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電影銀幕上充斥著各類黑幫題材,時髦的反英雄追逐財富和權力,他們自有一套行事準則,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們的形象在幾十年間有所演變,從默片時代的初次登場,再到近年的一些銀幕經典,如《好傢伙》裡的黑手黨和昆汀電影中花言巧語的罪犯,儘管犯罪題材一直都是電影的熱門主題,但黑幫片作為類型片的規則、慣例和意識形態,直到有聲電影的出現才確定下來。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有三部電影可以稱作為黑幫片鼻祖,1931 年的《小凱撒》和《國民公敵》以及 1932 年的《疤麵人》。它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套路?是怎樣崛起的,又是如何影響至今的呢?

黑幫片(Gangster film)起源於默片時代,“Gang”這個稱呼的首次出現是在 1906 年的電影《黑手》,但第一部真正稱得上黑幫片的電影,則是 1912 年的《佩吉巷的火槍手》,帶我們見識到紐約城窮街陋巷的另一面,並採用真實的黑幫成員和妓女當群員。

1915 年我們能看到第一部被翻拍的黑幫片《重生》,而 1927 年的《地下世界》或許是默片時代最好的黑幫片。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佩吉巷的火槍手》


儘管如此,這些電影都沒能把握黑幫片的精髓,也未能成為日後的標杆,默片中的黑幫形象是一群狹義的法外之徒,他們因貧困而犯罪,他們的行動圍繞著救贖展開。

20 世紀 30 年代初期,黑幫片的理念又發生巨大的轉變,有聲片在當時成為主流,美國經歷了長達 10 年的禁酒令,導致現實生活中有組織犯罪的爆發,黑幫首領阿爾·卡彭變成了名人和反英雄,“情人節大屠殺”等黑幫事件進入公眾視野。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阿爾·卡彭




與此同時,華爾街 1929 年大崩盤以及帶來的經濟大蕭條,令 600 萬美國民眾失業,隨著市場崩塌,美國精英的神話破滅,而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則被自己參與建立的社會體系所拋棄。

好萊塢在廢墟之中基於阿爾·卡彭等真實黑幫人物,以 1931 年的《小凱撒》為開端,打造出新的平民英雄。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小凱撒》




《小凱撒》裡愛德華·羅賓遜飾演的凱撒·恩里科·班多羅是一種全新的主角,很難將他定義為英雄或是反英雄,他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暴徒,他犯罪的出發點不是貧窮而是貪婪,這是銀幕上第一個表現黑幫成員真實慾望的角色。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錢固然很好,但不是萬能的。我要成為大人物,威嚴的看著我的手下,讓他們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要麼走自己路,要麼一事無成,一定要當個大人物。(《小凱撒》,里科)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這個角色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警示片中所展現的犯罪行為和貪婪,里科最終被警方擊斃,影片引用聖經作為結束語:“凡動刀者,必死在刀下”

然而觀眾們非常喜歡這個角色,里科也成為日後電影中黑幫角色的模板。為什麼里科在 30 年代觀眾眼裡有如此有吸引力呢?因為他代表了個體與社會階級的對抗,他擺脫了 20 世紀 30 年代早期的經濟危機,實現了美國夢,不過他卻為此付出了道德喪失乃至生命的代價。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國民公敵》




華納公司緊接著同年推出了《國民公敵》,片中暴力、驚險、放縱的場面有所升級,比小卡上更為進步的是《國民公敵》發展出黑幫片的標誌性元素。

《一世之雄》和《殲匪喋血戰》以及後來的《米勒的十字路口》與《教父》都有借鑑它,本片的原著小說《酒與血》是由兩個芝加哥黑幫成員所寫的真實黑幫故事,展現了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黑暗地下世界。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國民公敵》




《國民公敵》引入了沉溺女色的黑幫角色,幫派火拼、非法走私、湯姆槍等元素,我們既看到一個光鮮亮麗、豪華當道的帝國正在崛起,也見證主角在犯罪道路中變得愈發冷酷刻薄。

片中的創意、鏡頭乃至整個場景在影史中不斷被借鑑致敬,《國民公敵》證明了觀眾能接受殘酷真實風格的犯罪片。

1932 年華納公司緊接著推出了前分級時代最為血腥暴力的電影《疤麵人》,全新的角色設定和畫面設計,讓名人成為 20 世紀 30 年代的最強黑幫片,故事的主角叫安東尼奧·卡蒙特,一個魅力又傲慢的黑幫成員,一路殺芝加哥走私市場的頭把交椅,最終成為整座城市的黑社會頭首領。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疤麵人》




影片以一場謀殺開場,導演霍華德·霍克斯似乎已經感到本片會成為打造現代黑幫片時代的最後一擊,影片生猛而大膽,動作場面乾淨利落。

沒人關心託尼渴求權力的背後原因,對社會結構的絕對統治才是至關重要的。當託尼被機關槍打倒在地險些喪命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安危,而是如何運用機關槍在城市中擴張勢力。

《疤麵人》有太多方面被後來重複借鑑,比如寧願直面槍林彈雨也不願舉手投降,或是邪惡的黑幫分子拋硬幣,或是波及全城的幫派混戰,這些全部出自《疤麵人》。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疤麵人》




馬丁·斯柯塞斯在《無間道風雲》再次引用“X”作為死亡的象徵,正如弗朗西斯·科波拉在《教父》中橘子那場戲中做的一樣。

影片中黑幫的成功不是來自智慧,而通過暴力的方式和不擇手段的意志來實現。

《疤麵人》中的一個主題在許多影片中不斷重現,就是主角雖然實現了榮華富貴的目標,但卻付出了被世界孤立的代價。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疤麵人》




影片對黑幫暴力生活的直觀展示,引起了審查機構的注意,認為影片將犯罪生活表現得過於輕鬆甚至愜意,美國電影專利公司和海斯辦公室要求對影片進行調整,包括製作新結局、修正影片開場、修改劇情讓託尼這個角色少些野心抱負等。

這部電影被認為觸發了海斯法典,促使其開始實施更為嚴格的審查,這意味著所有 1934 年後的電影都要經過電影專利公司的認證才能在影院公映。

諷刺的是像《疤麵人》這樣暴力、冷酷、血腥的電影,直到 1940 年海斯法典廢除之後終又重見天日,但它的影響力卻在之後的每部黑幫片中久久迴響。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推薦閱讀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黑幫電影的來源和定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