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民生短板 漳州將投兩千多億

補民生短板 漳州將投兩千多億

◆漳州將持續實施“生態+”模式,加大綠化美化力度

臺海網8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曉琪 見習記者 葉蔚蓉/文 盧紫騰/圖)昨日,中共漳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召開,漳州市委書記檀雲坤講話,漳州市長劉遠就《中共漳州市委關於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討論稿)》(以下簡稱《決定討論稿》)作說明。《決定討論稿》提出,到2020年,漳州將實施教育、衛生與健康、養老、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四個領域補短板項目2538個,總投資2282.35億元。其中,今明兩年,將重點組織實施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即廈漳同城化建設工程包、“五湖四海”工程包、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包等,力爭今年內完成投資121億元。

教育:新增公辦園學位約6萬個

到2020年,漳州將推進職業教育園區、異地新建漳州一中高中部等6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22.1億元。

其中,漳州將加快學前教育資源擴容提質。到2020年,將新建、改擴建209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公辦性質幼兒園學位約6萬個,力爭公辦性質幼兒園就讀的幼兒佔比超過50%。逐步縮小公辦與民辦幼兒園在收費、辦學條件、辦學質量等方面的差距,確保在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

同時,實施“十百千萬”優質小學教育資源“孵化”工程和初中“壯腰”工程,加快推進優質高中校創辦分校或復辦初中等辦學模式,大力實施普通高中改造提升計劃和優質高中建設工程,將異地新建漳州一中高中部,力爭2019年投用。

此外,推動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園區和高職院校擴容建設,建設一批產業急需的專業群,打造一批省、市級示範性公共實訓基地,建立校企合作激勵機制,支持市屬國有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職教集團。

醫療:補齊兒科、產科、精神科短板

為了實現漳州市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到2020年,將推進漳州市古雷港區醫院、市急救中心等13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16.15億元。

其中,漳州將加快補齊兒科、產科、精神科短板。針對婦幼專科床位缺乏、二孩政策增加需求等突出問題,高水平、高標準推進一批市、縣級婦幼保健院、婦幼專科建設。到2020年,每千人分娩量產科床位數達22張,每千人兒童兒科床位數達3張,兒科醫師達到740人。同時,加強精神衛生防治服務,原則上每個縣(市、區)設置1所精神衛生醫院。

同時,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總量、優佈局。加快推進漳州市醫院高新區院區、北大醫療漳州醫院等一批項目建設,推動漳州市醫院、中醫院、正興醫院與國家、省級高水平醫院合作共建,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力爭市級2—4個臨床重點專科進入國家級或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行列。到2020年,實現每千人常住人口醫療床位達到6張,新增醫護人員8932人。

此外,夯實基層醫療衛生基礎,創新縣域醫療聯合體、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等醫療服務模式,加強縣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院建設。到2020年,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基本設備100%雙達標,縣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數比例65%以上。

養老:投109億元推進千個養老項目

養老方面,到2020年,將推進市縣兩級社會福利中心、農村幸福院、鄉鎮敬老院、社區級居家養老服務站等1075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09.1億元。

其中,要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力爭到2020年,漳州城市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700平方米以上,全市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區鄉鎮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70%。同時,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爭取到2020年民營養老床位佔比超過50%。

同時,要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建設,推動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共建,搭建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支持符合條件的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實現“養中有醫”,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數佔養老床位總數比例達到30%以上。同時,加快發展生態養老養生產業,將生態養老養生與休閒度假相結合,擴展旅居式、候鳥式等“養老+”市場,打造“花樣漳州·頤養之城”品牌。

生態:持續實施“生態+”模式

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到2020年,將重點解決交通擁堵、雨水洪澇、環境汙染等問題,實施673個城鄉民生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1935億元。

其中,漳州市要打造快速通達的城市路網,加快推進沿海大通道、廈漳同城大道、14條縣際道路連接線等項目建設,打通一批斷頭路,改造一批交通堵點,持續推進中心城區暢通工程,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系統,下決心用三年時間有效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環境。

同時,要持續實施“生態+”模式,實施中心城區生態環境提升專項行動,加大綠化美化力度,加快建設“五湖四海”“南山水岸”“雙百”綠化工程、內河整治等項目,進一步放大“生態+”效益。

此外,還要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突出抓好水質、氣質等薄弱領域的整改,確保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生活汙水與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