堅持人工清掃與機械清掃相結合,確保城區主幹道和重要公共場所每天4清掃、6灑水,最大限度減少道路揚塵,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強化主次幹道和背街小巷環境衛生,多次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徹底清除衛生死角。

把握工作重點,推動生態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農村旱廁改造,嚴格按照統一招標、統一隊伍、統一標準、統一驗收的“四統一”流程,全力以赴打好農村廁所改造攻堅戰。大力實施綠化工程建設,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積極實施以城區節點、道路缺損苗木補植綠化為重點的大綠化工程,加大公園、遊園、城區道路等既有綠地的管養力度,著力提升綠化檔次和水平。對新建建築項目實施節能工程前置審查,對未達到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工程項目,不予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落實長效機制,改善水環境質量。實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汙體系,持續推動城市水環境改善。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遵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水質淨化及生態修復”的原則,大力推進小沙河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結合城市建設規劃,不斷優化城市供水管網布局,加快新建區域供水管網建設,加強飲用水質監測,建立水源汙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應急和水廠應急處置“三位一體”的應急保障體系,從源頭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記者 姜愛民 通訊員 曹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