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談到黃磊女兒多多,那可真是讓很多網友豔羨不已:7歲,開始創作英文劇本,8歲,開始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用全英文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

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得了五個一等獎,除此之外,走秀,彈琴,做手工,服裝設計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一、黃磊的尊重式陪伴VS宋倩的全包圍圍剿

戲外,黃磊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多多,戲裡,黃磊也有一個優秀的乾女兒英子,只是,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與宋倩對英子的教育方式又是如此不同。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談到黃磊女兒多多,那可真是讓很多網友豔羨不已:7歲,開始創作英文劇本,8歲,開始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用全英文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

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得了五個一等獎,除此之外,走秀,彈琴,做手工,服裝設計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一、黃磊的尊重式陪伴VS宋倩的全包圍圍剿

戲外,黃磊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多多,戲裡,黃磊也有一個優秀的乾女兒英子,只是,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與宋倩對英子的教育方式又是如此不同。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對女兒多多,黃磊採取的是尊重式陪伴,他曾說: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而不是說教。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談到黃磊女兒多多,那可真是讓很多網友豔羨不已:7歲,開始創作英文劇本,8歲,開始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用全英文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

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得了五個一等獎,除此之外,走秀,彈琴,做手工,服裝設計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一、黃磊的尊重式陪伴VS宋倩的全包圍圍剿

戲外,黃磊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多多,戲裡,黃磊也有一個優秀的乾女兒英子,只是,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與宋倩對英子的教育方式又是如此不同。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對女兒多多,黃磊採取的是尊重式陪伴,他曾說: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而不是說教。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而宋倩對女兒採取的則是全包圍式圍剿——全方位插手孩子的學習、生活,不放過孩子任何思想上的波動,恨不得天天變成肚子裡的蛔蟲,掌握孩子的全部動態。

其實,看得出,宋倩在親子關係方面是焦慮的,它的這種焦慮又無意識地轉嫁到孩子身上,所以,最後英子受不了得了中度抑鬱症。

心理學博士徐浩淵博士曾說,父母的壓力遠超過老師,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父母沒有很好地處理自己的焦慮,反而將期望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受。

父母這種轉移期望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投射”——做父母的的會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某種心理需求投射到最愛或最親近的人身上以獲得滿足。

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也是內在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所謂的客體關係指的是,人們心裡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其中主體是“我”,客體是“重要親人”,這裡多指父母。

知名教育專家徐國靜認為,很多父母不自覺地當起了“債主”,不僅沒有支持孩子,反而站到孩子的對立面,逼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用這種“還債”的方式彌補自己內心的遺憾。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談到黃磊女兒多多,那可真是讓很多網友豔羨不已:7歲,開始創作英文劇本,8歲,開始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用全英文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

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得了五個一等獎,除此之外,走秀,彈琴,做手工,服裝設計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一、黃磊的尊重式陪伴VS宋倩的全包圍圍剿

戲外,黃磊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多多,戲裡,黃磊也有一個優秀的乾女兒英子,只是,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與宋倩對英子的教育方式又是如此不同。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對女兒多多,黃磊採取的是尊重式陪伴,他曾說: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而不是說教。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而宋倩對女兒採取的則是全包圍式圍剿——全方位插手孩子的學習、生活,不放過孩子任何思想上的波動,恨不得天天變成肚子裡的蛔蟲,掌握孩子的全部動態。

其實,看得出,宋倩在親子關係方面是焦慮的,它的這種焦慮又無意識地轉嫁到孩子身上,所以,最後英子受不了得了中度抑鬱症。

心理學博士徐浩淵博士曾說,父母的壓力遠超過老師,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父母沒有很好地處理自己的焦慮,反而將期望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受。

父母這種轉移期望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投射”——做父母的的會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某種心理需求投射到最愛或最親近的人身上以獲得滿足。

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也是內在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所謂的客體關係指的是,人們心裡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其中主體是“我”,客體是“重要親人”,這裡多指父母。

知名教育專家徐國靜認為,很多父母不自覺地當起了“債主”,不僅沒有支持孩子,反而站到孩子的對立面,逼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用這種“還債”的方式彌補自己內心的遺憾。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二、父母把焦慮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我們來看一個網友分享的讓人唏噓的案例:

高中畢業那年,學校有個女孩兒跳樓了,跟英子一樣,她媽媽對她期望特別大,因為爸爸去世了,媽媽一個人養家,供她上學,高考前她媽媽就一直對她說,你就是媽媽的希望,媽媽的一切都給你了,你一定要爭氣啊!高考剛結束的那天晚上就跳樓了,她媽的希望沒了。但是她真的解脫了。看到英子就想到她......

你以為孩子自殺是因為成績?其實不然,因為心理學家認為,相較於學習成績,孩子更看重父母對他們的感受,也就是父母對他們的愛。

正因為孩子更看重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剛開始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在成績方面讓父母滿意。

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權威。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告訴我們,權威是影響一個人最具殺傷力的方式,因為權威,所以我們習慣於服從。

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剛開始也的確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只是在一次次的教育和自我心理暗示中,我們成為了權威的附庸。

當孩子長大之後,如果父母安排的不是他想要的,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衝突。表面上看是孩子出了問題,其實是父母出了問題。

因為當父母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去實現的時候,有三個明顯的惡果:

1、焦慮成為孩子壓力的一部分

這種壓力是做父母的很難體會到的,因為意識不到,所以才會不停轉嫁自己的焦慮情緒;理解和控制情緒需要“智慧”,心理學家彼得·薩洛維和約翰·梅耶將這種能力稱為“情緒智能”。

做父母的的要學會訓練自己的情緒智能,做到不僅可以命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還可以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並且減少對自己焦慮的不必要表達。

2、孩子變的不懂得尊重別人

很多時候,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尊重他人,其實是因為他們過去總是干涉孩子的決定和選擇,是他們自己不尊重孩子,所以孩子才變成了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3、孩子的行動力來自於外部

一個最明顯的惡果就是,如果父母過多地干涉孩子的學習,會讓孩子由主動學習變為被動學習,甚至變成機械地“為父母而學”,自己根本享受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

這樣,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完全是外在的,他的行動力不是來自內在而是來自外部他人。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小歡喜》終於大結局了,大結局之後,黃磊也更博發佈了一條感嘆:今天是小歡喜的大結局,我得到了最好的禮物,多多跟我說:爸爸,這個戲真是太好看了,你真棒。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談到黃磊女兒多多,那可真是讓很多網友豔羨不已:7歲,開始創作英文劇本,8歲,開始翻譯英文小說,10歲,可以用全英文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

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就得了五個一等獎,除此之外,走秀,彈琴,做手工,服裝設計樣樣精通,似乎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一、黃磊的尊重式陪伴VS宋倩的全包圍圍剿

戲外,黃磊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多多,戲裡,黃磊也有一個優秀的乾女兒英子,只是,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與宋倩對英子的教育方式又是如此不同。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對女兒多多,黃磊採取的是尊重式陪伴,他曾說: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而不是說教。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而宋倩對女兒採取的則是全包圍式圍剿——全方位插手孩子的學習、生活,不放過孩子任何思想上的波動,恨不得天天變成肚子裡的蛔蟲,掌握孩子的全部動態。

其實,看得出,宋倩在親子關係方面是焦慮的,它的這種焦慮又無意識地轉嫁到孩子身上,所以,最後英子受不了得了中度抑鬱症。

心理學博士徐浩淵博士曾說,父母的壓力遠超過老師,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父母沒有很好地處理自己的焦慮,反而將期望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受。

父母這種轉移期望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投射”——做父母的的會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某種心理需求投射到最愛或最親近的人身上以獲得滿足。

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也是內在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所謂的客體關係指的是,人們心裡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其中主體是“我”,客體是“重要親人”,這裡多指父母。

知名教育專家徐國靜認為,很多父母不自覺地當起了“債主”,不僅沒有支持孩子,反而站到孩子的對立面,逼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用這種“還債”的方式彌補自己內心的遺憾。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二、父母把焦慮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我們來看一個網友分享的讓人唏噓的案例:

高中畢業那年,學校有個女孩兒跳樓了,跟英子一樣,她媽媽對她期望特別大,因為爸爸去世了,媽媽一個人養家,供她上學,高考前她媽媽就一直對她說,你就是媽媽的希望,媽媽的一切都給你了,你一定要爭氣啊!高考剛結束的那天晚上就跳樓了,她媽的希望沒了。但是她真的解脫了。看到英子就想到她......

你以為孩子自殺是因為成績?其實不然,因為心理學家認為,相較於學習成績,孩子更看重父母對他們的感受,也就是父母對他們的愛。

正因為孩子更看重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剛開始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在成績方面讓父母滿意。

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權威。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告訴我們,權威是影響一個人最具殺傷力的方式,因為權威,所以我們習慣於服從。

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剛開始也的確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只是在一次次的教育和自我心理暗示中,我們成為了權威的附庸。

當孩子長大之後,如果父母安排的不是他想要的,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衝突。表面上看是孩子出了問題,其實是父母出了問題。

因為當父母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去實現的時候,有三個明顯的惡果:

1、焦慮成為孩子壓力的一部分

這種壓力是做父母的很難體會到的,因為意識不到,所以才會不停轉嫁自己的焦慮情緒;理解和控制情緒需要“智慧”,心理學家彼得·薩洛維和約翰·梅耶將這種能力稱為“情緒智能”。

做父母的的要學會訓練自己的情緒智能,做到不僅可以命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還可以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並且減少對自己焦慮的不必要表達。

2、孩子變的不懂得尊重別人

很多時候,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尊重他人,其實是因為他們過去總是干涉孩子的決定和選擇,是他們自己不尊重孩子,所以孩子才變成了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3、孩子的行動力來自於外部

一個最明顯的惡果就是,如果父母過多地干涉孩子的學習,會讓孩子由主動學習變為被動學習,甚至變成機械地“為父母而學”,自己根本享受不到學習本身的樂趣。

這樣,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完全是外在的,他的行動力不是來自內在而是來自外部他人。

《小歡喜》大結局,黃磊收到女兒多多暖心點評,宋倩式父母被罵慘

三、有效緩解父母的焦慮和孩子的壓力的方法

第一,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成長。

做父母的的,不是喜歡命令孩子去做他們要求做的事就是包辦孩子的一切,孩子痛苦,他們辛苦,因為彼此都不自由。

對此,武志紅老師的建議是:嘗試著和孩子定一個行為基線,基線以內都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基線以外再提供幫助。

很多父母不容許孩子有自己的祕密,就像是宋倩對英子,心理學認為,沒有祕密的孩子是永遠不會長大的,如果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做主,你得到的將不再是一個願意和你交心的孩子。

第二,父母要注重自我成長。

像是很多父母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自己不上進,卻偏偏要求孩子上進,自己沒考上清華,卻要求自己的孩子上清華。

表面上看他們是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愛比較和成長的焦慮,他們也知道孩子的問題反映的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只是,相較於自己改變來說,逼著孩子改變似乎來得更實際,也更容易,只是他們忘了,孩子也會長大,不可能永遠受他們的控制。

與其拿著大棒追在孩子背後逼迫孩子改變,不如先從自己做起,因為上行下效,以身作則,才是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像是黃磊所說的那樣:“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

第三,學會理解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與尊重。

在高壓成長的孩子是發揮不出自己的最佳狀態的,不僅發揮不出,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失眠、抑鬱。

就像是黃磊所說的那樣: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祕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

學會理解孩子,出問題的時候與孩子認真溝通,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與尊重,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說,父母會對你產生某種期待嗎?你的壓力如何?


參考資料:《為何家會傷人》

主筆:郭家心理姐

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自己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要不要關注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