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夥跑銷售老喝酒應酬,發燒無力以為感冒,結果差點沒命

來源:浙江24小時

來自舟山的小李今年28歲,在一家企業跑銷售,工作經常需要應酬喝酒到深夜,生活毫無規律,有時候一週要應酬3-4次,每次都要喝酒,仗著年輕,他並沒有感覺不適。

直到一個月前,開始出現發燒症狀,還沒有食慾,他起初以為自己是得了感冒,找出家裡的感冒藥吃了兩粒,結果非但體溫沒有降下來,小便、皮膚、眼睛逐漸開始變黃。這時小李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趕緊去醫院就診。不料,診療數日後仍不見好轉,他開始全身無力,甚至起不了床。當地醫院考慮是肝臟出了問題,為求進一步治療,將小李轉入杭州市西溪醫院救治。

肝病科傅曉晴主任接診了小李,詢問病史,早在20年前,小李就已確診是一名乙肝病毒攜帶者,但因為肝功能一直正常,從未關注過身體,更別提上醫院定期檢查。這次入院時的總膽紅素高達415umol/L(正常參考值:5.13~22.24μmol/L),凝血酶原活動度38%(正常活動度為75%~100%, 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常小於40%),診斷為肝衰竭,如果不及時救治易發生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死亡率極高。

在肝病科專家會診後,立即安排了小李進行人工肝治療,經過數次人工肝治療,小李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臉色開始紅潤起來,食慾也慢慢好起來,能夠進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動。並於一個月後的最近,小李的肝功能趨於穩定順利出院。

28歲小夥跑銷售老喝酒應酬,發燒無力以為感冒,結果差點沒命

【傅曉晴主任(中)在查房】

據傅曉晴主任介紹,肝衰竭是多種原因導致肝合成、解毒、排洩和生物轉化功能嚴重障礙或失代償,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徵。一般死亡率大於50%,所以在出現相應症狀後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若積極內科治療效果欠佳者,可進行人工肝治療,必要時需進行肝移植治療。

中國是一個肝病大國,曾經是因為乙肝病毒感染,如今因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猛增,但無論是病毒性肝炎還是脂肪性肝炎,傅主任的這些建議都請牢牢記住,否則真會危及生命。

(1)對於存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患者,應做到定期檢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複製狀態,包括影像學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及時採取有效治療措施。慢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現黃疸要及時就醫,對疾病提高警惕;

(2)已經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不可擅自停用藥物,一旦停藥會造成病毒大量複製,容易發展為肝衰竭。要定期複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等,確認是否出現病毒變異,一旦出現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3)對於酗酒者,要堅持戒酒,避免熬夜勞累;

(4)藥物使用應慎重,常見的藥物性肝衰竭中,中藥不可忽視,摒除“中藥無害”的想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