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延津縣來說,人口超50萬,距新鄉市區31公里。在歷史上,該地區因為黃河渡口——延津渡,所以得名延津縣。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距新鄉市區31公里

首先,延津縣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在地理位置上,延津縣地處北緯35°10′,東經114°36′,位於河南省北部,黃河北岸,坐落於中原城市群核心腹地。西距新鄉市區31公里,南望鄭州93公里,東南至開封50公里,北距安陽130公里。區域南北寬45.5公里,東西長42.5公里,總面積886平方公里。由此,對於延津縣來說,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就延津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先分屬衛國、鄭國,後成為晉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河南省延津縣一帶先屬韓國,後成為魏國的疆域。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距新鄉市區31公里

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設有廩延邑,以境內有虛廩堆延綿不斷而得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因為該地區多棘,所以設立酸棗縣,隸屬於三川郡這一建制。到了漢朝時期,今新鄉市延津縣一帶仍屬酸棗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延津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南北朝時期,將酸棗縣併入小黃縣,今延津縣一帶屬之。公元580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恢復了酸棗縣這一建制。在隋朝時期,延津縣屬屬汲郡(郡治衛縣,今淇縣東)。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距新鄉市區31公里

唐朝時期,延津縣屬河南道滑州(治白馬,滑縣境)。河南道,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河南省大部,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公元1117年,也即北宋建立後,以黃河渡口改稱延津縣。酸棗縣之所以改為延津縣,是因為縣境內有黃河渡口延津渡,知名度很高。《讀史方輿紀要》載:“黃河橫亙萬里,其間可渡處,約以數十計,而西有陝津,中有河陽,東有延津。”足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由此,就延津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11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貞祐三年(1215年)升為延州,轄延津、陽武、原武三縣。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距新鄉市區31公里

最後,公元1227年,州廢,該地區仍為延津縣。在元朝時期,推行行省制,延津縣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延津縣隸屬於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有黃河相隔,延津縣由開封府改屬衛輝府。雍正五年(1727年)胙城縣併入延津縣。到了1913年,延津縣屬豫北道。1928年,延津縣直屬於河南省。1985年,撤銷新鄉地區,設立地級新鄉市,延津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延津縣總面積達88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52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