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東陽湖溪鎮象田村大片油菜花海引來眾多劇組取景。拍友 郭軍新 攝

浙江在線8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賢飛 通訊員 蔡鳳 呂曉慧 盧偉星)這個夏天,金華人常在影視作品裡看到身邊的風景。

大銀幕上,鄧超、俞白眉導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裡,蘭溪火車站、工業區、城南古巷依稀可辨;小熒屏裡,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裡,精彩的槍戰場面就發生在東陽的荒坡、永康的樟樹林裡;還有在視頻網站熱播的《陳情令》《宸汐緣》等,多處可見金華山水的影子。

作為全球最大的實景拍攝基地,東陽橫店影視城有著"中國好萊塢"之稱,古裝劇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近些年橫店因劇組猛增,出現場景緊缺、外景不足的現象。而這無疑給東陽及永康、磐安周邊縣市的綠水、青山、村落等生態景觀提供了走進影視屏幕的好機會。金華一些縣市區以此為契機,主動接受影視產業輻射影響,紛紛出臺扶持政策,以影視拍攝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外景拍攝基地92個,涉及村莊近百個,年場租費收入2000多萬元。其中僅東陽就建成60個外景拍攝基地,以面積算,相當於再造一個橫店影視城,年場租費收入超過1000萬元。

影視與古老的偏遠鄉村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日,記者走進這些鄉村,探尋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交融帶來的巨大改變。

第一變

厲害了,我的村口樹

曾幾何時,東陽市六石街道楓樹下村村主任徐元華最怕秋冬季。“天乾物燥,村邊荒山坡上的那片松樹林就容易著火。村集體沒錢,還得付村民滅火的勞務費,頭痛得很!”徐元華說。

推了推厚厚的眼鏡,徐元華話鋒一轉,“現在不一樣了,就那片松樹林,每年都要上交七八十萬元租金,建成拍攝基地後管理也更嚴格了,根本不用擔憂火災了。”話音剛落,硝煙瀰漫、殺聲四起……電視劇《燕雲臺》正在其中拍攝。相隔一兩公里地,另外兩部電視劇《北海屠龍記》《紈絝世子妃》也在緊張地拍攝中。

轉折發生在2014年。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文化產業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後,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又帶動網絡大電影和網絡劇加快發展,政策和技術疊加,推動我國影視產業迅猛發展,有著28個大型實景基地和80多個大型室內攝影棚的橫店影視城,也曾一度“劇滿為患”,這讓一些劇組自然而然往周邊尋找合適的外景拍攝地。

楓樹下村“惱人”的松樹林足有500多畝,貧瘠的丘陵種不了其他經濟作物,只能任由松樹瘋長,漫山遍野,頗有野趣。“離橫店只有半小時車程,距離近。松樹林面積又大,不容易穿幫,拍古裝劇和抗戰劇都很適合。”電視劇《絕境鑄劍》現場製片郝亮說。

為緩解橫店“劇多景緊”的局面,也為了促進鄉村旅遊發展,2014年東陽市率先出臺了《影視拍攝外景地管理暫行辦法》,鼓勵鄉村利用古宅、自然山水、農家樂、果園、廢舊礦山廠房等資源建造外景基地。當年,楓樹下村的松樹林被確立為橫店影視城首批外景拍攝基地。自此,劇組不斷,連帶著楓樹下村也火了。“真是十里八鄉、省內省外、見過沒見過的親戚朋友都來了,給我們村的人打電話,說要到村裡玩,要去看看拍戲。”徐元華說,村民腰桿子都硬了,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有面子。

楓樹下村不是個例。永康市西溪鎮寺口村的村民董賢良在親戚朋友面前,討論起最近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也是格外“權威”。因為《可愛的中國》在他們村取過景。對於劇情的發展,他似乎就比別人多了幾分發言權。“我是一名老黨員,每天都追著看,很受教育。方誌敏真是太了不起了!這部劇能夠在我們村拍攝,也讓我很驕傲。”已是古稀之年的董賢良說。

寺口村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400多戶人家、1000多人,位於永康、東陽、磐安、縉雲四地交界處,村民多以種植蔬菜為生,曾經是永康出了名的落後村。此前村裡連條環村水泥路都沒有。轉變發生在2014年。那年7月,在橫店拍攝的抗戰主題片《遊擊英雄》劇組,急著尋找一處環境優美、有樹林有小溪的外景拍攝地。多方聯繫後,他們找到了距離橫店只有15分鐘車程的寺口村,正好有一整片樟樹林依溪流而生,非常適合影片拍攝。自那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劇組前來拍攝。“有時候說是有什麼明星來,家裡就得擺上兩三桌了。”老董說。

一片看似無用的村口樹,隨著影視劇組的到來,發揮出了全新的用途。有趣的是,由於橫店古裝劇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二,需要的外景得少有現代的痕跡,而藏匿於深山密林當中的村落、樹林、荒坡,通常都在這些位置偏遠、發展相對落後的村莊裡。

“楓樹下成為拍攝基地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村民變得自信了。影視產業邊界很寬,涉及藝術、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他們的到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開拓視野,還有被關注後帶來的榮譽感、自豪感,讓我們的村莊有不一樣的氣質。”東陽市六石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偉英說。

"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東陽湖溪鎮象田村大片油菜花海引來眾多劇組取景。拍友 郭軍新 攝

浙江在線8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賢飛 通訊員 蔡鳳 呂曉慧 盧偉星)這個夏天,金華人常在影視作品裡看到身邊的風景。

大銀幕上,鄧超、俞白眉導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裡,蘭溪火車站、工業區、城南古巷依稀可辨;小熒屏裡,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裡,精彩的槍戰場面就發生在東陽的荒坡、永康的樟樹林裡;還有在視頻網站熱播的《陳情令》《宸汐緣》等,多處可見金華山水的影子。

作為全球最大的實景拍攝基地,東陽橫店影視城有著"中國好萊塢"之稱,古裝劇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近些年橫店因劇組猛增,出現場景緊缺、外景不足的現象。而這無疑給東陽及永康、磐安周邊縣市的綠水、青山、村落等生態景觀提供了走進影視屏幕的好機會。金華一些縣市區以此為契機,主動接受影視產業輻射影響,紛紛出臺扶持政策,以影視拍攝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外景拍攝基地92個,涉及村莊近百個,年場租費收入2000多萬元。其中僅東陽就建成60個外景拍攝基地,以面積算,相當於再造一個橫店影視城,年場租費收入超過1000萬元。

影視與古老的偏遠鄉村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日,記者走進這些鄉村,探尋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交融帶來的巨大改變。

第一變

厲害了,我的村口樹

曾幾何時,東陽市六石街道楓樹下村村主任徐元華最怕秋冬季。“天乾物燥,村邊荒山坡上的那片松樹林就容易著火。村集體沒錢,還得付村民滅火的勞務費,頭痛得很!”徐元華說。

推了推厚厚的眼鏡,徐元華話鋒一轉,“現在不一樣了,就那片松樹林,每年都要上交七八十萬元租金,建成拍攝基地後管理也更嚴格了,根本不用擔憂火災了。”話音剛落,硝煙瀰漫、殺聲四起……電視劇《燕雲臺》正在其中拍攝。相隔一兩公里地,另外兩部電視劇《北海屠龍記》《紈絝世子妃》也在緊張地拍攝中。

轉折發生在2014年。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文化產業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後,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又帶動網絡大電影和網絡劇加快發展,政策和技術疊加,推動我國影視產業迅猛發展,有著28個大型實景基地和80多個大型室內攝影棚的橫店影視城,也曾一度“劇滿為患”,這讓一些劇組自然而然往周邊尋找合適的外景拍攝地。

楓樹下村“惱人”的松樹林足有500多畝,貧瘠的丘陵種不了其他經濟作物,只能任由松樹瘋長,漫山遍野,頗有野趣。“離橫店只有半小時車程,距離近。松樹林面積又大,不容易穿幫,拍古裝劇和抗戰劇都很適合。”電視劇《絕境鑄劍》現場製片郝亮說。

為緩解橫店“劇多景緊”的局面,也為了促進鄉村旅遊發展,2014年東陽市率先出臺了《影視拍攝外景地管理暫行辦法》,鼓勵鄉村利用古宅、自然山水、農家樂、果園、廢舊礦山廠房等資源建造外景基地。當年,楓樹下村的松樹林被確立為橫店影視城首批外景拍攝基地。自此,劇組不斷,連帶著楓樹下村也火了。“真是十里八鄉、省內省外、見過沒見過的親戚朋友都來了,給我們村的人打電話,說要到村裡玩,要去看看拍戲。”徐元華說,村民腰桿子都硬了,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有面子。

楓樹下村不是個例。永康市西溪鎮寺口村的村民董賢良在親戚朋友面前,討論起最近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也是格外“權威”。因為《可愛的中國》在他們村取過景。對於劇情的發展,他似乎就比別人多了幾分發言權。“我是一名老黨員,每天都追著看,很受教育。方誌敏真是太了不起了!這部劇能夠在我們村拍攝,也讓我很驕傲。”已是古稀之年的董賢良說。

寺口村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400多戶人家、1000多人,位於永康、東陽、磐安、縉雲四地交界處,村民多以種植蔬菜為生,曾經是永康出了名的落後村。此前村裡連條環村水泥路都沒有。轉變發生在2014年。那年7月,在橫店拍攝的抗戰主題片《遊擊英雄》劇組,急著尋找一處環境優美、有樹林有小溪的外景拍攝地。多方聯繫後,他們找到了距離橫店只有15分鐘車程的寺口村,正好有一整片樟樹林依溪流而生,非常適合影片拍攝。自那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劇組前來拍攝。“有時候說是有什麼明星來,家裡就得擺上兩三桌了。”老董說。

一片看似無用的村口樹,隨著影視劇組的到來,發揮出了全新的用途。有趣的是,由於橫店古裝劇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二,需要的外景得少有現代的痕跡,而藏匿於深山密林當中的村落、樹林、荒坡,通常都在這些位置偏遠、發展相對落後的村莊裡。

“楓樹下成為拍攝基地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村民變得自信了。影視產業邊界很寬,涉及藝術、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他們的到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開拓視野,還有被關注後帶來的榮譽感、自豪感,讓我們的村莊有不一樣的氣質。”東陽市六石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偉英說。

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盧孝強正在竹編研學基地裡教孩子竹編。

第二變

回來了,我的好兒郎

楓樹下村人找回了自信,而北後周村找回來的卻是“離家的好兒郎”。

北後周也在六石街道,離楓樹下村不遠,今年6月剛剛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中建於明弘治至正德年間的肇慶堂,庭院深深,一步一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連城訣》等影視劇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記者到北後周村時,一個劇組剛好撤離,可肇慶堂裡依然笑聲連連。40歲的盧孝強邊忙著手上的篾匠活計,邊跟村裡的大伯大媽們聊天。他的媽媽盧茂丹坐在竹編小店裡,看著盧孝強,滿面笑意。

“大家都說我和他爸爸有福氣,兒子回到身邊,接過了祖傳的手藝,還天天編出新花樣來,說要讓更多的人來學我們村的篾匠活兒呢。”盧媽媽笑著說。有著500多年曆史的北後周村,是東陽竹編髮源地,村民曾多以篾匠為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竹編。

改革開放大潮湧動下,北後周村的年輕人像許多東陽年輕人一樣,跟著建築公司走向全國各地,從事各種行業。盧孝強曾做過理髮師,開過賓館,但從未想過回老家發展。2016年,七進院落的肇慶堂被劇組看中,成為外景拍攝基地。老家可以看明星,盧孝強常呼朋喚友回家,到父母親開在肇慶堂的竹編小店裡,期待與明星的偶遇。

“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篾匠活兒的,反正一來二往的,越看越有意思。後來索性關了賓館,回家來跟我爸媽學藝,後來又拜了兩位老師,天天就琢磨著怎麼把竹編做好。”盧孝強說,很多演員都喜歡竹編,讓他感覺這老行當很有前途。

年輕人思維活躍,回來沒多久,就跟街道幹部、村幹部商量著,以竹編為主題,把北後周村打造成東陽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既吸引遊客又傳承竹編技藝。目前,基地已經批下來了,教室也正在裝修當中,盧孝強已經在備課,準備當老師了。

盧孝強的轉變,與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朱國強的判斷基本相似。他與記者聊到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的關係時,把著眼點放在人的改變,特別是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上。他說,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影視拍攝產業鏈需要鄉村的好山好水;而鄉村可以通過影視拍攝的帶動,既能打開原本留在鄉村裡的農民的視野,又能吸引外出年輕人回鄉創業,內外發力,從而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

北後周村已有6家民宿,其中一家經營戶是從小就離開東陽到香港發展的李詠梅。受影視拍攝帶動,每年七八萬人次的遊客量,讓李詠梅再次選擇回到北後周村來發展。“我很早之前就有鄉村民宿夢,現在正是好時機。”李詠梅說。

"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東陽湖溪鎮象田村大片油菜花海引來眾多劇組取景。拍友 郭軍新 攝

浙江在線8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賢飛 通訊員 蔡鳳 呂曉慧 盧偉星)這個夏天,金華人常在影視作品裡看到身邊的風景。

大銀幕上,鄧超、俞白眉導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裡,蘭溪火車站、工業區、城南古巷依稀可辨;小熒屏裡,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裡,精彩的槍戰場面就發生在東陽的荒坡、永康的樟樹林裡;還有在視頻網站熱播的《陳情令》《宸汐緣》等,多處可見金華山水的影子。

作為全球最大的實景拍攝基地,東陽橫店影視城有著"中國好萊塢"之稱,古裝劇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二。近些年橫店因劇組猛增,出現場景緊缺、外景不足的現象。而這無疑給東陽及永康、磐安周邊縣市的綠水、青山、村落等生態景觀提供了走進影視屏幕的好機會。金華一些縣市區以此為契機,主動接受影視產業輻射影響,紛紛出臺扶持政策,以影視拍攝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外景拍攝基地92個,涉及村莊近百個,年場租費收入2000多萬元。其中僅東陽就建成60個外景拍攝基地,以面積算,相當於再造一個橫店影視城,年場租費收入超過1000萬元。

影視與古老的偏遠鄉村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日,記者走進這些鄉村,探尋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交融帶來的巨大改變。

第一變

厲害了,我的村口樹

曾幾何時,東陽市六石街道楓樹下村村主任徐元華最怕秋冬季。“天乾物燥,村邊荒山坡上的那片松樹林就容易著火。村集體沒錢,還得付村民滅火的勞務費,頭痛得很!”徐元華說。

推了推厚厚的眼鏡,徐元華話鋒一轉,“現在不一樣了,就那片松樹林,每年都要上交七八十萬元租金,建成拍攝基地後管理也更嚴格了,根本不用擔憂火災了。”話音剛落,硝煙瀰漫、殺聲四起……電視劇《燕雲臺》正在其中拍攝。相隔一兩公里地,另外兩部電視劇《北海屠龍記》《紈絝世子妃》也在緊張地拍攝中。

轉折發生在2014年。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文化產業逐步成長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後,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又帶動網絡大電影和網絡劇加快發展,政策和技術疊加,推動我國影視產業迅猛發展,有著28個大型實景基地和80多個大型室內攝影棚的橫店影視城,也曾一度“劇滿為患”,這讓一些劇組自然而然往周邊尋找合適的外景拍攝地。

楓樹下村“惱人”的松樹林足有500多畝,貧瘠的丘陵種不了其他經濟作物,只能任由松樹瘋長,漫山遍野,頗有野趣。“離橫店只有半小時車程,距離近。松樹林面積又大,不容易穿幫,拍古裝劇和抗戰劇都很適合。”電視劇《絕境鑄劍》現場製片郝亮說。

為緩解橫店“劇多景緊”的局面,也為了促進鄉村旅遊發展,2014年東陽市率先出臺了《影視拍攝外景地管理暫行辦法》,鼓勵鄉村利用古宅、自然山水、農家樂、果園、廢舊礦山廠房等資源建造外景基地。當年,楓樹下村的松樹林被確立為橫店影視城首批外景拍攝基地。自此,劇組不斷,連帶著楓樹下村也火了。“真是十里八鄉、省內省外、見過沒見過的親戚朋友都來了,給我們村的人打電話,說要到村裡玩,要去看看拍戲。”徐元華說,村民腰桿子都硬了,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有面子。

楓樹下村不是個例。永康市西溪鎮寺口村的村民董賢良在親戚朋友面前,討論起最近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可愛的中國》,也是格外“權威”。因為《可愛的中國》在他們村取過景。對於劇情的發展,他似乎就比別人多了幾分發言權。“我是一名老黨員,每天都追著看,很受教育。方誌敏真是太了不起了!這部劇能夠在我們村拍攝,也讓我很驕傲。”已是古稀之年的董賢良說。

寺口村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400多戶人家、1000多人,位於永康、東陽、磐安、縉雲四地交界處,村民多以種植蔬菜為生,曾經是永康出了名的落後村。此前村裡連條環村水泥路都沒有。轉變發生在2014年。那年7月,在橫店拍攝的抗戰主題片《遊擊英雄》劇組,急著尋找一處環境優美、有樹林有小溪的外景拍攝地。多方聯繫後,他們找到了距離橫店只有15分鐘車程的寺口村,正好有一整片樟樹林依溪流而生,非常適合影片拍攝。自那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劇組前來拍攝。“有時候說是有什麼明星來,家裡就得擺上兩三桌了。”老董說。

一片看似無用的村口樹,隨著影視劇組的到來,發揮出了全新的用途。有趣的是,由於橫店古裝劇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二,需要的外景得少有現代的痕跡,而藏匿於深山密林當中的村落、樹林、荒坡,通常都在這些位置偏遠、發展相對落後的村莊裡。

“楓樹下成為拍攝基地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村民變得自信了。影視產業邊界很寬,涉及藝術、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他們的到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開拓視野,還有被關注後帶來的榮譽感、自豪感,讓我們的村莊有不一樣的氣質。”東陽市六石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偉英說。

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盧孝強正在竹編研學基地裡教孩子竹編。

第二變

回來了,我的好兒郎

楓樹下村人找回了自信,而北後周村找回來的卻是“離家的好兒郎”。

北後周也在六石街道,離楓樹下村不遠,今年6月剛剛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中建於明弘治至正德年間的肇慶堂,庭院深深,一步一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連城訣》等影視劇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記者到北後周村時,一個劇組剛好撤離,可肇慶堂裡依然笑聲連連。40歲的盧孝強邊忙著手上的篾匠活計,邊跟村裡的大伯大媽們聊天。他的媽媽盧茂丹坐在竹編小店裡,看著盧孝強,滿面笑意。

“大家都說我和他爸爸有福氣,兒子回到身邊,接過了祖傳的手藝,還天天編出新花樣來,說要讓更多的人來學我們村的篾匠活兒呢。”盧媽媽笑著說。有著500多年曆史的北後周村,是東陽竹編髮源地,村民曾多以篾匠為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竹編。

改革開放大潮湧動下,北後周村的年輕人像許多東陽年輕人一樣,跟著建築公司走向全國各地,從事各種行業。盧孝強曾做過理髮師,開過賓館,但從未想過回老家發展。2016年,七進院落的肇慶堂被劇組看中,成為外景拍攝基地。老家可以看明星,盧孝強常呼朋喚友回家,到父母親開在肇慶堂的竹編小店裡,期待與明星的偶遇。

“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篾匠活兒的,反正一來二往的,越看越有意思。後來索性關了賓館,回家來跟我爸媽學藝,後來又拜了兩位老師,天天就琢磨著怎麼把竹編做好。”盧孝強說,很多演員都喜歡竹編,讓他感覺這老行當很有前途。

年輕人思維活躍,回來沒多久,就跟街道幹部、村幹部商量著,以竹編為主題,把北後周村打造成東陽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既吸引遊客又傳承竹編技藝。目前,基地已經批下來了,教室也正在裝修當中,盧孝強已經在備課,準備當老師了。

盧孝強的轉變,與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朱國強的判斷基本相似。他與記者聊到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的關係時,把著眼點放在人的改變,特別是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上。他說,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影視拍攝產業鏈需要鄉村的好山好水;而鄉村可以通過影視拍攝的帶動,既能打開原本留在鄉村裡的農民的視野,又能吸引外出年輕人回鄉創業,內外發力,從而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

北後周村已有6家民宿,其中一家經營戶是從小就離開東陽到香港發展的李詠梅。受影視拍攝帶動,每年七八萬人次的遊客量,讓李詠梅再次選擇回到北後周村來發展。“我很早之前就有鄉村民宿夢,現在正是好時機。”李詠梅說。

橫店影視輻射帶動金華一些偏遠落後村美麗蝶變

東陽市六石街道北後周村因影視而興,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體驗中國織布技藝。(東陽六石街道供圖)

第三變

旺起來,我的老村子

車輛駛入永康市西溪鎮,就如進入一個海報展示館。《羋月傳》《花千骨》《老九門》等一張張巨幅影視海報,“佔領”了鎮上的一面又一面高牆。幾層樓的大照片不斷提醒著你,這裡拍攝過的影視劇有多熱門。受寺口村的帶動,西溪鎮已有10多個村莊有影視拍攝點。

比起其他村對影視作品拍攝的新鮮興奮勁兒,寺口村村支書董良彪更願意跟記者聊聊村裡的農房改造項目。村民期待多年的農房改造老區拆遷項目,今年3月終於啟動。他們計劃用3年至4年的時間,拆除老房2萬多平方米,新建住宅163幢,完成312戶農戶的住房改造。目前“一街一場二中心、四縱四橫主幹道”的村莊規劃已經初步設計完成,今年計劃“打通一期商業街,建成一期安置區,新增拆改60戶”。

“未來,我們村還要引進大超市、建設4星級的大酒店,把原來4縣市交界、無人問津的角落頭,變成周邊4縣市鄉鎮的旅遊生活服務區,把區位劣勢變為區位優勢。”董良彪“野心勃勃”,而支撐他“野心”的是一組遊客數據,去年寺口村遊客量已達40萬人次,今年預計能夠達到80萬人次。

留住遊客,經營鄉村休閒遊,讓他們在寺口村看影視拍攝遊玩之餘,住上幾天、吃上幾餐,就足以支持以寺口村為中心的西溪鎮周邊村落的發展。擔任村支書前自己辦企業的董良彪,有著更長遠的打算:隨著科技發展,影視拍攝數字化程度的提高,去掉影視拍攝的明星效應,網紅村要想方設法繼續火下去。

藉助寺口村的影視效應,西溪鎮已經打造推出了柏西千畝梯田、棠溪千年古村和有著5000多畝蜜梨的“蜜梨節”等鄉村特色旅遊項目,既以影視旅遊推動鄉村振興,又以鄉村特色豐富影視旅遊。

在磐安縣雲山省級旅遊度假區中田村,還是初中生的朱恩立這個暑假一直跟著《少年游擊隊》劇組拍攝。2014年磐安縣也出臺了《關於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並舉辦了首批群眾演員培訓班。自小愛表演的朱恩立從培訓班脫穎而出,現已參演了多部影視劇。有趣的是,這個小夥子還特能吆喝,《少年游擊隊》會選擇在中田村拍攝就有他的一分功勞。“劇組一來,村裡就熱鬧了。我這小店,平常一個月賣不了一箱礦泉水,現在一天能賣兩箱。”村裡小店店主陳德明說。

擁有5個影視拍攝基地的東陽六石街道,情況與西溪鎮大同小異。曾經為滅火勞務費發愁的楓樹下村,村集體每年有了不菲的固定收入後,也開始行動起來。村莊環境整治,幾十年沒有清淤的村口塘煥然一新;美麗鄉村創建,村中的“赤膊房”也“穿衣戴帽”了。今年被評為東陽市第一批“十美村”。

六石街道專門成立影視文化產業管理辦公室,串珠成鏈,把農產品銷售、鄉村遊植入到影視拍攝村莊當中,實現影視產業與鄉村振興“比翼雙飛”。為方便遊客,六石還打造了鄉村影視旅遊會客中心,集特色景點介紹和農副產品展銷為一體,讓遊客可以“一站式”採購。僅今年上半年,會客中心就接待各類旅遊團隊80餘個,帶動周邊7個村的發展。

青山入戲鄉村興。記者採訪中發現,金華92個外景拍攝基地,大多在橫店一小時交通圈範圍內,且多建在偏遠的、經濟較落後的山村裡。曾經一度無人問津的老山村,因獨特的山水引來影視而興旺,成為金華鄉村獨有的現象,令人格外驚喜。據金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一勤介紹,為發揮好“影視+鄉村”同頻共振的優勢,該市已經在謀劃成立外景拍攝基地聯盟,規範外景拍攝基地的建設,實現有序發展,更大程度助力鄉村振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