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在南水北調穿黃博物館,媒體採訪團登高遠望,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入水口、出水口盡收眼底,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褚鵬告訴記者,這次從北京來到鄭州,能夠親眼目睹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內心特別激動,“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區,以前飲用的是地下水,水質雖有保證,礦物質沉澱相對較多。自從喝上了南水北調的水,水質更有保障了,過濾壺也下崗了。”“現在,我們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幕後是這麼多人多年奮戰的結果。”褚鵬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定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丹江水,讓我們甜到了心裡,“毛主席當年的設想現在終於成為現實,今天來鄭州能夠有幸看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真的是不虛此行。”

美麗鄉村裡的團圓夜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在南水北調穿黃博物館,媒體採訪團登高遠望,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入水口、出水口盡收眼底,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褚鵬告訴記者,這次從北京來到鄭州,能夠親眼目睹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內心特別激動,“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區,以前飲用的是地下水,水質雖有保證,礦物質沉澱相對較多。自從喝上了南水北調的水,水質更有保障了,過濾壺也下崗了。”“現在,我們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幕後是這麼多人多年奮戰的結果。”褚鵬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定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丹江水,讓我們甜到了心裡,“毛主席當年的設想現在終於成為現實,今天來鄭州能夠有幸看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真的是不虛此行。”

美麗鄉村裡的團圓夜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在南水北調穿黃博物館,媒體採訪團登高遠望,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入水口、出水口盡收眼底,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褚鵬告訴記者,這次從北京來到鄭州,能夠親眼目睹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內心特別激動,“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區,以前飲用的是地下水,水質雖有保證,礦物質沉澱相對較多。自從喝上了南水北調的水,水質更有保障了,過濾壺也下崗了。”“現在,我們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幕後是這麼多人多年奮戰的結果。”褚鵬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定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丹江水,讓我們甜到了心裡,“毛主席當年的設想現在終於成為現實,今天來鄭州能夠有幸看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真的是不虛此行。”

美麗鄉村裡的團圓夜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中秋月圓夜,石榴樹被壓彎了枝,月餅被端上了桌,新密市黃固寺村文化廣場上,歌聲、笑聲、掌聲不斷,來自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媒體採訪團代表與當地農民相聚一堂,共度中秋佳節,共話民族一家親。

黃固寺村是“中國十大美麗鄉村”。在村黨委的帶領下,村裡從綠色高效生態農業入手,拉開了產業振興的大幕。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在南水北調穿黃博物館,媒體採訪團登高遠望,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入水口、出水口盡收眼底,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褚鵬告訴記者,這次從北京來到鄭州,能夠親眼目睹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內心特別激動,“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區,以前飲用的是地下水,水質雖有保證,礦物質沉澱相對較多。自從喝上了南水北調的水,水質更有保障了,過濾壺也下崗了。”“現在,我們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幕後是這麼多人多年奮戰的結果。”褚鵬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定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丹江水,讓我們甜到了心裡,“毛主席當年的設想現在終於成為現實,今天來鄭州能夠有幸看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真的是不虛此行。”

美麗鄉村裡的團圓夜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中秋月圓夜,石榴樹被壓彎了枝,月餅被端上了桌,新密市黃固寺村文化廣場上,歌聲、笑聲、掌聲不斷,來自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媒體採訪團代表與當地農民相聚一堂,共度中秋佳節,共話民族一家親。

黃固寺村是“中國十大美麗鄉村”。在村黨委的帶領下,村裡從綠色高效生態農業入手,拉開了產業振興的大幕。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目前,黃固寺村擁有鄭州普泰高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神龍香包手工藝有限公司、寶寶康服裝有限公司等各類企業13家;修建集蓄水、灌溉、觀賞、遊樂為一體的微水湖遊覽區;建成安全飲用水廠、汙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等;興建農民休閒娛樂文化公園7處,生態片林650畝,林木花卉覆蓋率達到了50%。

如今,村民不出家門就可以實現就業,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小洋房,村子裡小橋、流水、垂柳、鮮花……漫步在村中小道,儼然置身“遊園景區”。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全國各地媒體齊聚鄭州報道這一盛會,賽事間隙,鄭州市委宣傳部組織參會媒體走進鄭州,看城市發展、看鄉村振興,展示鄭州70年來社會發展新成就、新氣象!

生態綠道建設

在鄭州,綠道已成為一種別樣的風景。對於市民來說,綠道是一種大自在,能像在景區一樣賞花遊玩,像在馬路上一樣騎車通過,像在公園裡一樣快步健身,是一種照進現實的生態夢想。截止目前,“兩環三十一放射”完成生態廊道建設69條、總長度3588公里,綠化面積3億平方米,建成人行步道362.2公里,自行車道382.1公里,公建綜合體151個,公交港灣214個,廣場741個,公廁140個。綠道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把公園、遊園、郊野公園、風景區、博物館串聯成線。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鄭州生態廊道建設,津雲傳媒體育記者謝力強激動得說:“鄭州頭一次見到生態廊道,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是長度、寬度,包括它栽種的花草樹木,品種非常豐富,這體現了鄭州經濟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速度。”

探尋黃河文化之窗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氣候等自然概況,燦爛的黃河文化以及歷代水旱災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開發的遠景規劃等內容。在這裡,既能瞭解黃河的自然概況、泥沙特點、洪水規律等等,同時還可以從展覽中瞭解古代的治河方略以及歷代治河名家的事蹟。2012年9月27日,位於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的新館全面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弘揚黃河歷史文化,傳播水利科學知識,宣傳人民治黃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場所。被海內外觀眾譽為“黃河巨龍的縮影”。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參觀完黃河博物館,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李蓓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到鄭州,看到了鄭州日新月異的變化,非常高興。對於鄭州的接待工作、城市的規劃、後勤的保障,感覺到了鄭州可以比肩大城市。今天參觀黃河博物館,館內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手段,體現了黃河這麼多年的變遷、保護等,使自己更加深入瞭解黃河歷史。整個黃河的變遷史不僅代表河南、鄭州,更多的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發展史,這次參觀給她不少啟發。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古柏渡位於滎陽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鎮境內,西接虎牢關,東連飛龍頂、漢霸二王城、桃花峪旅遊區,北瀕滔滔黃河,南界茸茸川原。過去古柏蒼翠,綠樹掩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南水北調工程穿越黃河之處。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古柏渡飛黃旅遊區融黃河文化、滎陽曆史文化、國家水利文化和沙漠草原風情於一身,集項目體驗、休閒觀光、文化科普為一體,是鄭州近郊首選的旅遊度假聖地。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在南水北調穿黃博物館,媒體採訪團登高遠望,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入水口、出水口盡收眼底,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褚鵬告訴記者,這次從北京來到鄭州,能夠親眼目睹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內心特別激動,“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區,以前飲用的是地下水,水質雖有保證,礦物質沉澱相對較多。自從喝上了南水北調的水,水質更有保障了,過濾壺也下崗了。”“現在,我們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幕後是這麼多人多年奮戰的結果。”褚鵬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一定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丹江水,讓我們甜到了心裡,“毛主席當年的設想現在終於成為現實,今天來鄭州能夠有幸看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真的是不虛此行。”

美麗鄉村裡的團圓夜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中秋月圓夜,石榴樹被壓彎了枝,月餅被端上了桌,新密市黃固寺村文化廣場上,歌聲、笑聲、掌聲不斷,來自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媒體採訪團代表與當地農民相聚一堂,共度中秋佳節,共話民族一家親。

黃固寺村是“中國十大美麗鄉村”。在村黨委的帶領下,村裡從綠色高效生態農業入手,拉開了產業振興的大幕。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目前,黃固寺村擁有鄭州普泰高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神龍香包手工藝有限公司、寶寶康服裝有限公司等各類企業13家;修建集蓄水、灌溉、觀賞、遊樂為一體的微水湖遊覽區;建成安全飲用水廠、汙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等;興建農民休閒娛樂文化公園7處,生態片林650畝,林木花卉覆蓋率達到了50%。

如今,村民不出家門就可以實現就業,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小洋房,村子裡小橋、流水、垂柳、鮮花……漫步在村中小道,儼然置身“遊園景區”。


全國媒體記者說:探尋黃河之魂 看鄭州新氣象


“來到這裡看到村民住小樓,真的挺震撼的。當地的服裝加工企業以及一些手工產業都是實打實的為農民增收,並且解決了一些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來自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務中心宣傳部王喆在參觀了村裡幾個企業後深有感觸,“其實鄉村振興也是河南鄭州發展的一個縮影。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我認為以現在的發展勢頭,河南會越來越好!鄭州也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來源:鄭州電視臺新聞客戶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