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黑洞不黑也並不是洞 但會“吃”光

黑洞 物理 核聚變 未聞 2019-04-13

4月10日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

科普:黑洞不黑也並不是洞 但會“吃”光


一石激起千層浪,黑洞照片的出現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圖像上的黑洞呈圓環形,中心灰暗,外圍被一圈橙黃色的光暈包裹,下方比上方更明亮。有人說它像甜甜圈,有人說它像貓的眼睛,還有人說它像鑄造中的魔戒。

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黑洞不是洞,是天體。根據百度百科顯示,黑洞是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天體,所有的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會失效;它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

當黑洞“打嗝”時,就意味著有某個天體被黑洞“吞噬”,黑洞依靠吞噬落入其中物質“成長”;當黑洞“進食”大量物質時,就會有高速等離子噴流從黑洞邊緣逃逸而出。科學家利用流體動力學和引力相關理論並通過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進食”正在成長過程中的黑洞,將會使其形成分形表面。因為黑洞本身是看不見的,這裡的拍出的圖像,其實就是因為黑洞在“吃掉”身邊恆星時,氣體撕扯會產生旋轉的吸積盤,加上部分吸積氣體也會沿轉動方向被拋出去形成噴流,這些氣體摩擦都產生了明亮的光線,再加上其他頻段的輻射,因此能捕捉到這些黑洞的發光現象。

此外,其實黑洞並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它是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具有非常強的引力,在它周圍的一定區域內,連光也無法逃逸出去。黑洞有一個視界,其內部時空高度扭曲,所有物質掉入它的範圍,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奔向奇點,連光都不例外。(胡曉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