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天漢傳奇

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全市著眼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一心兩城引領、兩帶兩環佈局、六園板塊支撐、一老家四基地承載”,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全域旅遊硬支撐。全市堅持項目化推進、精品化打造、內涵化提升,深入推進“三建設一整治”,突出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強力推進旅遊廁所、旅遊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155”產業集群公路梯次推進,外聯內通的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我市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旅、農旅、城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旅遊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天漢傳奇

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全市著眼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一心兩城引領、兩帶兩環佈局、六園板塊支撐、一老家四基地承載”,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全域旅遊硬支撐。全市堅持項目化推進、精品化打造、內涵化提升,深入推進“三建設一整治”,突出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強力推進旅遊廁所、旅遊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155”產業集群公路梯次推進,外聯內通的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我市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旅、農旅、城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旅遊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

推進綜合創建,營造全域旅遊好環境。大力實施“五城聯創”,統籌抓好“四大提升工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強力推進城市綜合治理,制定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出重拳整治交通擁堵、市容市貌,努力營造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旅遊環境,叫響做靚“旅居在漢中”品牌。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構建治理長效機制,築牢追趕超越綠色底色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天漢傳奇

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全市著眼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一心兩城引領、兩帶兩環佈局、六園板塊支撐、一老家四基地承載”,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全域旅遊硬支撐。全市堅持項目化推進、精品化打造、內涵化提升,深入推進“三建設一整治”,突出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強力推進旅遊廁所、旅遊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155”產業集群公路梯次推進,外聯內通的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我市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旅、農旅、城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旅遊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

推進綜合創建,營造全域旅遊好環境。大力實施“五城聯創”,統籌抓好“四大提升工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強力推進城市綜合治理,制定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出重拳整治交通擁堵、市容市貌,努力營造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旅遊環境,叫響做靚“旅居在漢中”品牌。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構建治理長效機制,築牢追趕超越綠色底色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巴山梯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五大體系、建設美麗漢中為目標,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工作格局上形成了“一場首戰、四個保衛戰”佈局,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三生融合”發展取得重大成效。2018年,我市被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免檢,西鄉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留壩評為西北唯一一家“兩山論”實踐基地。

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三市”大格局中謀劃推進,制定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決定》、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等文件,將環境保護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三項機制”獎懲運用和領導幹部積分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嚴格實行“一票否決”,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天漢傳奇

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全市著眼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一心兩城引領、兩帶兩環佈局、六園板塊支撐、一老家四基地承載”,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全域旅遊硬支撐。全市堅持項目化推進、精品化打造、內涵化提升,深入推進“三建設一整治”,突出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強力推進旅遊廁所、旅遊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155”產業集群公路梯次推進,外聯內通的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我市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旅、農旅、城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旅遊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

推進綜合創建,營造全域旅遊好環境。大力實施“五城聯創”,統籌抓好“四大提升工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強力推進城市綜合治理,制定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出重拳整治交通擁堵、市容市貌,努力營造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旅遊環境,叫響做靚“旅居在漢中”品牌。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構建治理長效機制,築牢追趕超越綠色底色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巴山梯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五大體系、建設美麗漢中為目標,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工作格局上形成了“一場首戰、四個保衛戰”佈局,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三生融合”發展取得重大成效。2018年,我市被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免檢,西鄉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留壩評為西北唯一一家“兩山論”實踐基地。

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三市”大格局中謀劃推進,制定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決定》、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等文件,將環境保護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三項機制”獎懲運用和領導幹部積分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嚴格實行“一票否決”,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山羌姑採茶忙

系統保護治理,持之以恆守護好秀美山川。實施陝南森林化戰略和國土綠化行動,統籌推進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紮實開展“五亂”問題集中整治,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11%;推進“鐵腕治霾·藍天保衛”行動,空氣自動監測站覆蓋所有縣城,2018年全市優良天數達331天、成為全省唯一空氣質量十項指標全面變優的市,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143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3;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兩廠(場)”建設實現縣區全覆蓋,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6.8%、95%,漢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加大土壤汙染修復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紮實開展“清廢”行動,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工作獲省上表彰。

"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9月5日,在陝西省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漢中,自信豪邁地面對全省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以“振興絲路源點城市、繪就真美漢中畫卷”為主題,向全省人民展示了386萬天漢兒女追趕超越、高質量建“三市”的勇氣和擔當,展示了天漢大地日新月異的氣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偉大實踐,漢中追趕超越底氣何來?我們從市委書記王建軍、市長方紅衛的在全省新聞發佈會上的答記者問來一探究竟。

“六個三”戰略部署,“三個六”重點支撐,繪就追趕超越宏偉藍圖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一江兩岸

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是我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銘記總書記5.12地震十週年之際對漢中的親切關懷囑託,落實省委“五新”戰略、“三個經濟”部署以及對漢中發展定位、格局部署,塑造新時代漢中發展新地位新優勢的現實選擇。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融入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全方位增強城市承載集聚能級,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個經濟”高地城市,不斷提高漢中在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競爭力、創新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鑄魂構築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塑城打造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以文興旅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叫響做靚“漢祖之源·漢人老家”“漢水之源·國家寶庫”“絲路之源·投資熱土”“活力之源·綠色循環”四張城市名片,把漢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絲路源點城市;建設陝西最美城市,就是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城作為生命共同體對待,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綠色循環經濟,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宜居宜業宜遊“三宜一體”的陝西最美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諸葛古鎮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市創造性提出要大力實施“六個三”戰略部署,全力打造“三個六”重點支撐。“六個三”戰略部署中,追趕超越、建設“三市”是總體目標,“三大變革”是根本動力,“三個經濟”是重要支撐,“三生融合”是主要模式,“三個融合”是重大舉措,“三場攻堅戰”是底線任務,這是我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最新佈局,也是擴大開放融合的新支撐。全市將咬定目標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四種模式”精準發力,脫貧振興一體推進,補齊追趕超越民生短板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老道寺鎮楊家莊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近年來,全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按照“核心在精準、首要在質量、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原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精準落實“八個一批”、抓實抓細一戶一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全省成效考核優秀,佛坪縣、留壩縣脫貧摘帽,漢臺區整體退出,2017年以來全市449個貧困村退出、24.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5%。具體實踐中,漢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漢中特色的扶貧模式,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推廣。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蔬菜基地

“三位一體”的全鏈條產業扶貧模式。扭住產業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三個環節,以“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N(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為主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及推進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產銷對接機制,扶貧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帶貧新型經營主體2552個、帶動8.4萬戶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增收,我市產業扶貧經驗被省委書記胡和平批示推廣。

小崗位大成效的就業扶貧模式。探索建立集對象確定、崗位開發、精準安置、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扶貧模式,安置貧困勞動力16392人、就業貧困戶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我市做法入選國家扶貧辦案例選編,在全國首屆脫貧攻堅論壇和全國深度貧困地區地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了經驗交流。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陝西省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村70歲老人張仁美拉著縣醫院心內科主任陳偉和興隆鎮衛生院副院長楊榮平的手捨不得鬆,送了一程又一程。

精準系統的健康扶貧模式。全市創新形成了“四步篩查、三類分治、多重保障、一單結算、醫健共體、健康管理”的健康扶貧模式,形成了具有漢中特色的“醫共體+健聯體”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貧困群眾實現了大病不出鎮、重病不出縣。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全國首屆健聯體高峰論壇在我市召開,我市做法被《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當上工人

“六種形態”的通漢扶貧協作模式。實施“四大工程”,建立“五項機制”,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社區工廠、旅遊景區、網絡電商、勞務輸出、“園中園”扶貧協作六種漢中模式,累計實施蘇陝扶貧項目623個、落實資金8.26億元,建設“園中園”13個、入園企業31家,實施蘇陝經濟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通漢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恪守綠色發展定位,積極探索“三生融合”,增添追趕超越強大動能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綠色循環產業園區

漢中市委、市政府準確把握省委關於漢中“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提出要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美好的“三生融合”發展之路。

把生產發展作為“四樑八柱”,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著力打造裝備製造、現代材料、高品質食藥、文化旅遊、新興產業、新型能源六大產業集群,構建8大循環產業體系,打造18條循環產業鏈,高起點規劃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積極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葉加工

把生活富裕作為圭臬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叫響做靚“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城市品牌,持續增加城鄉居民綠色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佛坪縣休閒農業

把生態美好作為永久底色,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推進節能減排、汙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互促共贏。

全力建設“六個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打造追趕超越新高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石馬立交

漢中位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建樞紐上佔地利、立門戶上承四方、促流動上活力足,我市發展“三個經濟”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從交通優勢看,漢中是區域樞紐中心。“西三角”節點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從地緣位置看,漢中是西南重要門戶。邁入新時代,漢中作為絲路源點城市,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向北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門戶地位和開放優勢更加凸顯。從發展活力看,漢中是要素集聚高地。生態環境秀美怡人,自然資源多樣富集,六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產業繁榮興旺、發展前景廣闊的投資創業熱土。全市將順勢而為再加力,敢立潮頭爭一流,努力把漢中打造成“三個經濟”高地城市。

做強樞紐經濟新動能。構建陸空內外聯動、四向融通互濟、“四環紅太陽”佈局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推進“智慧漢中”建設,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和區域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高標準建設褒河物流園和京東物流結算中心,培育樞紐偏好型產業,變“交通樞紐”為“經濟樞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偉志服飾生產車間

打造門戶經濟新引擎。重點在打造“中醫治療康養和中醫藥生產交易、天然氣新能源生產交易中心、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現代材料生產交易中心、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和空港經濟中心、區域旅遊集散中心”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正在梯次推進“六個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力促秦巴地區中藥材和生態扶貧農特產品兩個展示交易服務中心年內建成。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城固機場

放大流動經濟新優勢。實施“四向融入、全域開放”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蘇陝合作“園中園”、漢中西安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推動興漢新城、褒河物流園、天漢文化公園等成為國內外各類會展的承載平臺,讓朱䴉國際論壇、全球漢文化大會成為永久性會址,增強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創新推動全域旅遊,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彰顯追趕超越天漢魅力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全面彰顯大水大綠大漢魅力,漢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釋放、旅遊產業興旺的新路子。

發揮獨特優勢,確立全域旅遊新理念。立足漢中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佈均勻、優質高端這一獨特特點,我市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規合一、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承載、板塊推進、點線面結合,點有特色、線成體系、面具規模”的建設理念,創新“多業融合、循環發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旅遊產業提檔升級、快速發展。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天漢傳奇

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全市著眼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編制《漢中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確立“一心兩城引領、兩帶兩環佈局、六園板塊支撐、一老家四基地承載”,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全域旅遊硬支撐。全市堅持項目化推進、精品化打造、內涵化提升,深入推進“三建設一整治”,突出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強力推進旅遊廁所、旅遊交通、公共服務等建設,“155”產業集群公路梯次推進,外聯內通的旅遊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我市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旅、農旅、城旅等深度融合,培育旅遊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

推進綜合創建,營造全域旅遊好環境。大力實施“五城聯創”,統籌抓好“四大提升工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強力推進城市綜合治理,制定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出重拳整治交通擁堵、市容市貌,努力營造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旅遊環境,叫響做靚“旅居在漢中”品牌。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構建治理長效機制,築牢追趕超越綠色底色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巴山梯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五大體系、建設美麗漢中為目標,以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工作格局上形成了“一場首戰、四個保衛戰”佈局,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三生融合”發展取得重大成效。2018年,我市被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免檢,西鄉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留壩評為西北唯一一家“兩山論”實踐基地。

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三市”大格局中謀劃推進,制定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決定》、漢中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等文件,將環境保護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三項機制”獎懲運用和領導幹部積分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嚴格實行“一票否決”,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茶山羌姑採茶忙

系統保護治理,持之以恆守護好秀美山川。實施陝南森林化戰略和國土綠化行動,統籌推進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紮實開展“五亂”問題集中整治,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11%;推進“鐵腕治霾·藍天保衛”行動,空氣自動監測站覆蓋所有縣城,2018年全市優良天數達331天、成為全省唯一空氣質量十項指標全面變優的市,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143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3;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兩廠(場)”建設實現縣區全覆蓋,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6.8%、95%,漢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加大土壤汙染修復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紮實開展“清廢”行動,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工作獲省上表彰。

從書記市長答記者問探析漢中發展路徑

漢中環境監測人員在企業開展大氣監測

注重標本兼治,構建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制定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方案》,健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深化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加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公安、林業、法院、檢察院等單位協調聯動,嚴懲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從嚴執行“三線一單”,全市新上項目環評執行率100%,四項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萬元GDP能耗下降19.35%,綠色發展方式加快形成。

來源:漢中發佈 記者:衡俊昌(若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編微信:hzzls008

"

相關推薦

推薦中...