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cxlxc1509)整理,所有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cxlxc1509)整理,所有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cxlxc1509)整理,所有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的,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戰法”兩字即可,會分享給大家。

鵬潤系大事記

"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cxlxc1509)整理,所有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的,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戰法”兩字即可,會分享給大家。

鵬潤系大事記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1986年,在外經商一年後,黃光裕同其兄黃俊欽離開內蒙古,來到北京,在珠市口承包了一家門面,開始經營“國美服裝店”。

1987年,兄弟兩人摘下了服裝店的招牌,保留了“國美”這個名字,開始經營電器,成為國美集團的發端。由於經營得法,到1992年,國美幾家門店的銷售額達到2億元。

1993年,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不久後,兄弟二人因理念不同分家,黃俊欽轉戰房地產業,黃光裕則繼續經營國美電器。

1997年,國美試水房地產市場,第一個項目鵬潤家園正式奠基。

1999年,國美開始了向全國擴張的步伐,在天津、上海等地開設多家連鎖店,同時開始觸及商業房地產市場。同年,黃光裕成立中國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開始涉足資本運作。

2000年12月,國美繼續其全國化戰略。同年,黃光裕參股香港上市公司“京華自動化”。

2001年,鵬泰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同年,黃光裕旗下的中國鵬潤借殼“京華自動化”在香港成功上市。同年,黃光裕憑藉麾下多個項目及上市公司,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以15億元人民幣身家名列第27位。

2002年3月,“京華自動化”正式更名為“中國鵬潤”。同年11月17日,鵬泰投資入主內蒙古寧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成功擁有大陸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3年2月,國美成為中國家電零售企業銷售額第一,在連鎖經營企業中排名第四。同年,國美在全國的直營門店超過百家。

2004年6月,黃光裕將國美電器的94家門店,以88億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自己控制的中國鵬潤,完成了國美電器在香港的上市。交易完成後,黃光裕對中國鵬潤的持股量由66.9%猛增至74.9%。

2004年9月,“中國鵬潤”更名為“國美電器”,國美在香港股市首發成功,募集到12億港元。其後,黃光裕開始逐步減持套現,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2004年10月,黃光裕以105億元資產榮登“胡潤百富榜”榜首,成為中國首富。同年11月,黃光裕當選“2004中國十大營銷人物”。

2005年年初,黃光裕在國美地產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昊天地產、國美置業和尊爵地產。零售和房地產最終成為黃光裕商業帝國的兩大支柱產業。

2005年4月28日,國美以1億元收購哈爾濱黑天鵝電器品牌及其全部網絡;11月,收購江蘇金太陽家電品牌及其全部網絡、武漢中商家電品牌及其全部網絡。同年,黃光裕以140億元人民幣身家蟬聯中國首富。

2005年12月7日,黃光裕旗下的鵬泰投資開始入手上市公司中關村,對其進行股改重組。

2006年4月開始,鵬泰投資共計出資1.55億元購入中關村29.58%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隨後鵬泰投資又陸續注資,前後多達9億元。

2006年7月,國美電器宣佈以53億港元的價格,以換股加現金的方式收購在香港上市的永樂電器。11月22日舉行合併慶典,由黃光裕任合併後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曉任集團總裁。

2007年12月,國美以36.5億元全面託管大中電器。

2008年,鵬潤系共花費6.7億元資金收購三聯商社19.7%的股權,併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08年10月,黃光裕以430億元身家第三次榮登“胡潤富豪榜”。

2008年11月,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接受警方調查,國美首席財務官周亞飛一同接受調查。隨後,其兄黃俊欽、中關村董事長許鍾民也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北京警方帶走調查。

2009年1月18日,國美電器在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通稱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稱,黃光裕辭去董事職務,終止董事會主席的身份,同時由陳曉接任董事局主席,併兼任行政總裁。

"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cxlxc1509)整理,所有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的,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戰法”兩字即可,會分享給大家。

鵬潤系大事記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1986年,在外經商一年後,黃光裕同其兄黃俊欽離開內蒙古,來到北京,在珠市口承包了一家門面,開始經營“國美服裝店”。

1987年,兄弟兩人摘下了服裝店的招牌,保留了“國美”這個名字,開始經營電器,成為國美集團的發端。由於經營得法,到1992年,國美幾家門店的銷售額達到2億元。

1993年,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不久後,兄弟二人因理念不同分家,黃俊欽轉戰房地產業,黃光裕則繼續經營國美電器。

1997年,國美試水房地產市場,第一個項目鵬潤家園正式奠基。

1999年,國美開始了向全國擴張的步伐,在天津、上海等地開設多家連鎖店,同時開始觸及商業房地產市場。同年,黃光裕成立中國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開始涉足資本運作。

2000年12月,國美繼續其全國化戰略。同年,黃光裕參股香港上市公司“京華自動化”。

2001年,鵬泰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同年,黃光裕旗下的中國鵬潤借殼“京華自動化”在香港成功上市。同年,黃光裕憑藉麾下多個項目及上市公司,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以15億元人民幣身家名列第27位。

2002年3月,“京華自動化”正式更名為“中國鵬潤”。同年11月17日,鵬泰投資入主內蒙古寧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成功擁有大陸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3年2月,國美成為中國家電零售企業銷售額第一,在連鎖經營企業中排名第四。同年,國美在全國的直營門店超過百家。

2004年6月,黃光裕將國美電器的94家門店,以88億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自己控制的中國鵬潤,完成了國美電器在香港的上市。交易完成後,黃光裕對中國鵬潤的持股量由66.9%猛增至74.9%。

2004年9月,“中國鵬潤”更名為“國美電器”,國美在香港股市首發成功,募集到12億港元。其後,黃光裕開始逐步減持套現,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2004年10月,黃光裕以105億元資產榮登“胡潤百富榜”榜首,成為中國首富。同年11月,黃光裕當選“2004中國十大營銷人物”。

2005年年初,黃光裕在國美地產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昊天地產、國美置業和尊爵地產。零售和房地產最終成為黃光裕商業帝國的兩大支柱產業。

2005年4月28日,國美以1億元收購哈爾濱黑天鵝電器品牌及其全部網絡;11月,收購江蘇金太陽家電品牌及其全部網絡、武漢中商家電品牌及其全部網絡。同年,黃光裕以140億元人民幣身家蟬聯中國首富。

2005年12月7日,黃光裕旗下的鵬泰投資開始入手上市公司中關村,對其進行股改重組。

2006年4月開始,鵬泰投資共計出資1.55億元購入中關村29.58%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隨後鵬泰投資又陸續注資,前後多達9億元。

2006年7月,國美電器宣佈以53億港元的價格,以換股加現金的方式收購在香港上市的永樂電器。11月22日舉行合併慶典,由黃光裕任合併後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曉任集團總裁。

2007年12月,國美以36.5億元全面託管大中電器。

2008年,鵬潤系共花費6.7億元資金收購三聯商社19.7%的股權,併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08年10月,黃光裕以430億元身家第三次榮登“胡潤富豪榜”。

2008年11月,黃光裕因涉嫌經濟犯罪接受警方調查,國美首席財務官周亞飛一同接受調查。隨後,其兄黃俊欽、中關村董事長許鍾民也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北京警方帶走調查。

2009年1月18日,國美電器在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通稱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稱,黃光裕辭去董事職務,終止董事會主席的身份,同時由陳曉接任董事局主席,併兼任行政總裁。

A股十大牛人——鵬潤系黃光裕上篇

黃光裕的成功,是時代與制度的產物。

鵬潤系的失敗,同樣是時代與制度的產物。

對國美的觀察,就是對商業規則演變的觀察。

對黃光裕的思考,就是對中國企業家行為模式的思考。

國美與黃光裕的資本故事,是經濟制度改革過程中最鮮活的標本。

這是一個只有在童話或神話傳說中才能看到的故事。

一個來自遙遠鄉下的少年,在一片全然陌生的土地上白手起家。在渾然無序的時代,他深信強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於是,在他的整個青年時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少年如何憑藉渾然天成的智慧,以狡黠而遊移的手段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帝國,將競爭對手一一收歸麾下,最終三度成為這個國家最富有的人。他以獨有的魅力與強勢,成為一代人的崇拜對象。

但是,這個帝國的締造者,最終還是失陷在他的帝國中。他的狡黠與機變衝撞了法律的藩籬,令自己成了一個深陷囹圄的罪犯。

這實在是一個太過跌宕起伏的故事。當如此戲劇化的情節發生在我們身邊時,即便多年過後,我們仍然可以感到餘味深沉。

一個廣東人的北漂故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鵬潤系”不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詞彙,可是構成這個系族的主要成員,卻有一個人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國美。直到今天,國美都是中國市場上備受人們認可的電器零售賣場。如果要追溯這家企業的歷史,那麼1987年應當被視為它的開始。

1987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長達9年。在民營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政治氣氛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對致富的渴望,對物質享受的更高追求。這種變化,開始將中國人的生活引向一個全新的境界。

1987年3月,北京珠市口國美服裝店老闆黃光裕突然作出了一個決定:讓服裝店轉行賣電器。在此之前,這家小服裝店一直是服裝和電器混合經營,結果服裝的銷路始終不佳,而家用電器的銷路卻出乎意料的好。這種小狀況最終成為一家偉大企業誕生的契機。

此時的黃光裕是一個18歲的少年。他出生在廣東汕頭的一個小村子,自幼家境貧困,甚至連家裡招待客人都要出去賒米借菜。為了貼補家用,幼年時代的黃光裕不得不做一些撿廢品之類的零工。1985年,初中還沒畢業的黃光裕跟著大他4歲的哥哥離家做買賣。兄弟倆帶著一堆走私來的電子錶、錄音機一路北上,在內蒙古兜售一空,竟然賺了幾千元錢。1986年,夢想著幹一番大事業的黃光裕來到了北京,在很偶然的情況下,他找到了一家位於前門珠市口東大街的服裝店。經過商量,黃氏兄弟包下了這家一百平方米的店面,正式做起了服裝生意。那時,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廣東地區的港式服裝開始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做服裝生意有面料、款式和季節的講究,這些問題常常讓批來的衣服成為滯銷貨。有過電器銷售經驗的黃氏兄弟,便很自然地想到了混業經營電器的辦法。黃光裕的老家地處潮汕,彼時雖然貧窮,卻因為瀕海又靠近深圳經濟特區,因此有著數量眾多、物美價廉的走私家電。而在物質上剛剛富裕起來的北京市民,家庭消費也開始逐漸復甦,電器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緊俏商品。可以說,黃氏兄弟趕上了一個非常理想的時機。

當時的國美服裝店,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厚的根底,黃光裕兄弟敢於將經營領域轉向電器,主要原因仍然在於他們對形勢的準確判斷。1987年3月,服裝店的牌子被摘下,國美的名字卻被保留了下來。而這時,兄弟倆手頭的資金已經告罄,用什麼進貨,進了貨後會不會被查封,對這些問題,二人心裡都沒有底。那時在北京,像國美這樣的小電器店足有上百家,競爭壓力很大。不過,黃光裕對此卻有他自己的辦法。他找到一群潮汕老鄉,對他們講明自己在資金上有困難,於是,這些朋友、老鄉們便允許他先拿貨,等到賣出之後再付款。黃光裕又小心翼翼地選擇那些已經補辦了合法手續的走私家電賣家,他們甚至能提供正規的發票,因此工商部門對其也較少糾纏。日後,黃光裕也頗為無奈地承認:“那時候沒能力,也沒資格去認識有背景的人,你歲數那麼小,去跟局長說話,別人認為你是小孩,誰跟你說話!”從日後來看,黃光裕當時的辦法可謂英明。用走私貨品保證了低成本的同時,店鋪又不會因為這種不合法的行為而遭受查處,國美因此獲得了相當旺盛的生命力。

黃光裕與其兄在經營上另一個堪稱英明的辦法是堅持零售與薄利的路子。20世紀80年代後期,無論是國有商場還是個體小店,只要手裡有家電就完全不必發愁銷路,因此許多商場都拼命加價。黃光裕經過觀察,認為國美的資本少、渠道窄,不宜大批進貨、長期存放,因此只要有錢可賺,就可以賣給消費者。這一策略為國美帶來了非常穩定而豐厚的現金流,日後黃光裕進軍資本市場時,這時的積累正是他最大的優勢之一。

在對進貨的掌控上,黃光裕則採用了貨源監控的辦法。他在國美位於廣東的主要貨源地都安排了人手。在1987年夏天發生的電器大戰中,黃光裕甚至親自騎上自行車,頂著高溫穿梭於北京各個網點,為的是得到競爭對手的商品信息。因此,任何價格上發生的變化,國美總是能夠及時作出調整,而那些國有商場卻死守定價一成不變,自然損失大量客戶。

在開業後不久,黃光裕突然想到,可以用打廣告的方式來為國美電器店作宣傳。於是,他跑到《北京晚報》,花了幾十元錢在市場集錦欄打出一則“買電器,到國美”的廣告。這條只標有店址、電話和乘車線路的廣告在晚報上刊出後,居然效果不凡,在幾天之內店裡的銷量猛增了100多件。

嚐到甜頭的黃光裕立刻意識到了廣告的威力。1987年7月,他分別找到《北京日報》和《北京晚報》,要求在報紙的空白中縫上打廣告。廣告最頂端是簡潔明快的“買電器,到國美”廣告語,同時堅持每週刊登各類電器的最新價格,廣告儼然成為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市場手冊。在今天看來,這樣的手段說不上新穎,然而在彼時,國人對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掉的貨才要打廣告”的階段,黃光裕的做法確實是獨特之舉。當其他經營者紛紛醒悟並試圖效仿的時候,卻發現國美電器店早就趁著價格便宜,一口氣簽下了10年的廣告合同。只有初中文化的黃光裕在營銷上的天才表現,實在令人由衷欽佩。日後,他十分得意地對記者說:“在報紙上打電器廣告,我是第一個;電器廠商和零售店聯合打廣告,我是第一個;廠商提供樣品展示,國美是第一家;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櫃,國美還是第一家。後來,這些都是家電賣場的標準模式。”

黃光裕日後在資本市場上所展現出來的機變與才幹,就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細節來說明。在電器店掛牌後不久,各種註冊手續和裝修就耗盡了他幾萬元本錢,而能從老鄉那裡拿來的貨數量又很有限,稀少的貨品讓櫃檯裡顯得空空蕩蕩,實在撐不起一家上下兩層的店面。最後,黃光裕非常機靈地想出一個主意—他找來許多大大小小的家電紙箱,擺在店鋪的貨架子上,同時把為數不多的貨物當成樣品,擺在櫃檯的顯眼處。這一招瞞天過海竟然奏效,來來往往的顧客看到紙箱,都以為國美貨源豐富卻又供不應求。黃光裕藉機推出預定業務,在短短一個春節假期便成功地銷售出大批家電,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資金問題。

黃光裕真正的好運氣,開始於1988年。

1988年3月,中央政府宣佈取消物價雙軌制,進行“物價闖關”。這種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嘗試,很快便處於失控狀態,各地物價瘋漲。與此相伴的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根據國家物價局相關檔案的記載:“1988年成為了我國自1950年以來,物價上漲幅度最大、通貨膨脹明顯加劇的一年。”這樣的情形,自然引發了公眾的恐慌心理,繼而引發了社會上的大規模搶購風潮。根據當時報紙的記錄:“人們像昏了頭一樣,見東西就買,既搶購保值商品,也搶購基本消費品,連滯銷的都不放過,電視機有圖像就抱,電風扇能轉就買,電冰箱有冷氣就要。”

在這樣的搶購熱潮下,所有電器工廠的存貨不分型號、款式,都被迅速拉出庫房,擺上零售商場的櫃檯。國美的生意也因此變得熱火朝天。從5月份開始的整個夏天裡,被視為最佳保值商品的電器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電器價格竟然能在一天之內連漲三級,一臺彩電即使從400元漲到

2000元,仍然有人為其大打出手。通貨膨脹誘發搶購風,得意的是喜笑顏開的家電零售商家,國美自然也狠賺了一筆。

在這次搶購熱潮中,各個商家都大量囤貨,國美也拿出了全部的流動資金囤貨。但當國美庫房真的被堆滿的時候,黃氏兄弟卻突然產生了不祥的預感,兩人最終決定,國美率先開倉低價放貨,用低廉的價格將庫存售盡。果然,第二年經濟形勢驟然冷卻,商品從熱銷陡然成為滯銷。到1988年11月,全國彩電庫存量就增加到了172萬臺,那些大量囤積的商家來不及反應,便遭到了滅頂之災。

精打細算加上好運氣,讓國美如同滾雪球一般成長,而經濟的發展大勢最終成就了國美。在此後兩三年的時間裡,國美在北京陸續增開了數家分店。到1992年,國美幾家電器店的銷售額已達2億元。放眼全國,如日中天的健力寶產值剛剛突破10億元,許多日後名聲大振的企業,此時還處在舉步維艱的創業階段,而黃光裕以區區幾家門店便斬獲如此戰績,一下子坐穩了家電零售業大佬的寶座。

資本市場裡的新兵

在1999年之前,黃光裕從未想過與資本市場發生聯繫。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黃光裕將國美做成了國內一等一的家電連鎖賣場企業,然而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黃氏兄弟因為投資觀念上的差異,最終分道揚鑣。哥哥黃俊欽另立門戶,成立了新恆基地產公司。對此,黃光裕後來的解釋是:“黃俊欽的想法很不錯,他現在做IT、房地產、資本運營三塊。我們有各自的市場定位、發展方向和經營方法,應該說是兩個趨勢。”

從後來的事實看,黃光裕的說法顯然不大貼切,因為就在分家三年之後,他就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這家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國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美地產)正是後來鵬潤地產的前身。而黃光裕在資本運營方面折騰出來的動靜,一點兒都不遜色於其兄。

1996年,中國的房地產業剛剛露出一絲苗頭,在中央提出把住宅產業化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後,一直半死不活的房地產業頓時來到了一個轉折點。這個時候,一些企業紛紛將資金投入房產領域,如日後在資本市場上威風八面的泰躍系,正是在這一時期完成了企業的定性。商業嗅覺敏銳的黃光裕無疑看到了這一趨勢。他先是成立了專門的房地產公司,隨後又親自敲定地產項目,很快,國美就擬定了進軍房地產行業的戰略。

日後,國美的研究者們認為,這其實正是黃光裕最終涉足資本市場的原因:他實在是一個富於賭博氣質的商人。日積月累式的家電連鎖儘管利潤穩定,卻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一擲千金的地產項目才更匹配其豪爽性情。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手中的籌碼實在是太過豐厚。

1997年,國美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0億元,由於有多達數月的還款賬期,國美因此可以長時間地保持一筆豐厚的賬面資金。這樣龐大的現金流,實在是讓黃光裕心癢不已。他想要讓這筆錢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能同時提供固定資產和高利潤的房地產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多年之後,黃光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並不否認這一點:“這筆巨大的現金就在我這兒,誰也說不清它是誰的,如果不加以利用,豈不是一種機械的經商頭腦?”在房地產業取得高收益後,其利潤還可以反哺家電零售業。從這個邏輯出發,黃光裕日後進軍股市、坐莊上市公司、炒期貨等種種行為,都不過是他個人思維方式與性格的映射。

黃光裕在地產業的初次試水並不算太成功,他開發的第一個項目是位於北京西二環附近的鵬潤家園。這個前前後後投入了12億元的項目,最終卻只賣了不到20億元,遠低於同期行業內平均贏利。由於戶型偏大,儘管打出了5折的招牌,後期銷售仍然不很理想。這次試水還差一點把國美拖進資金泥潭。不過,黃光裕對此似乎並不介意,地產行業大起大落的特性,實在是太對他的胃口了。1998年底,國美買下了黃俊欽開發的寫字樓—位於北京朝陽區霄雲路26號的鵬潤大廈。直到今天,這棟位於北京最繁華商業區的32層大樓,依然是黃光裕的大本營所在地。

就在黃光裕正式進軍地產業的時候,中國商業界的環境突然發生了一些變化。隨著國有企業逐漸陷入困頓,許多國有企業的經營者開始趁機將國有企業廉價改造,這其中既有來自政府的默許,也有來自國企內部的逐利動力。最常見的就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將民營資本引入國企的上市部分,再通過多次置換、配股等手段,完成整個企業的民營化。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的老總以及活躍在證券市場上的資本炒家,也十分熱衷於這樣的遊戲。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低成本擴大企業規模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在1999年到2005年的幾年時間裡,借殼上市成為了中國資本市場上一股空前的熱浪。

在這股熱浪當中,許多資本炒家乘隙而入,以資本市場為放大器,竟能白手獲得豐厚的國有資產,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就搭建起規模宏大的企業集群。如格林柯爾的顧雛軍正是在收購了科龍集團之後,一面利用科龍的龐大現金流,一面靠科龍豐厚的固定資產做質押,在短短數年的時間內造系

成功。

對於黃光裕而言,這樣的景象無疑太過誘人。這種以資本運作來完成企業擴張的方式,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促使黃光裕進軍股市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資金。1999年,國美開始了向全國擴張的步伐,先後在天津、上海等地開設多家連鎖店。店開得太多,資金上自然吃緊。而且,國美每家店面都在那些最熱鬧的地段,在店面裝修上也儘量追求完美,其投入自然巨大。儘管國美並不缺乏資金,但僅僅靠自有資金來實現擴張,速度顯然太慢。何況,國美並不是當時國內唯一的家電連鎖賣場企業。稍晚於它創業的蘇寧電器,在這一年也開始了全國性的擴張,這給黃光裕帶來了不小壓力。

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黃光裕在1999年成立了鵬潤投資有限公司,決意進軍資本市場。日後,威風八面的“鵬潤系”正是由此開始了征戰資本市場的歷程。

和一些單純的資本炒家相比,黃光裕有很多優越的條件。正如前面所說,作為一家銷售連鎖企業的當家人,他擁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可以在任何時間調來資金投入資本市場。在一次閒談中他甚至透露:“我能提供大規模的短期融資,不過一定要限定在三個月之內,超過三個月就不行了。”除此之外,他還擁有不錯的貸款授信。黃光裕在1993年與現任妻子杜鵑結婚,後者在金融圈內擁有豐厚人脈—國美開發鵬潤家園項目遭遇資金危機時,正是在杜鵑的幫助下從銀行貸出了3億多元才擺脫困境。在鵬潤的麾下不僅有國美集團,同時還有國美地產大量可供申請貸款的項目,因此,鵬潤進軍資本市場,並不必像一些資本炒家那樣運用灰色手段。

對於資本市場與實業的關係,出身零售業的黃光裕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日後我們不難看出,儘管黃光裕專事資本運作,對零售業務很少顧及,國美集團的制度建設卻始終沒有落下。在一批職業經理人的努力下,國美逐漸成長為一家現代化的企業。日後,即使黃光裕鋃鐺入獄,國美被逼向絕境,也僅僅慌亂了片刻便恢復正常運營。

在真正嘗試著進軍資本市場之前,黃光裕本人做足了功課。據國美高層說,儘管黃光裕本人初中肄業,但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他開始大量閱讀關於資本市場、石油期貨、人民幣匯率、股票操作等方面的書籍。對凡是與資本有關的事物,他都表現出異常濃厚的興趣和認真的學習態度。這些書籍或許沒能對鵬潤系的發展起到什麼作用,卻讓黃光裕對實業與資本市場有了非常透徹的瞭解。然而真正改變黃光裕命運的事,發生在1996年。在這一年,通過朋友的介紹,黃光裕結識了一個非常神奇的人物。

這個神奇的人物是香港立法會議員詹培忠,此人早年投身香港證券業,多年之後成為著名的資本炒家。他專門收購存在問題的上市小企業,通過注資等方式將其重組,改造一新後再出售賺錢,在香港金融圈裡人脈深廣,因此得名“金牌殼王”。黃光裕雖然不是金融圈內人士,但他的聰慧及超強的執行能力顯然得到了“老殼王”的賞識。據說,詹培忠對自己的潮汕小老鄉黃光裕讚不絕口:“這個後生仔夠膽,又能拼,加上少少運氣,就能行出條大路。”在與詹培忠的交往中,黃光裕學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資本運作手段。更重要的是,在詹培忠的幫助下,黃光裕獲得了一個寶貴的殼資源—京華自動化。在2000年底,黃光裕成為了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東之一。

在此之後,按照詹培忠的指點,黃光裕開始不斷地將一些物業、工程項目注入京華自動化,來一步步換取股份。與此同時,他又成立了一家名叫鵬泰的投資公司作為旗下的第二個資本平臺。2002年3月,通過注入資產、配股等方式,黃光裕終於成為京華自動化的第一大股東,京華自動化也正式更名為“中國鵬潤”。

將一家不大起眼、效益平平的香港上市公司重組,在2002年前後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件,可是,對於黃光裕而言,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在此之前,縱使他把國美做到一等一的水平,也只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渠道商,只能在一方天地裡稱王稱霸。可是,當他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主人時,一扇實業與金融兩個板塊之間的大門便被打開了,國美、國美地產以及上市公司中國鵬潤,結成了一個互為依託的有機體。黃光裕的資本生涯自此揭開了全新的一頁。

2002年,黃光裕憑藉麾下多個項目及上市公司,入選“200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以15億元人民幣名列第27位。

黃光裕迷上資本運作

“老殼王”詹培忠曾在許多人面前誇獎黃光裕聰慧過人,“很多事一說便懂”。的確,黃光裕的資本嗅覺與精幹的操作能力,對於領悟資本運作的技巧大有幫助,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對資本運作有一種特殊的熱愛。據國美高層透露,黃光裕會直接指導操盤,經常在開會的時候向操盤手下令買進賣出,甚至在關鍵時刻親自下單。

對於一般的中小資本炒家而言,無論是親自下單建倉,還是親自動手出貨,都不是什麼稀奇事。可是,這樣的事發生在一個名列福布斯排行榜的富豪身上,特別當他是一個家電零售業巨頭的時候,這樣的傾向無疑是危

險的。

對於中國的商業人物而言,“距離資本市場越遠越好”是一個誤導了太多人的說法。在他們當中,我們看到了對資本市場善加利用而崛起的人,看到了沒能把握機會最終失陷的人,看到了大肆投機套利出逃的人,也看到了難圓謊言而崩盤的人。只有那些能夠在實業與金融兩者間把握好分寸的商業人物,才能最終成就卓越。

黃光裕出身零售業,在這個問題上,他顯然比一般資本炒家認識得更深。可是,天性嗜賭的他實在是太過於鍾情資本運作,酷愛那種手起刀落的收購與出售行為,以至於陷得太深,毫無糾偏的可能。

2002年11月7日,黃光裕旗下新成立不久的鵬泰投資有限公司,正式入主內蒙古寧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正是鵬潤系在大陸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寧城老窖”。通過受讓內蒙古寧城縣國有資產管理局的國有股,鵬泰在寧城老窖中的持股比例高達71.1%。在收購之後,黃光裕便開始著手對其進行重組。

從表面上看,在大陸A股市場的這次上市,實在是一招不明智的臭棋。寧城老窖債務債權關係複雜,地處偏遠,其主業白酒產銷不見振作,號稱的生物科技研究基本只是一個幌子,資產狀況也很糟糕,因此從理論上說,其融資能力並不理想。可是,黃光裕還是用4億元將它買了下來。而且,當他面對財經媒體的質詢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你覺得貴嗎?”

從日後的發展來看,儘管鵬潤系並沒有從這次買殼上市中得到多少好處,但對於黃光裕而言,這卻是一次相當寶貴的練兵機會,有了“京華自動化”及“寧城老窖”的經驗作為鋪墊,鵬潤系即將開始其在資本市場上最炫目的一次表演。

在資本市場折騰不休的同時,黃光裕並沒有放鬆對國美這塊老根據地的經營。儘管國美依然是一家家族色彩濃厚的企業,但其高級管理層卻能力頗強,正是在他們的打理下,國美才逐漸成長為一家現代化的零售連鎖企業。

2003年2月,國美拿下了中國家電零售企業銷售額第一名,在連鎖經營企業中排名第4。同年,國美在全國的直營門店超過百家。國美引以為傲的連鎖制度基礎,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奠定下來的。

黃光裕之所以一直沒有放棄主營的家電連鎖,除了精耕多年,感情深厚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是:國美一貫的低價快速銷售策略,提供了充沛的現金流。這可以保證國美利用資金快速擴張門店,同時,門店越多,意味著可以截留的資金越多。隨著國美銷售總量的增加,賬面上的現金也就越來越多,由此循環往復,會給整個鵬潤系的資本運作帶來良性效應。

於是,從2003年開始,國美積極地實施銷售網絡鋪設戰略,其門店數量急速擴張,已經延伸到一部分二線城市。與此同時,國美的現金流量也與日俱增。這一時期的國美,正處於蒸蒸日上的壯大階段。黃光裕看準了這個勢頭,決定藉助這一大好時機,在資本市場上完成一次漂亮的大動作。

2003年,國美突然爆出重大新聞—國美電器完成重組,一個嶄新的國美電器集團出現在外界面前。在這場重組中,黃光裕先是成立了“北京鵬潤億福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潤億福),然後用這家由他100%控股的公司,裝下了北京、天津、濟南、廣州、重慶等地共18家分公司的國美電器。在新國美電器中,鵬潤億福持有65%的股份,黃光裕直接持有剩餘35%的股份。這樣一來,一個產權清晰的“新國美”就誕生了。

就在人們紛紛猜測黃光裕此舉究竟為何的時候,他再一次做出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情。黃光裕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了一家離岸公司“海洋城”,通過在該地註冊的“國美控股”100%掌控“海洋城”。2004年4月20日,北京鵬潤億福將所持國美電器65%的股權轉讓給“海洋城”,使國美電器變成了一家中外合資零售企業。

當黃光裕走完他的最後一步棋時,人們才看清他的真實目的—由“京華自動化”更名而來的“中國鵬潤”,正式以83億元的高價收購了中外合資企業“海洋城”。由此,國美以一種曲折又複雜的方式,繞過了中國證監會、商務部、香港銀監會的重重規定,於2004年6月巧妙地在香港借殼上市。

黃光裕在資本市場上的卓越想象力和操作才能,在這個案例中顯現無遺。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鵬潤,還是黃光裕本人,都沒有花一分錢。黃光裕只是將國美電器的94家門店,以83億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自己控制的中國鵬潤,並完成了國美電器在香港的上市。交易完成後,黃光裕對中國鵬潤的持股量由66.9%猛增至74.9%。隨後更名為“國美電器”的中國鵬潤,市值也陡然猛增,中間虛增出來的部分,自然由流通盤中的中小股東埋單了。

在財經作家張小平所著的《首富真相》一書中,作者認為,收購國美電器是定向增發,並沒有讓小股東出錢,但小股東擁有股票的比例稀釋了,這等於是變相損害了小股東的利益。這樣看起來,比起那些在二級市場上炒作的土財主式莊家,坐莊對敲、自彈自唱拉昇股價的資本炒家,黃光裕的乍然出手高明得多。正因為如此,鵬潤系也比絕大多數資本系族更持久、更穩固,所獲的利益也更多。

在香港借殼上市成功,得益最大的自然是黃光裕本人,作為“國美電器”的大股東,他急於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拋股套現。根據資料,從2004年9月底起4年左右的時間裡,黃光裕拋售國美電器的股份套現達到6次之多。最後一次套現是在2008年9月21日,黃光裕以每股13.74港元出售了1.7億股股份,套現23.36億港元。在“2008胡潤套現富豪榜”上,黃光裕的歷年套現總額由2007年的93億元上升到2008年的135億元,再次成為中國手頭現金最多的企業家。

2004年10月,黃光裕憑藉著名下諸多上市公司和地產項目,以105億元身家榮登2004年胡潤“中國大陸富豪榜”榜首,成為中國首富。同年11月,由於國美的出色營銷,黃光裕當選“2004年度中國十大營銷人物”。藉助資本市場的推動效應,從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的一年間,國美電器上市部分的門市店由94家增至169家,增加了75家;非上市部分的門市店由37家增至112家,增加了75家;整個集團一年間門市店合計增加了150家之多。更重要的是,在蘇寧電器還在為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苦苦努力的時候,鵬潤已經初步搭建成了一個市值巨大的資本系族雛形,無疑將蘇寧電器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在這一年裡,無論作為一個致力於零售業經營的企業家,還是作為一個在資本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資本炒家,黃光裕都交上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

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的,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戰法”兩字即可,會分享給大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