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偏關)

偏頭關,西臨黃河,東連大同盆地,南枕汾河、桑乾河之源頭管涔山,北接河套平原土默川,為明代萬里長城九邊重鎮之一,也是山西鎮總兵駐地。據文獻記載,在夏代,偏關為禹貢冀州的區域,商代為氐方國,到了西周屬燕國,東周歸晉。春秋戰國為趙國的林胡。兩漢時期為西河郡美稷縣,隋為幷州開陽縣,唐為嵐州(山西今岢嵐縣)下轄的一個鎮子,名唐隆鎮。元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改名為偏頭關。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老牛灣

有明一代,自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鎮西衝指揮張賢移建偏頭關於西河原平,屬於三關鎮,置鎮西衛,設總兵官,駐兵萬餘,大修邊政,成為了九寨屏藩之重鎮。偏頭關管轄的長城,西起山西保德黃河岸,沿黃河東岸經河曲縣,偏關縣到達老牛灣,然後東到內蒙古清水河縣的丫角山,這條線為明代的大邊,又稱“大邊長城或外邊長城”。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老牛灣

從內蒙古清水河(內蒙古)口子上村起,往南延伸,經偏關的老營壘、寧武關(山西寧武縣)、雁門關(山西代縣)、平型關(山西靈丘縣)、龍泉關(河北阜平縣)、井徑關(河北井徑縣)到和順縣以東的黃榆嶺,此為內邊,又名“內邊長城”,內外兩邊長城共計長達1600裡,山西鎮統轄偏關、寧武關、雁門關“外三關”以及三十九堡,十九隘口。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長城

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偏頭關為歷代民族戰爭提供了一個絕妙的舞臺,偏關境內長城密佈,縱橫交錯,其中有北魏長城、北齊長城、明代的內、外長城、黃河邊牆長城、二邊、三邊、四邊,共計古堡49個,烽墩達2000多座。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今偏關縣城)

偏頭關舊城在今天偏關的城東北,整個城垣散佈在東仰西府的山樑上,故名“偏頭砦(音寨)”。現今東部城牆牆體仍存,上建有玉皇廟,為偏頭關八景之一,名“玉清真境”。西部已經被今天偏關市區所覆蓋,中部在明代建城時就東溝河改道就已經毀掉了,其西門在今天的樂門街“大圪洞”處,東西大約800米,南北依山就勢,寬窄不一。偏關縣就是因為地勢而形制很不規則,象一隻頭枕塔梁山,臥於關河岸邊的巨型犀牛,故而又稱“犀牛望月”城。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關文峰塔

偏頭關城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1390),至明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六年(1598),歷經208年的新建,使得偏頭關城規模大備。明武宗朱厚照十三年秋,武宗從大同西巡由老營壘至南門入城,不禁發出“此偏關頭創之不易,守之為難”的感慨。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老營壘

現在的偏頭關,已經成為了一座欣欣向榮的縣城。南城門極其城樓修繕一新,成為了偏頭關的標誌性建築,與關城臨近的南門外已經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並且大多是仿古建築,與關城風貌和諧統一。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最為宏偉的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重要標誌,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的瑰寶,而偏頭關無疑是這個文化鏈條裡重要一份子,不可缺失一份子。

萬里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偏頭關

偏頭關長城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