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關停後的東沙化工園

通過關停整治,我市每年可減排COD1189噸,二氧化硫1533噸、氧氮化物550噸,減少危廢產生量2028噸,節約標煤15萬噸。與此同時,“騰籠換鳥”騰出了將近3000畝的建設用地,我市加快推進園區重新規劃,依託寶冶永聯(江蘇)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新興材料等產業,整體轉型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02堅持生態修復 實行系統治理

針對沿江環境整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市著力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推進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市29條重要河湖、269條鎮級河道和7000多條村組河道,已全部實行“河長制”。通過系統治理、源頭治水、聯動治水,我市已成為江蘇省第一批消除城區黑臭河道的縣市。

治水還要治岸。我市深入實施長江沿線區域“淨化、綠化、美化”行動計劃,夯實沿江生態基礎,構建沿江綠色廊道,打造亮麗沿江環境,做好長江碼頭沿岸環境整治和環保提升。此外,在碼頭沿線形成綠色通廊、高大建築物見新、碼頭岸線及結構見新基礎上,重點實施碼頭清汙分離收集處理、船容船貌整治、卸貨超低排放等項目,主要項目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關停後的東沙化工園

通過關停整治,我市每年可減排COD1189噸,二氧化硫1533噸、氧氮化物550噸,減少危廢產生量2028噸,節約標煤15萬噸。與此同時,“騰籠換鳥”騰出了將近3000畝的建設用地,我市加快推進園區重新規劃,依託寶冶永聯(江蘇)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新興材料等產業,整體轉型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02堅持生態修復 實行系統治理

針對沿江環境整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市著力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推進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市29條重要河湖、269條鎮級河道和7000多條村組河道,已全部實行“河長制”。通過系統治理、源頭治水、聯動治水,我市已成為江蘇省第一批消除城區黑臭河道的縣市。

治水還要治岸。我市深入實施長江沿線區域“淨化、綠化、美化”行動計劃,夯實沿江生態基礎,構建沿江綠色廊道,打造亮麗沿江環境,做好長江碼頭沿岸環境整治和環保提升。此外,在碼頭沿線形成綠色通廊、高大建築物見新、碼頭岸線及結構見新基礎上,重點實施碼頭清汙分離收集處理、船容船貌整治、卸貨超低排放等項目,主要項目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長江綠色長廊

近年來,我市還嚴守生態紅線,共劃定總面積204平方公里的七大類17個生態紅線區域,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69%。加快生態保護和修復,將常陰沙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雙山島旅遊度假區確定為“不開發區”,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每年投入10多億元,逐步構建“兩山三水五湖”的生態格局,高標準建設雙山島溼地生態系統、香山生態修復、黃泗浦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優化項目。2017年,我市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關停後的東沙化工園

通過關停整治,我市每年可減排COD1189噸,二氧化硫1533噸、氧氮化物550噸,減少危廢產生量2028噸,節約標煤15萬噸。與此同時,“騰籠換鳥”騰出了將近3000畝的建設用地,我市加快推進園區重新規劃,依託寶冶永聯(江蘇)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新興材料等產業,整體轉型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02堅持生態修復 實行系統治理

針對沿江環境整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市著力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推進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市29條重要河湖、269條鎮級河道和7000多條村組河道,已全部實行“河長制”。通過系統治理、源頭治水、聯動治水,我市已成為江蘇省第一批消除城區黑臭河道的縣市。

治水還要治岸。我市深入實施長江沿線區域“淨化、綠化、美化”行動計劃,夯實沿江生態基礎,構建沿江綠色廊道,打造亮麗沿江環境,做好長江碼頭沿岸環境整治和環保提升。此外,在碼頭沿線形成綠色通廊、高大建築物見新、碼頭岸線及結構見新基礎上,重點實施碼頭清汙分離收集處理、船容船貌整治、卸貨超低排放等項目,主要項目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長江綠色長廊

近年來,我市還嚴守生態紅線,共劃定總面積204平方公里的七大類17個生態紅線區域,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69%。加快生態保護和修復,將常陰沙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雙山島旅遊度假區確定為“不開發區”,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每年投入10多億元,逐步構建“兩山三水五湖”的生態格局,高標準建設雙山島溼地生態系統、香山生態修復、黃泗浦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優化項目。2017年,我市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雙山島旅遊度假區

03堅持綠色引領 建立長效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營造綠水青山,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成員,未來,我市保護長江、守護“母親河”的舉措還會更多,力度還會更大。

目前,我市已修編完成新一輪2017——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推進“綠色發展引領區”建設,並創新建立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制度,在冶金、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制定接軌國際的綠色發展評價標準,出臺優惠激勵政策。

據瞭解,下階段,我市將更大力度推進長江經濟帶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同步抓好落後產能淘汰關停,不斷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黑臭河道治理專項行動和全市骨幹河湖“兩違”整治,實現“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關停後的東沙化工園

通過關停整治,我市每年可減排COD1189噸,二氧化硫1533噸、氧氮化物550噸,減少危廢產生量2028噸,節約標煤15萬噸。與此同時,“騰籠換鳥”騰出了將近3000畝的建設用地,我市加快推進園區重新規劃,依託寶冶永聯(江蘇)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新興材料等產業,整體轉型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02堅持生態修復 實行系統治理

針對沿江環境整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市著力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推進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市29條重要河湖、269條鎮級河道和7000多條村組河道,已全部實行“河長制”。通過系統治理、源頭治水、聯動治水,我市已成為江蘇省第一批消除城區黑臭河道的縣市。

治水還要治岸。我市深入實施長江沿線區域“淨化、綠化、美化”行動計劃,夯實沿江生態基礎,構建沿江綠色廊道,打造亮麗沿江環境,做好長江碼頭沿岸環境整治和環保提升。此外,在碼頭沿線形成綠色通廊、高大建築物見新、碼頭岸線及結構見新基礎上,重點實施碼頭清汙分離收集處理、船容船貌整治、卸貨超低排放等項目,主要項目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長江綠色長廊

近年來,我市還嚴守生態紅線,共劃定總面積204平方公里的七大類17個生態紅線區域,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69%。加快生態保護和修復,將常陰沙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雙山島旅遊度假區確定為“不開發區”,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每年投入10多億元,逐步構建“兩山三水五湖”的生態格局,高標準建設雙山島溼地生態系統、香山生態修復、黃泗浦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優化項目。2017年,我市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雙山島旅遊度假區

03堅持綠色引領 建立長效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營造綠水青山,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成員,未來,我市保護長江、守護“母親河”的舉措還會更多,力度還會更大。

目前,我市已修編完成新一輪2017——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推進“綠色發展引領區”建設,並創新建立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制度,在冶金、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制定接軌國際的綠色發展評價標準,出臺優惠激勵政策。

據瞭解,下階段,我市將更大力度推進長江經濟帶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同步抓好落後產能淘汰關停,不斷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黑臭河道治理專項行動和全市骨幹河湖“兩違”整治,實現“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工作人員在暨陽湖裡打撈水草

同時,以濱江新城建設為主抓手,加快實施“退港還城”,著力打造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到2020年,新增長江沿岸造林綠化3000畝以上;結合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等建設,做好河道管護、綠化養護、汙水處理等工作,促進沿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海不復回。從張家港老沙碼頭延伸至段山港12公里的長江岸線,是長江在奔流入海前拐的最後一個大灣,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將其打造成具有大江風貌的濱江親水景觀——張家港灣。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水搖盪綠影,護坡綠草如蓋、防護林鬱鬱蔥蔥……張家港灣初展芳容。

源於血脈、念茲在茲的長江情懷,讓張家港對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近年來,我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沿江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屏障更加鞏固。

2012年以來,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617.9億元,年均超80億元,今年計劃投入85.9億元、已投47.5億元。

01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面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新要求,我市積極轉變理念思路,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核心關鍵,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否決或勸退各類工業汙染項目56個,總投資達30多億元。近幾年來,全市累計完成鋼鐵去產能83萬噸、玻璃去產能330萬重量箱,關停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7500餘家,“騰籠換鳥”土地面積3萬多畝。

東沙化工園區的變遷,見證了我市發展理念的升級和長江大保護的決心魄力。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是長江大開發的“高光”時刻。東沙化工園區距長江4公里,2002年8月被批准成立。因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吸引了不少化工企業。園區共有企業39家,其中化工企業37家。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收入28億元。

2017年底,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生態環保的新要求,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最終決定關停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沙化工園區,這也成為江蘇省第一個整建制關閉的化工園區。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關停後的東沙化工園

通過關停整治,我市每年可減排COD1189噸,二氧化硫1533噸、氧氮化物550噸,減少危廢產生量2028噸,節約標煤15萬噸。與此同時,“騰籠換鳥”騰出了將近3000畝的建設用地,我市加快推進園區重新規劃,依託寶冶永聯(江蘇)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引進,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新興材料等產業,整體轉型為江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02堅持生態修復 實行系統治理

針對沿江環境整治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市著力把“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推進全面深化河長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市29條重要河湖、269條鎮級河道和7000多條村組河道,已全部實行“河長制”。通過系統治理、源頭治水、聯動治水,我市已成為江蘇省第一批消除城區黑臭河道的縣市。

治水還要治岸。我市深入實施長江沿線區域“淨化、綠化、美化”行動計劃,夯實沿江生態基礎,構建沿江綠色廊道,打造亮麗沿江環境,做好長江碼頭沿岸環境整治和環保提升。此外,在碼頭沿線形成綠色通廊、高大建築物見新、碼頭岸線及結構見新基礎上,重點實施碼頭清汙分離收集處理、船容船貌整治、卸貨超低排放等項目,主要項目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長江綠色長廊

近年來,我市還嚴守生態紅線,共劃定總面積204平方公里的七大類17個生態紅線區域,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69%。加快生態保護和修復,將常陰沙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雙山島旅遊度假區確定為“不開發區”,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每年投入10多億元,逐步構建“兩山三水五湖”的生態格局,高標準建設雙山島溼地生態系統、香山生態修復、黃泗浦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優化項目。2017年,我市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雙山島旅遊度假區

03堅持綠色引領 建立長效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營造綠水青山,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成員,未來,我市保護長江、守護“母親河”的舉措還會更多,力度還會更大。

目前,我市已修編完成新一輪2017——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推進“綠色發展引領區”建設,並創新建立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制度,在冶金、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制定接軌國際的綠色發展評價標準,出臺優惠激勵政策。

據瞭解,下階段,我市將更大力度推進長江經濟帶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同步抓好落後產能淘汰關停,不斷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黑臭河道治理專項行動和全市骨幹河湖“兩違”整治,實現“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工作人員在暨陽湖裡打撈水草

同時,以濱江新城建設為主抓手,加快實施“退港還城”,著力打造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到2020年,新增長江沿岸造林綠化3000畝以上;結合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等建設,做好河道管護、綠化養護、汙水處理等工作,促進沿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張家港用行動守護長江

江畔綠色家園——常興社區

潮起潮落,歲月更迭。張家港對長江的依戀一直沒有變,讓一江清水向東流,是每個人最殷切最美好的願景。守護好長江母親河寶貴的生態財富,讓百姓看得見綠水、望得見青山、留得住鄉愁!

本文系張家港市人民政府網整理髮布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專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