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證券:打造一體化產業鏈 乘風區域發展機遇

作為僅有的兩家註冊地在雲南的證券公司之一,紅塔證券(601236.SH,下稱“公司”)深諳當地市場發展情況,深耕當地證券業務。

公司是在對雲南省原三家信託投資公司證券業務重組的基礎上,由紅塔集團等13家國內知名企業共同發起,並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證券公司經營業務排名情況,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總資產排名分別為第67位和第74位,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排名進一步上升至第55位;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淨資產排名分別為第39位和第43位,2018年末,公司淨資產排名再次進入前40名之列,位列第39位;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公司淨資本排名分別為第45位和第46位,2018年末,公司淨資本排名提升至第35位。

2016年和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排名分別為第72位和第63位,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排名提升至第56位;2016年和2017年,公司淨利潤排名分別為第63位和第54位,2018年,公司淨利潤排名大幅攀升,躋身行業前30,位列第28位。長期以來,公司規範運營,整體經營風格及財務管理保持穩健。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2016年度,公司風險覆蓋率(母公司口徑)為809%,位列證券行業第5名;根據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監管報表,2017-2018年度,公司風險覆蓋率分別為787.21%、559.24%。

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75億元、11.13億元、12.0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38億元、3.68億元、3.92億元。

而從公司分類評價和行業指標來看,公司經營風格穩健,風險覆蓋率較高。在金融行業日益注重風險管理的背景下,相比部分槓桿使用率高的證券公司,公司資本充足率較高,未來在信用交易業務、證券自營業務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控股股東實力雄厚

紅塔證券本次首次公開發行之前,中煙總公司通過控制公司股東合和集團、雙維投資、華葉投資、中煙浙江省公司、萬興地產合計持有公司66.02%的股份,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股東實力雄厚,有助於公司建立科學、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良好的決策機制,從根源上防範經營過程中的違規風險;有助於減少公司經營中的代理成本,強化管理層的經營責任,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同時,有助於公司充分整合品牌、渠道、信息等資源,實現業務的穩定發展。

區域發展潛力巨大

公司註冊地雲南省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三個國家接壤,是中國重要的邊疆省份,也是中國通向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樞紐。加快雲南經濟建設對於促進中國經濟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1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提出把昆明建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而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下,雲南省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將發展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經濟輻射中心。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扶持下,雲南省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提高。未來,一批質地優良的公司將湧現出來,成為證券公司各項業務的潛在資源。同時,雲南當地人民群眾的人均收入水平有望提升,資產淨值將逐漸提高,參與資本市場的意願也將隨之加強,為證券公司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比東部沿海地區,雲南省證券業發展水平較低,證券經紀業務競爭亦較為和緩。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共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0873家,其中雲南省內共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74家,佔全國營業部總數的1.6%;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佈數據,雲南省總人口為4596.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3.4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2017年雲南地區生產總值16376.34億元,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0%。相比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水平,雲南省內證券公司營業部數量仍具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公司作為雲南本地的證券公司,在當地深耕多年。根據雲南省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末,雲南省內證券公司分支機構數量為187個,公司雲南省內證券公司分支機構數量佔全省總數的14.44%,排同行業第二位。公司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相對穩定,在雲南省形成了一定的區域優勢。

公司深諳當地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律,未來公司仍將在雲南省內保持一定的區域優勢,雲南當地持續提升的證券業發展水平將為公司證券經紀業務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公司將充分發揮根據地優勢,把握區域發展的機遇。

創新尋求利潤增長點

近年來,傳統證券業務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公司管理層充分認識到創新業務將是證券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點。為此,公司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業務範圍,豐富產品種類。

2012年5月,公司通過設立全資子公司紅證利德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目前已轉型開展私募投資基金業務;2012年6月,公司設立控股子公司紅塔基金,開展基金管理業務;2013年1月,紅塔基金設立子公司紅塔資管,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2013年7月,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紅正均方,開展另類投資業務;2015年8月,公司設立互聯網金融業務部,開始運作互聯網證券的相關業務。

此外,自2012年以來,公司先後取得融資融券業務、轉融資業務、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代理證券質押登記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轉融券業務、代銷金融產品業務、股票期權經紀業務、股票期權自營業務、滬港通、深港通等一系列創新業務資質。公司積極、審慎地開展各項創新業務,逐步推進業務結構的多元化,不斷提升自身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通過上市實現更大跨越

《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健全金融市場體系,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槓桿率。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完善債券發行註冊制和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加快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中國政府大力推動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十分明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運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據悉,此次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拓展相關業務。

實現首發上市將有助於實現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公司秉承“穩健、創新、多元”的經營理念,踐行“責任於心,專業於行”的服務理念,力求打造具有內涵和特色的金融服務品牌,建立以資本市場業務為核心的一體化金融服務產業鏈。公司通過本次發行公開募集資金,擴大營運資金規模,在資本型投資與中介業務中有效配置和利用資金,集中優勢力量,突出重點業務,從而實現公司戰略發展目標。

在以淨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淨資本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公司各項業務規模的大小。隨著公司不斷髮展,偏小的資本規模逐漸無法滿足公司業務擴張的需要,對公司改善業務結構、拓展業務範圍和業務規模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公司擬通過本次公開發行上市募集資金擴大資本規模,緩解資本規模對公司業務發展的掣肘。

中國證券行業利潤水平與證券市場景氣程度關聯性較大,證券公司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同時,近年中國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政策有所變化,金融行業出現混業經營趨勢,在資本規模、銷售渠道等方面具備優勢的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可能加速滲入證券行業,對公司市場競爭造成不利影響。本次發行公開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有助於提升公司資本規模,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上市後,公司將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手段,以本次首次公開發行為契機,深化各項優勢,在資本投資與中介業務中有效配置和利用資金,集中優勢力量,突出重點業務。公司將統籌發展與轉型的關係、資本與利潤的關係、創新與風控的關係、渠道與產品的關係,不斷向風險可控領域拓展並形成新的盈利增長點。

來源: 證券網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