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去哪兒了??'

黑龍江省 農民 海倫 合作社 農業 農產品 遼寧 眾緣環保孫月 2019-08-29
"

黑龍江的秸稈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數量相當大,以前都是就地焚燒掉。所以一到秋冬季,濃煙漫天烏煙瘴氣,空氣汙染嚴重。2018年9月,黑龍江出臺了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相關規定,這也是當地連續多年出臺與秸稈處理相關的規定,從最開始的重點區域禁燒,發展到全面禁燒,如今又出臺了嚴厲的懲罰制度,效果會如何呢?記者走訪了黑龍江多個地市,禁燒之後,看看這些秸稈去向如何。

這樣濃煙滾滾的場景每年秋收都在各地上演,秋收後,地裡剩下的秸稈就被農民一把火燒掉。曾經有燒秸稈的濃煙把機場籠罩,害得飛機看不到跑道而沒法降落。

為了來年春天好種地,就地焚燒秸稈是農民們認為最簡單容易操做的辦法。露天焚燒秸稈的行為在2018年秋季得到嚴厲禁止:9月份《黑龍江省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獎懲暫行規定》正式印發,耕地裡不允許再出現一個火點,秸稈要求全部離田。記者在海倫市調查,發現這裡的秸稈的確不露天焚燒了,他們是換了個地方去燒。

在海倫市,目前有3個鄉鎮35萬平方米集中供熱,以及全市中小學、幼兒園11萬平方米供熱面積,都更換成了大型生物質鍋爐,部分大型生物質鍋爐還能直接燃燒不經過粉粹的秸稈。

這樣的秸稈加工企業最高能拿到當地政府百分之七十的資金補貼,鼓勵它們消化利用更多離田的秸稈。

有了加工企業,還得有順暢的原料供應渠道。近幾年,在黑龍江各市縣都成立了多家秸稈打包合作社,購買農機有政府補貼,合作社免費為農戶進行秸稈打包,打包離地後,再由合作社把秸稈賣給相關加工企業。

黑龍江秸稈資源總量超過1.3億噸,是吉林和遼寧的總和,佔到全國的八分之一,2018年的秸稈絕大部分做到了離田,可收集量超過1億噸。這麼大數量的秸稈怎麼處理?全省正圍繞秸稈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個領域進行綜合利用。把秸稈這種以前的農業廢棄物變成有價值的,能給農民帶來收益的新產業。海倫的燃料化利用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利用方式。而在這五個利用領域裡,專家認為首選方式是秸稈還田,增加土地肥力。

可是秸稈翻埋還田這種方式在當地一度很難行得通,農戶認為秸稈不經粉碎翻到地裡,難以腐爛,會導致土壤變鬆散,新播種作物的根會扎到秸稈上不能生長,所以傳統上都不願意實行秸稈翻埋還田,認為燒掉能增加肥力。

農民最常使用化肥來補充土壤肥力,而化肥的大量和過量使用已經造成土地板結、肥力下降。秸稈還田卻是真正使用有機物質增加土壤肥力,從而緩解和減少因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負面影響。最早實行還田的農戶已經嚐到了甜頭。

張春喜的農業合作社流轉了1700多畝地,大部分是貧瘠的水淹地,都是別人不願意種的。

為了增加土地的肥力,張春喜的合作社購買了大型農機,開始實行秸稈翻埋還田。

還田技術模式研究從2012年開始試驗,6年時間,新的農機設備和技術已經可以解決農民擔心秸稈在地裡不能徹底粉碎腐爛的問題,黑龍江省2018年形成並制定了秸稈還田的地方標準。

近兩年,黑龍江一直在推廣大馬力拖拉機、大型翻轉設備和還田設備,2018年出臺了秸稈綜合利用補貼政策。

農戶在購買農機上有投入,但是節省了化肥的費用,加上畝產量的增加,這筆賬算起來大夥兒感覺還是比較划算。

秸稈還田增加耕地肥力的同時,還有效緩解土地板結,耕地質量和空氣環境都得到改善,這樣才能長遠保護黑土地。

據記者調查,黑龍江目前秸稈綜合利用主要以玉米和大豆為主,在重點區域試點,成熟後將會推廣到全省,這對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會起到更大作用。秸稈可以是廢品,也可以是能派多種用場的寶貝,就看我們怎麼開發處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