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頰河的古代變遷

馬頰河是一條很古老的河道,為禹疏九河之一。因上闊下狹,狀如馬頰而得名。數千年來,滄桑屢變,古河已堙,故道難尋。現代的馬頰河,非禹疏九河之馬頰,而是唐代為宣洩黃河洪澇,把篤馬河、鬲津河和屯氏別河聯通起來,開挖的一條分洩黃水的新河道,冠以古河之名,始稱馬頰河。據史書記載,它又稱篤馬河、屯氏別河、二股河、無棣河、覆釜河。馬頰河由於受黃河決口、南北大運河的開挖、引水濟運和減河分洪等影響,歷史變遷與治理頻繁,在此將其古貌簡記之。

秦漢時期的魯北古河

周秦之前,魯北地區古代河流除有漯川、漳河和黃河外,還有胡蘇、鬲津、篤馬、覆釜、鉤盤五河(多屬禹疏之河)。據《漢書·地理志》載:“平原(郡)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漢書中所稱的古篤馬河,俗名淇溝河,即唐代以後的馬頰河,源出河南浚縣黑羊山,東北流徑濮陽、清豐北,至朝城入山東境,又東北經莘縣、冠縣間、堂邑北、清平北、高唐北、平原南、德縣南、無棣北,又東北至沾化境會覆釜古河,於石橋(無棣縣境東北)海口入海。古代篤馬河與唐代馬頰河不同之點,上源較遠,中下游稍偏南。

自東周黃河大徙後,直到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北出漳衛達613年之久,造成篤馬河重大變遷。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黃河決口於館陶沙丘堰,刷出一條屯氏河,東北流經今臨清西南、清河、冀縣、滄州一帶。漢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黃河在靈縣(今高唐縣)嗚瀆口潰決,衝出一條嗚瀆河,又穿過屯別河,此出為屯氏別河,在今恩縣以西分為南北二支,南支稱屯氏別河南瀆,在平原、樂陵間,沿篤馬河東北流至無棣、沾化一帶,又沿鉤盤河東流入渤海;北支叫屯氏別河北瀆,經今平原、德縣、樂陵、無棣以北入海。

唐朝馬頰河的開挖

進入唐朝後,黃河水患頻繁,在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武則天當權時,為分洩黃河洪水,在河南清豐以東開挖了馬頰河,當時叫“新河”,走向大體與黃河平行。“唐代馬頰河”從此代替古代的篤馬河,在歷史上又稱“唐故大河北支”。《大清一統志》說:“唐時馬頰河出澶州、清豐界”,就其分黃作用來說,馬頰河當出於濮陽、清豐間的黃河故道,由此東北流,經今清豐北,又東北經南樂北進入山東境,又東北經冠縣、莘縣間,又東北經堂邑、清平以北,又東北經高唐、夏津間,又東北經平原以西、德縣以北,樂陵之南,無棣之北,至月河海口注入渤海。從流徑路線看,在平原以上基本沿行了篤馬河故道,平原、德縣之間沿行了漢代屯氏別河北瀆的一段,而以下則沿行了古鬲津河的下游,較古篤馬河的出海路線略向北移。從此,不僅濮陽以西古篤馬河的上源完全湮沒,而且使平原、德州間的古篤馬河行於馬頰河之南,終於演變為馬頰河的支流。

宋代的馬頰河

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黃河在橫隴潰決,商胡堵口後,曾有李仲昌建議在商胡決口以下的黃河新河段與舊河段之間開六塔河,引北流重歸橫隴故道,六塔河起自清豐縣西南15公里之商胡,經濮陽東北的六塔集,東至清豐縣境沿赤河通橫隴故道。宋仁宗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黃河又決於商胡以下的魏郡第六埽,向東北衝出一條新河名二股河(宋人稱為“東流”),經今南樂、朝城、館陶縣,沿行65公里注入唐故大河北支(即唐開馬頰河),經高唐、平原、德縣、樂陵、無棣等縣流入渤海。至樂陵以下還曾會鬲津入海。

明清時期的治理

據《清史稿》和《清實錄》記載,山東巡撫和河道總督還曾迭次上疏朝廷,要求挑浚暢通馬頰河,以渲洩水災。乾隆二十五年(1760)山東巡撫阿爾泰疏言,查濟東泰武之老黃河、馬頰、徒駭、鬲津、沙河,兗沂曹之氵光、涑泗、順堤、百花等河,現經挑浚,共計六十餘條,皆節節疏通,暢流無滯;光緒八年(1882)給事郎中鄭傅元奏:山東自黃河北徙以來,險工疊出,一值伏秋盛漲,有沖決之患,惟有將馬頰、徒駭、鉤盤、鬲津通海諸河道,力籌挑浚。等等。

民國時期對馬頰河的疏浚

民國初,馬頰河出慶雲縣界至棗園橋入無棣縣境,又東北行,經車鎮南、馬谷山(碣石)南、下泊頭北,於月河口黑詫鋪入渤海。此段河道,南鄰徒駭,北望鬲津。其上部東岸,殘存斷續堤防,名曰青龍堤,亦稱王家堰,斷堤以東,有兩條古河。一為蕭米河,出馬頰河東流入海,相傳宋朝為轉運漕糧所挖。一為覆釜河,分二支,一支匯入秦口河;一支直趨套兒河入海,幹流入海處,建有高臺燈塔,為過往船隻導航指路。從此乘舟,可南至登、萊,北抵天津,橫渡渤海至山海關。此處舊為漕運要道,商船輻輳,輪番往來,沿海舟楫、漁鋪、鹽灘以千百計。

馬頰河的現狀

1972年馬頰河的擴大治理工程全部結束。馬頰河屬於海河流域,是魯北地區的主要排澇行洪骨幹河道之一,位於黃河下游左岸,南以徒駭、德惠新河為界,北鄰漳衛河。( 王崇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