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寶寶一出生就變“黃”,孕媽在孕期要儘早改正這3個壞習慣

懷孕 黃疸 便祕 光明網 2019-06-22

有很多寶寶出生時會帶有黃疸的症狀,這些寶寶皮膚髮黃,甚至連尿液和眼淚也都是黃色的,而且消化系統功能很差,經常會出現脹氣、腹痛、嘔吐、便祕等問題,要知道寶寶這樣的身體基礎,對其發育會帶來很大的阻礙。不過現在針對黃疸寶寶也有了針對性的治療或緩解的方法,比如光照療法、藥物療法等等,通過一定時間的觀察和治療,寶寶的各項指標就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不想寶寶一出生就變“黃”,孕媽在孕期要儘早改正這3個壞習慣

不過對於預防黃疸,還是應該從懷孕階段開始預防。寶寶出生帶“黃”的主要原因就是孕媽在懷孕期間存在不良習慣,所以正處於孕期的媽媽們,有這些壞習慣的就要及時改正了。

1、忽視產檢

一般來說女性懷孕後都要按時產檢,一方面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另一方面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但有些人覺得,生孩子只要在快生的時候去醫院就行了,生產之前去醫院檢查都是亂花錢,其實就是這種不重視孕期檢查的心理,才導致寶寶出生帶“黃”的情況越來越多。

不想寶寶一出生就變“黃”,孕媽在孕期要儘早改正這3個壞習慣

寶寶出現黃疸的誘因其實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孕媽身體內部潛在的問題,如果孕媽不通過產檢的方式及時瞭解自己身體的內部變化,就無法在出現問題時,根據醫生的判斷及時採取措施。所以建議孕媽們要重視產檢,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確保胎兒發育正常,同時也能讓孕媽更加安心。

2、經常吃肉

大部分女性懷孕階段都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想要寶寶發育的好,就得在懷孕階段多補充營養,所以瘋狂的吃肉。其實營養物質的種類很多,需要吃多種食物才能補充齊全,肉類當中的營養物質比較單一,主要是蛋白質和鐵,而且大量進食肉類會後,容易讓腸胃生熱,這就會影響到腹腔的整體環境。

不想寶寶一出生就變“黃”,孕媽在孕期要儘早改正這3個壞習慣

在這種內熱條件下,孕媽腸胃功能就會受損,排便不暢則導致體內毒素堆積,因此,寶寶就會出現黃疸症狀。建議孕媽注意營養搭配,不要盲目的吃肉,只有在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孕媽才能把體內環境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胎兒也就能更好的發育。

3、口味偏重

有很多女性在懷孕後都出現了口味方面的變化,以前喜歡吃清淡的,懷了孕吃什麼都沒滋味,所以就想來點口重的。但其實重口的食物其實也會影響到身體內環境,導致胎兒出現黃疸。這是因為重口食物的各種味道刺激性相對較大,比如鹹味、酸味,這些味道加重之後就會給孕媽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

不想寶寶一出生就變“黃”,孕媽在孕期要儘早改正這3個壞習慣

腸胃功能受損,營養無法被吸收,膽汁淤積就會影響到胎兒發育的環境,導致其出生後帶“黃”。建議寶媽日常生活中還是以清淡為主,如果覺得吃東西沒味道,可以嘗試增加一些水果的攝入,既能補充維生素,又可以滿足口味方面的需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