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率先垃圾分類 衝在前頭有甜頭

近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向公眾徵求意見,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也離成都越來越近。

在大多數人忙著“惡補分類知識”,學習垃圾分類的同時,記者瞭解到,近兩年,成都的一些小區先行先試,“擁抱”垃圾分類時代,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居民們屢試不爽,嚐到了“垃圾分類”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甜頭——賺了錢淨了環境,小區垃圾減量三分之一以上。

實踐半年

青羊區童子庭苑小區:

垃圾中轉房變“魔法屋”

撤桶後小區四類垃圾“各得其所”

在青羊區童子庭苑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後,居民們經歷了把樓棟垃圾桶撤走的“不適應”,到現在,大多數居民主動參與“分類”的過程,“86%的小區住戶都參與進來,其中500多戶為活躍戶數,達到50%以上。”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單元門口以往的塑料垃圾桶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吶咭小島”的兩分類垃圾桶,用於收取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手機掃碼可以打開,即可為個人賬戶積分,不能掃碼時,也可以直接投放。”居民每在“小島”投放一次,可以獲得0.1個積分。

而在小區的一角,則定時定點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根據提示,既可以刷卡,也可以手機掃碼,投放金屬、玻璃、報紙、黃紙箱、織物、有害垃圾等細分類;投放完畢,顯示屏上會立即顯示所投放的每一個種類的重量,根據市場價格進行積分。該積分立即進入到個人的綠色賬戶,可以兌換環保袋、生活日用品等等。“這種智能設備,確實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大家怎麼細分。”這樣的智能設備受到小區居民的歡迎。據瞭解,截至目前,居民通過積分獎勵提現2.1萬元。

小區的“餐廚垃圾”投放後去哪兒了呢?在小區的後面,曾經的垃圾中轉房變成了“餐廚垃圾環保魔法屋”,原來,這個魔法屋裡有1臺智能餐廚垃圾降解設備,可以降解小區每天300公斤的餐廚垃圾,經過24小時後,僅產生45公斤營養土,“營養土以1∶10的比例,返回土壤,用作小區綠化。”太升南路昇平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小區所有的垃圾都有了去處,小區中轉房也就不再需要,更不用說“臭味難聞”的問題了。

回到2018年12月,“撤桶”上的阻力還歷歷在目,“很多業主認為在添亂,有牴觸情緒。”該負責人介紹,甚至有部分業主直接將垃圾堆放到樓道,“我們將小區黨員都凝聚在一起,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組織居民製作環保手工製品,建‘瓶子菜園’評選‘垃圾分類達人’……”一段時間後,居民的態度發生轉變。隨之而來的,便是環境的變化,“垃圾桶旁邊沒有臭味了。”

據瞭解,該小區日產生活垃圾3.5噸,半年以來,已回收可回收物超過21.5噸,餐廚垃圾已就地減量58噸。“小區每天可以減量30%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顯著提高。”該負責人介紹。

實踐一年

天府新區錦華苑小區:

“吞”餐廚垃圾“吐”肥料

小區一年就地減量178噸垃圾

目前,絕大多數小區的餐廚垃圾和園林垃圾要麼運到環保發電廠,要麼送至填埋場。而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錦華苑小區,餐廚垃圾和園林垃圾卻可以不出小區,就地減量變成有機肥料,回到土壤中反哺花草樹木。這也是我市建成的首個社區有機物生態循環利用中心。

2018年7月10日,小區的這臺設備開始運作。截至目前剛好一年,共有178噸餐廚垃圾不出小區,就地減量分解,得到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記者瞭解到,這個小區的400多戶,家家都有一個粉紅色的“餐廚垃圾收集桶”,“每天我們會把餐廚垃圾和果皮等放在桶裡,倒入這個有機循環機器前的垃圾桶內。”這是小區居民們目前的生活日常。而這樣的生活習慣,卻讓小區垃圾房再也沒有了異味。“以往,餐廚垃圾跟其他垃圾放在一起,氣溫稍高就有味兒,百米遠都聞得到。”趙大爺說。

在小區中央的帳篷下,一個佔地10多平方米的機器正在運轉著。當機器前的垃圾桶滿了,就可啟動按鈕,打開機器的“大嘴”,將餐廚垃圾和園林垃圾倒入機器“口中”。每倒入一桶,機器就計量著重量。記者瞭解到,垃圾進入機器內會經過粉碎,24小時發酵就可以變成一種有機肥料。倒進去的是樹葉和餐廚,出來時就變成了一堆黑色的軟軟的粉末狀物質。記者抓了一把聞了聞,沒有任何味道,“這可是我們小區的‘寶貝’,大家都爭著來取。”

原來,錦華苑小花園環繞,有不少樓頂花園和私家花園,小區內還有57個共享花園,由小區的老人孩子共同打理,“以前大家都是去買肥料,現在好了,在這兒取就行了。”由於小區餐廚垃圾含鹽量較低,有機肥料可以直接使用。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氣,則在由機器處理過濾後,經過一上一下兩根白色的大小管道排出。

記者瞭解到,這個機器每天要吃下400公斤餐廚垃圾和園林垃圾,吐出40公斤肥料。機器上記錄著每一天每個月的收錄數據,記者查詢發現,每天平均處理餐廚垃圾和園林垃圾520公斤,一年以來共處理178噸,為小區的生活垃圾減量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對於可回收物,該小區採取積分兌換生活常用品的方式,“根據牆上張貼的‘可回收物品積分兌換表’,查看積分,根據本週積分排名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前來兌換積分的居民周風緒表示,自己家裡平時就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對於小區推行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的活動,周大爺更是表示舉雙手贊成,“既能支持環保,又能兌換一些日用的商品,鄰居們都很樂意這樣做。”

實踐兩年多

青羊區王家塘12號小區:

小區居民分類率達到90%

每月就地資源化利用1噸

現階段,對中國大多數家庭來說,把餐廚垃圾單獨分類,是一件想想就覺得麻煩的事情,但這已是範秀琴和她的鄰居們生活中的一種日常。那些集中堆放的廚餘垃圾,通過一系列資源化利用處理後,又變成了靚麗小區風景的護花肥。

吃完早飯,73歲的範秀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剩餘的餐廚垃圾傾倒在專用塑料桶中,然後再在小區指定垃圾桶內進行堆放。在範秀琴居住的青羊區八寶街社區王家塘12號小區裡,這是所有居民每天的“必修課”。

早在2017年3月,王家塘12號小區就啟動了“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並在社區支持下,邀請環保公益組織成都根與芽文化交流中心工作人員入駐小區,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科普廚餘堆肥技術。現在,該小區90餘戶居民已全員實現廚餘垃圾自主分類,居民垃圾分類率達90%。據統計,小區平均每月可實現廚餘垃圾及綠化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近1噸,相當於過去1/3的垃圾清運量。

走進王家塘12號小區的垃圾房,並沒有想象中的臭氣熏天。“這都是垃圾分類後,將廚餘垃圾單獨分離出來,並進行就地處理的結果。”小區服務辦公室工作人員趙叢青告訴記者,過去小區的垃圾收集房,由於長期收集混合垃圾,地面油膩,氣溫稍高時就會有異味及蚊蟲問題。居民對此很有意見,但始終得不到有效改善。“直到成都根與芽的工作人員把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廚餘堆肥技術教給我們,環境才開始越變越好。”

小區管委會主任王仁康坦言,讓小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並不容易。他舉例說,廚餘垃圾需要居民在家分好類,投放時還要除袋。項目開展初期,僅僅是為統一這個細節工作,就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當時,只能靠社區不斷宣傳和公益組織進駐後不厭其煩地引導。”為了方便大家轉移廚餘垃圾,從一開始就給該小區每戶居民提供了兩個小型分類桶。“垃圾房門口的清洗池,也是為了便於居民投放後清洗。這些細節是居民一起磨合、完善出來的。”

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王家塘12號小區垃圾分類實踐已成為社區試點垃圾分類的典範,其成果吸引了不少對社區環境治理、廚餘垃圾堆肥等方面有興趣的個人和集體來參觀考察。小區居民以此為驕傲,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成都日報記者 李霞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